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反映周宣王时代战争的《诗经》战争诗 ,按战争发生的地域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与西北戎狄的战争 ,如《采薇》、《出车》和《六月》;一是与东南荆蛮和徐淮的战争 ,如《采芑》、《江汉》和《常武》。这两部分作品由于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基调、感情和思想 :前者充满了悲愁哀伤和忧患意识 ,后者充满了必胜信念和远大抱负。这种反差和区别与战争的实际状况完全一致 ,体现了作品的高度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厌战心理。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使我们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3.
《采薇》源自《诗经》,是《诗经》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反映的是周宣王时期的战争面貌,这篇诗歌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的是军旅战士们有家不得归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民族精神。本文主要对《采薇》的赏析,探讨其表现手法、艺术特征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采薇》是该用深情和灵魂去教和学的生命之篇。悲哀的家园之思是全诗的情感主基调,诗歌以多种技巧,深刻强烈的表达了这种思归之情。时光飞逝,戍役漫长,战事激烈,生死不虞,因而归家无望,痛苦绝望。激励自己,鼓舞士气,同仇敌忾,故而为生而战,为归而战。昔往今来,时光流逝,生命损耗,人生的一切美好消失殆尽。音信断绝,生死存亡,两不相知。归乡之途,步履维艰,种种心绪煎熬磨折。《采薇》将战争与思归对立统一在一起,在战争的背景下,凸显人性,表现生命的本真和无奈,从而碰撞激起许多人性的思索,生命的悲叹。其思想的厚重又早已超越战争和思归本身,我们的先民有着多么至情至理的灵魂啊!  相似文献   

5.
《东山》与《采薇》十分明晰地描画出周人心目中的战争影像,透过这一影像,我们领悟到周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知: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人类集体的愚蠢与疯狂,是对人性的亵渎,是毫无意义的杀戮,是永不能平复的心灵哀伤,是人类不能承受之重,对战争的任何形式的美化都是对人类的犯罪!  相似文献   

6.
正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描写了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全诗可分三层:前三章写了其征戍之久,思乡之切;四、五章写作战情景;第六章写归途中亦喜亦忧的复杂感受。全诗采用重章叠句、赋、比、兴、衬托等艺术手法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二)学情分析本诗中士兵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感表达得较显露,学生较容易体会,但士兵对战争的复杂感情及其归途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说明读者在阅读《采薇》一句诗的过程中用所产生的意象填补诗歌空白。读者对当时的战争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而把自己的战争价值观投射到当时的社会境遇中去,从而获得对这句诗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昌龄《出塞》诗,仅短短四句,但秦汉以来边患不已的历史状况和百姓渴盼良将保卫 家园的现实心情都溢纸而出。  对于战争,人类并不陌生,也有对战争的种种看法。《出塞》在形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 发中,也透示出王昌龄这位古诗人的战争观。  首先是厌恶战争。  在诗的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诗人的情思溯望远古,跨越时 空 ,道出了绵延千古战乱不休的史实。是的,战乱频仍是翻阅古代史时无法回避的触目事实, 文学作品也早有描述:《诗经·采薇》以战士的口吻描绘了远古的战争生活,表达了渴望返 回家园的焦…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录的《采薇》,教参未能给以圆满的解释,《采薇》一诗应划分为三个而不是两个层次。最后一节,所蕴涵与表现的情感无乐,无忧,唯有悲哀。诗章的最后一节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把握本文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即理清文章的结构,是领会该诗作用所传达的情思之关键。  相似文献   

10.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是秦国士兵抵御外族侵略的军歌(一说是秦国帮助周王抵抗外族侵略的军歌)。全诗充满爱国情感,表现了士兵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激越豪迈的气概。《诗经》中的战争诗,除了叙写战争之外,还有的表现征人的厌战及怨恨情绪(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有的描写思妇怀远(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有的表现征战及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如《邶风·式微》《魏风·陟岵》)。为什么《无衣》会表现出与以上诗歌不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1.
水族的节日有两类,一类是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如端节、卯节、苏宁喜节、敬霞节等,另一类是在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而过的节日,如端午、清明、七月半、六月六。水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是水族传统的稻作文化的反映,记录着水族人民的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体现了水族人对和谐的人天、人际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水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节日中儿童的重要角色体现了水族对于生殖、繁衍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轶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45-49,62
《诗经》战争诗是指《诗经》中以参与战争的士卒将领(包括君王)为表现主体,歌咏、抒写他们在战争生涯中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的诗。根据《诗经》战争诗的抒情内容及其表现风貌上的不同特征,本文将《诗经》战争诗分为四个类型:缅怀、赞诵祖先诛锄暴政、建立新朝的武功的“颂歌型”战争诗;表现天子、诸侯、将帅士卒在平定叛乱、抵御入侵、扶弱抗暴等正义之战中的情感体验的“军歌型”战争诗:表现战争给士卒将领带来的忧思祸难和常年战争中的哀伤之情的“悲歌型”战争诗;表达嘲讽、批判之情的“批判型”战争诗。  相似文献   

