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由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中心(CWI)联合发起的"《战马》袭心"——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已在上海文化广场《战马》演出过程中顺利完成。这场科技与艺术"跨界"、研究团队"跨国"组合的实验吸引了来自各地各行业的观众志愿者,他们在了解了实验中运用的生物传感技术后,提出了各种非常有  相似文献   

2.
近期,新华网推出融媒体研究系列丛书,中国传媒教育领域首本传媒与数学"跨界"的《融媒体数学》一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付印,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作者是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和南京大学教授马传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应邀为该书作序,结合《融媒体数学》的书稿,高钢教授分享了在今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教育以及传媒未来。《中国传媒科技》专门编发该文,期望通过高钢教授的视角,给当下的传媒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水娟 《传媒》2021,(17):48-49,51
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是展现媒体融合特色的根本,而技术和渠道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动力.因此,如何有效创新内容表达并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新华网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探索与实践中,展现出值得借鉴的融媒体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经验,即通过内容可视化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以内容交互化提升用户的参与体验,以内容服务化提升用户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杨溟 《青年记者》2016,(6):13-15
2014年底,新华网创建国内首个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用户体验实验室.2015年,新华网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首次在英国经典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的演出现场进行观众体验测试.2015年12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期间,新华网推出了国内第一代生物传感技术智能机器人Star.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的传媒业会产生哪些影响?笔者下面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月15日,在珠海举行的首届"2016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上,自主研发第一代生物传感智能分析系统Star机器人的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获得"2016未来媒体践行者"殊荣。这是继其1月4日在"2015搜狐传媒影响力致敬盛典"上获得"年度技术团队"后,该团队获得的又一殊荣。由今日头条发起的"未来媒体践行者"评选活动,根据2015年  相似文献   

6.
<正>1月17日,由湛庐文化庐客汇主办、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特别支持的"12+思想节·湛庐文化首届庐客粉丝盛典"邀请到普利策奖获得者、《与机器人共舞》作者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做未来之旅的导游,与阿里云数据科学家闵万里、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俞志晨、京东深度神经网络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成华等国内顶尖科技界大咖一起探索前沿知识与未来脉动。  相似文献   

7.
技术和工具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为什么我们判断传媒业的未来必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今天我们已经难以为100万读者制作100万个他们需要的个性化头版,但是今日头条做到了。传统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谁能做得到?人工智能技术。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认为,技术有温度,数字有伦理,传媒有责任,人工智能是帮助我们实现传媒梦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虹 《新闻传播》2023,(23):106-108
本文以融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实践为中心,探讨了当今行业趋势下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创新策略、优化用户体验的实践和社交媒体整合与营销实践等议题。通过借鉴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形式并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增强融媒体新闻的表达力,新闻编辑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环境,并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优化用户体验的做法包括设计响应式网页、个性化推荐等,以满足不同终端设备和用户需求。此外,社交媒体整合与营销实践可以通过实时报道、互动和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与媒体生产传播各个环节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并深刻影响着媒体业的未来。11月30日,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与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智能编辑部发展报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微软、百度、奇虎360、新浪、拓尔思公司、EMC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媒体怎样借助  相似文献   

