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中华民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特殊时刻,中国编辑群体要开拓宽广视野,把握历史高度,弘扬人文精神,深入文化层面,对文化、媒体和编辑三者关系进行高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从而进一步认清编辑界尤其是领军人物的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编辑业绩。为此,有必要建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大出版”时代期待“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盼 《中国编辑》2011,(1):77-80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大出版"时代随之而来。各国都把这一变革当作加强出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世界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我们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这一变革,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的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向"大编辑"靠拢;另一方面,还需要变革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呼唤大编辑     
黄发有 《中国出版》2012,(14):42-45
每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都是大编辑群星灿烂的时期。大编辑是一种高屋建瓴、大智若愚的大境界;大编辑必须具备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为先行者架桥铺路;大编辑不是一种特权身份,平等意识恰恰是激发编辑的创造活力的精神法宝。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媒介环境中,编辑工作必然要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大编辑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决不会为了利润而放弃信念;大编辑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必须有勇于扶持新生力量的胆识与魄力。在大媒体渐成趋势的传播生态中,大编辑必须拥有面向大文化的大视野;一方面应该密切关注出版潮流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文化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该让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构筑阅读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之后出版界的第一次大聚会——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胜利闭幕。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而中国编辑学会之所以要创建这样一个论坛,就是要在全党全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候,倡导  相似文献   

5.
竹影 《中国编辑》2008,(3):16-18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承办的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是首次在中国编辑学会领导下由国内知名出版传媒集团和本刊联合创办的大型理论研讨会。论坛  相似文献   

6.
以“编辑与文化”为主题的第六届“未来编辑杯”征文竞赛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活动得到相关院校师生的热烈响应,无论参赛规模、文章质量都有很大突破。获奖作品更是从多个层面展示了未来编辑对弘扬与创新文化的理解、探索、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4月27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聚焦“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主题,倡导“深入文化层面,把握历史高度,开拓宽广视野,服务广大人民”的编辑精神。论坛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8.
“文化偶像”与编辑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对编辑的"文化偶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编辑素养、现实需要、人生理想、历史借鉴和文化发展五个方面论证了编辑树立"文化偶像"的必要性,并为编辑树立自己的"文化偶像"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编辑"理念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及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和社会分工三种力量作用下,媒体编辑面临重大变革,大编辑时代已经到来。大编辑理念的内涵包括编辑功能立体化、编辑资源网络化、编辑手段信息化、编辑能力一体化和编辑过程柔性化五个方面。为适应大编辑时代的发展,媒体应该改进编辑机制,构建开放的编辑文化,重构编辑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编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首2008年,顿感光阴荏苒,《中国编辑》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带着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三大理念,辛苦耕耘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编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如既往地为编辑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编辑人员素质体系的培养虽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是媒体编辑也要有一种危机意识,需要有意识地加紧修养素质的节奏,这样才能跟上"大文化、大媒体"的发展步伐,成为数字时代的"大编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好声音"火了,一大批唱歌跳舞的节目接踵而来,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娱乐新闻,使"歌唱者"家喻户晓。2013年里,百道网和北洋出版传媒共同组织评选了一期"中国好编辑",社会影响相较前者自然低调许多。然而在我看来,作为思想知识的把关人和全民阅读的第一推动者,"好编辑"实在比"好声音"重要得多。我希望"中国好编辑"继续评下去。近些年来,出现不少否定、贬低编辑这一职业的声音,认为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网民、手持终端移动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可不再通过编辑等把关人,而随时随地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传播信息。这种武断的说法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诚然,伴随新媒介的发展而产生,通过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等,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并推动"大文化"、"大传播"时代到来。这一趋势使传统的编辑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闻编辑内容滞后以及工作方式落后这两个方面。进而侧重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观的转变,包括"共鸣因子"重要性得以凸显,技术性要求严格,以及多方位传播三点。最后研究适应新闻编辑观转变的有效路径,指出新闻编辑工作者应通过强化大数据时代思维,提高数据分析以及应用水平,内容取胜三项措施,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编辑工作伴随着文化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编辑工作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文化的大繁荣、社会的大进步和科技的大突破。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在博客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时候作者与编辑融为一体。博客文化传播应该重视大编辑理念,编辑的功能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应该加强。编辑的特色也更加鲜明,主要体现为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与传统编辑活动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进入"大数据"时代,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商业价值丰富的"大数据"信息,使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理性、科学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美术编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目标,要有新的思路,在既独立于出版物、又配合着出版物的前提下,从非线性思维方式、技术更新意识及用户体验意识这三个方面寻求创新与改变。  相似文献   

17.
作家如老舍者,算是够大了吧?他称编辑为元帅,自己顶多是个先锋,只要元帅有令,自己就会拍马提枪,冲锋陷阵。许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比喻当做一种幽默,我却以为老舍先生准确地道出了编辑和作家的真实关系。碰上好编辑,是作家的幸运。倘若遇到大编辑,就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未来编辑杯”征文竞赛活动由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秘书处设在中国编辑杂志社)承办。经过广泛地宣传组织发动、论文初选、评委会评审。目前已经顺利结束。这次征文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  相似文献   

19.
一大编辑理念的内涵古今中外,文化的高度发展与繁荣总是与优秀的编辑密不可分。例如亚里士多德于古希腊文化,孔子于中国传统文化,两位思想家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前无古人、开风气之先,更是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20.
秦兆阳对《人民文学》和《当代》编辑工作的开拓性贡献,在当代文学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人品和文品被尊称为"大编辑"[1]。解读秦兆阳的理想主义人格特质,是探索其精神发展轨迹的重要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