13.
历经一年多艰辛考证,我们的结论是:位于太行之巅的陵川是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的首创地和首唱地。1938年春,桂涛声、冼星海,李曼等人带领陵川儿童宣传队在陵川佛山即兴创作并初唱了《在太行山上》。1938年7月前后,回到武汉的桂涛声把歌词誉写给洗星海,洗星海对曲谱进行了二度创作,并在武汉开始演唱。从此这首英雄的战歌,唱遍了太行山,唱红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一次代会发出了创作反映革命战争生活作品的号召,形成了50年代革命战争学兴盛的态势。吴强的《红日》以恢宏紧凑的史诗性结构、有张有弛的叙事节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誉为“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峻青的短篇小说以单纯集中的情节结构、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写实中融入了浪漫色彩,呈现出悲壮的审美风格。茹志娟小说的以小见大的艺术构思、平凡崇高的群众形象、柔美真挚的浓郁诗情,构成了清新俊逸的风格。革命战争学成为上海“十七年”主要的学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抒情独唱歌曲是作曲家们经常涉足的一个创作体裁,由于其篇幅的相对短小,风格的抒情悠扬,受到人们的特别爱戴。在冼星海的众多创作体裁当中,抒情独唱歌曲占了一小部分数量,但是这一部分歌曲的传唱率颇高。这些抒情独唱歌曲浓缩了冼星海的创作精髓,具有很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它们体现了冼星海在音乐艺术创作上的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这些歌曲,特别富于爱国主义情怀,受到较高的赞誉。本文试图对冼星海这一时期产生的抒情独唱歌曲进行探析,希望更全面地解读冼星海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6.
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起源于 19世纪初德奥的声乐体裁 ,有其独具的审美特征、形式结构特点和重情表现的音乐风格。由于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和“阳春白雪”的高雅情韵 ,在半个多世纪战乱的年月里 ,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下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难以传播开来。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对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进行美学思考 ,则是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7.
“六月六”是黔南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祭祀文化、歌文化、酒文化、糯食文化、工艺文化、敬老文化等鲜明的文化特征.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有利于布依族文化传承、布依族民族精神弘扬的极具社会意义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词为艳科”乃是唐宋词史所呈现的一个基本格局,但是唐宋词并非“艳情词”的一统天下。唐宋词人在以“男子而作闺音”的同时和稍后,也逐渐融入了他们作为士大夫文人的角色和身分而拥有的一些情感与心绪,这样,他们不仅为唐宋词这个拥有香艳绮丽形貌的“美人体”填充了灵敏善感、幽微细腻、丰富鲜活的心灵和灵魂,而且也因为转变了唐宋词的抒情主体——从代言体的女性到主体化的男性,开拓了唐宋词的抒情领域——从绮思艳情到闲情逸趣,提升了唐宋词的抒情品格——从香艳婉媚到闲雅清逸,从而具有了重要的词史意义。抒情性的嬗变堪称是唐宋词史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从绮思艳情的抒写到闲情逸趣的吟咏,乃是唐宋词抒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Chapter 2.     
Abstract

In 2002,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working conferences was held 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ounseling service of Bennington College and the Austen Riggs Center's Erikson Institute. The title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was The Escalating Use of Medications by College Students: What Are They Telling Us, What Are We Telling Them?. It was meant to provide a space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context of this phenomenon. The primary contexts examined were the student's familial/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n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from which the counseling staff was attempting to respond to the stud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at initial conference and the emergent themes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与浪漫的相互激荡--对《荒野的呼唤》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传统观念,人们倾向从自然主义来分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其实,该书的浪漫主义特征虽然着墨不多,但在形象塑造时丰富的想象力、幻觉以及深注情感的环境描写给人印象深刻,值得读者在阅读接受时进一步发掘其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