10.
黄女梅 《东南传播》2017,(12):15-18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媒体革新图存、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平潭传媒中心借电视台高清改造之机,利用中心下辖平潭时报、平潭广播电视台两家媒介单位的优势,大胆创新,打造融媒体中心。为媒体转型铺路,为实验区对内、对外宣传添砖加瓦,更为岚台两岸媒体合作交流提供前沿的技术服务。本文以平潭传媒中心融媒体项目建设为基础,对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媒体等多种媒体为何要融合,怎样融合,融合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等进行了阐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程松 《新闻前哨》2022,(20):33-34
融媒体时代,以用户为中心。本文围绕融媒体为农业新闻传播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对农业新闻的传播提出新思路:消融媒体边界,扩大传播范围;精准制定宣传内容,展现农产品品牌内涵;传播形式多样化,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2.
曹林 《中国广播》2014,(9):104-104
7月5日,山东省新媒体研究院成立暨山东广电金卡项目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新媒体研究院是全国首家广播电视台与国内顶级科研单位在新媒体领域携手合作的研究机构。广电金卡是面向家庭和个人全媒体服务的电子支付工具,可为用户办理具有银联功能的借记卡,并可用于互联网支付。这是山东广电布局新媒体业务的又一重要战略,是山东广电实施“三网融合”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邓霜 《新闻传播》2023,(18):89-91
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进行转型发展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从多元化内容形式、整合社交媒体平台、个性化定制用户体验以及推动创新技术应用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整合社交媒体平台、个性化定制用户体验和推动创新技术应用,主流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增强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这些对策的实施将为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取得成功提供重要支持,并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化的信息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1 1月1 6日,“国际竞争环境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德国科隆大学广播电视经济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拓宽电视市场———中国的代价与收益”)的组成部分,由项目负责人郭镇之研究员主持。来自广电政府管理部门的专家、国内主流媒体和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一线人员,以及中德两方的研究学者2 0余人参加了研讨。1 1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精彩的见解,讨论十分热烈。由于与会者背景的多元特点,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互动特征,不同的研究视角和…  相似文献   

15.
12月20日,新华网发布国内第一代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与此前的其他写作机器人不同,Star最大的特点是"有感而发",即通过新华网自主研发的生物传感器采集用户体验信号,转化为数据后通过多种算法完成分析、报道、交互等工作,并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产品。从新闻报道层面来说,这预示着机器写作将打破财经、体育、气象等报道领域限制,深入到与用户体验相关的各领域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16.
彭辉 《出版广角》2018,(5):73-75
文章依据交互性用户研究方法,从平移、编码、沉浸三个不同层面对用户感知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多种媒体表层化体验设计、用户全感知化体验设计以及技术与感知互融个体设计三个阶段对UE设计迭代进行深入分析,尝试厘清新媒体广告用户体验模式设计,实现信息传达与感知体验的共生,以此推动新技术背景下多元化用户体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4月11日上午,"南方传媒研究院"在广东广播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成立南方传媒研究院,是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委宣传部各项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据集团党委书记白玲介绍,研究院作为由集团运作并服务于集团的智囊团和综合思想库,将以满足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决策需求和业务开展需要为目的,聘请国内外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作为特约研究员和顾问,并与国内外相关媒体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媒体产业发展、海外发展、媒体融合、市场及数据、国际传媒市场和媒体形态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为集团、为传媒界的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主题:美国媒介融合最新进展及趋势数据新闻挖掘、报道和可视化战略传感器新闻实战内容管理系统CMS搭建美国客户端设计和创意理念讲授:迈克尔·麦金密苏里新闻学院副教授兼未来实验室主任彼德·罗伊波尔美国广播电视公司ABC新闻中心移动产品总监吴楠华尔街日报网站、华尔街日报亚洲版网站多媒体部编辑弗格斯·皮特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高级研究员,首席翻译:章于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项目主任翻译:顾怡恬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兼中国项目助理主办:新华网研究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方正电子、《中国传媒科技》时间:2015年6月11日-13日  相似文献   

19.
范明献  李昂 《新闻战线》2023,(17):33-35
融合新闻呈现可视化、移动化和交互化趋势,新闻题材偏向重大社会热点并在叙事上多采用个体化与情感化策略。未来,主流媒体须加大前沿信息传播技术在新型融媒产品中的应用,注重用户体验,并扩展适用题材领域来推进融合新闻生产常态化,推动融媒产品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24日下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太阳雨公益慈善基金"阳光热水行动"走进西藏暨拉萨、日喀则盲教中心项目交付仪式在日喀则的盲校农场隆重举行。该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CCTV、人民日报、新华网、新浪、搜狐、第一财经日报、公益时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全程跟踪报道,而西藏本地媒体西藏卫视、西藏日报、西藏商报、西藏广播电台、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