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深刻反映,发展是新疆做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没有社会政治稳定,就没有和谐新疆。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具有民族性和宗教性。对新疆少数民族本身而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具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功能;对社会整体而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规范深受家庭父母长辈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对改善社会道德大环境、提高未成年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且以藏传佛教为主、宗教多元化、信教群众为数甚多又相对集中的民族聚居区。民族宗教和谐与否关系到地区稳定与社会和谐。结合宗教在该地区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及特点,认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及对如何促进地区宗教和谐进行探讨,是维护甘南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求同存异,发挥宗教文化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达到宗教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宗教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矛盾,二者更多的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为了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需要按照宪法和法律对我国的宗教活动进行引导与管理。对此,本文根据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疆当前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态势,提出从六个方面建立民族宗教管理工作的机制体系,以期形成共识和合力,推进全国民族宗教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时期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涉及民族平等、团结、进步、互助等问题,因此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法制保障,将为促进我区农村经济、保证农村建设的发展发挥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搞好民族工作、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加强民族地区民族宗教工作的要求看,或是从反分裂、反渗透和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要求看,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22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除当地各民族不同形式的原始宗教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都有广泛传播,宗教的种类较多,但它们却以互相尊重、并存包容为主要发展趋势.丽江各种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合,而且与当地文化接触整合,这是丽江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丽江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因此,既要继承丽江各民族、各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历史传统,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工作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应在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