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过去潜在的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人文与社会层面的问题已越来越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虽然在表面上已不再是纯粹的信息科学问题,而是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但它们又是信息科学研究者所必须面对、重视和研究的。在这些问题中,“信息污染综合症”和“信息技术恐惧综合症”是所谓“信息病”中的两种常见病,颇值得一提。1 信息污染综合症 所谓“信息污染综合症”,是指信息接受者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了超出机体承受能力的大量繁杂的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大脑受到干扰而产生疲劳反应,发生“信息消化不良”,从而导致烦躁不安、头晕脑胀、思维与判断能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分析了大学生“网瘾综合症”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指出“网瘾综合症”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有关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伦理学是一门由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且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新兴交叉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在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并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带给人类效率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的新特征,分析了当前各种信息伦理的失范现象。并就如何构建网络行为下的信息伦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盐城市正在逐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使得盐城在信息技术应用、社会信息化综合水平、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实现“数字盐城”的道路上,盐城仍然面临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球信息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描述了由信息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引出的各种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应由政策、法律、行政、伦理等组成的综合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信息疾病”的种种表现,讨论了其发生的病因及防治的各种医方,并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在防治“信息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U-JAPAN”计划是日本在建设知识创造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对四大领域(网络信息基础设施、ICT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信息技术安全和国际战略)制订了目标、策略和措施.该计划的实施让日本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ICT基础设施、物联网、电子政府、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相似文献   

8.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近期研究热点(2003—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2003—2004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人们更加关注信息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更加关注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加快图书馆的变革,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果。强调图书馆应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重视网络信息资源,探索建立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的服务模式,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新的信息技术,积极利用多种管理手段提高图书馆工作成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和有效的新型学术交流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06,(26):67-67
4年1次的“世界杯”已经过去,它让很多球迷疯狂不已,但长时间看电视也使他们的身体产生了各种疲劳反应。连日来.就有为数不少的昆明球迷到医院就诊.眼部疲劳、眩晕和失眠是他们遇到的典型疾病。凌晨特别为你开出“世界杯综合症”食疗处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信息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其中,信息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确保信息社会的和谐发展,信息道德的建设势在必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阐述信息道德的概念及社会中存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分别针对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规范和信息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期对我国目前的信息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