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作文改革的大潮之下,我们提倡让初学作文的儿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给儿童思想和情感的自由,不要人为地强行拔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作文的成功在于他的纯真,他的率直,他的无邪,他的真话。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3.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新课标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思想在呼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4.
张瑜 《考试周刊》2011,(16):70-71
开放习作形式,是相对封闭作文的旧模式而言的,即突破原来作文时空、手段、内容上的相对封闭状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放开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学生一个自由作文的天地,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习作要求同学们,最近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请你们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详见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次习作,是让我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你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自己一个奇特的想象,某一次旅游所见到的景物……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或者编故事都可以。!思路导引这次习作是自由作文,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作文内容范围、体裁不限,写景、记事、写人、写物、想象都可以。自…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六册基础训练8的作文是:就特别想和别人要说的话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具体要求,详见课本)这次作文就是要求我们同学写“自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7.
高年级语文教材精选习作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养表达自信。针对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可以采用打开思路确定习作内容、联系生活明确习作要点、编写提纲构建习作框架、读议结合完成习作修改的四步法指导学生快乐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课堂是激发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立足"三个基点",即以解决"写什么"——激活学生生活储备及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什么"——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学会作文;"怎么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0.
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放开说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框”,放手让学生在习作前“说一说”。比如,我布置学生写“植树”的作文,先安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说”的活动,要求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由此看出,在习作前组织一些“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二、诱发…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第五册《习作乐园一》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一、教学设计思路与目的1郾平等交流,拓展思路,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有人说:“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作文,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管这话有多偏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注意到了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课标对三四年级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平淡乏味的问题,我校提出了“凡写必引”的要求,即只要提笔写作文,脑海中就要有引用诗词名句的意识。“熟读唐诗三百酋,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作文时若想引用古诗佳旬,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定能妙笔随现。原本以为这点要求小菜一碟,因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校学生每学期都要背诵大量的诗词曲赋、文联旬经。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学生所背的经典诗词在习作中却难以寻觅。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呢?学生答曰:“不知怎么用。”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怎么用?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六年级《我写我》的习作训练,习作提示如下: 再过两个月,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爱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了。六年来,同学们就像小树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特点。毕业前夕,想不想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应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次作文就来个“我写我”。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爱出什么题目就出什么题目。  相似文献   

14.
[习作要求]消除“作文恐惧症”,把作文看成“纸老虎”,放大胆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自由表达、乐于表达,写出来的文章,不仅个性鲜明、联想丰富,而且思路开阔、充满新意。想写放胆作文,首先要把作文看作“纸老虎”。俗话说:“天大的事,由地上的人来做。”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它想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任。那么 ,如何让学生由“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呢 ?一、降低要求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练笔而不是创作。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 ,让学生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就怎样写 ,并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二年级的写段 ,再到三、四、五年级的独立题作文 ,都需坚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习作的要求,首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想写、乐写。是的,对于初学作文的同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犯难。究其原因:一是心里害怕。他们觉得习作要求不可企及,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18.
教三年级学生作文时,老师们往往只是先出个题目,紧接着讲写什么、怎么写,然后就让学生动笔作文。这种呆板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感到习作时就好像面对一座大山,无法翻越。第五册有一个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写一个人。我想,与其让学生在作文本上胡编乱造,倒不如选一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当“模特”,让大家仔细观察其个子、长相和穿着,再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述,最后写下来。于是,教学时我这样做了。其中有位同学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鼓励放胆表达。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提倡“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蒯福棣谈咨询台让学生“不拘形式 ,自由表达” ;不仅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而且鼓励学生写想象的内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要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高年级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记实作文” ,就是写熟悉的人、事、物、景 ;“想象作文” ,就是写想象中的事物。大纲把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提 ,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提到比较高的位置 ,这是充分考虑了学龄儿童的思维特点。这样 ,学生的习作就会有比较丰富的内容 ,儿童的创造力也能在习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