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宋代民风普遍好讼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点分析了宋代福建地区的民间诉讼问题 ,指出由于社会生产的逐渐发展 ,宋代福建人地矛盾的也日趋急剧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统治腐朽、赋税苛重便成为宋代福建以争夺田产为主民间财产诉讼案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宋代福建科举考试位居全国第一。宋代闽北地区有两千多人考中进士,他们对闽北地区以及福建乃至全国具有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浓厚学风的形成,使福建的刻书业更加繁荣,促进了闽学的最终形成并向全国扩展,使程朱理学在全国占统治地位。因此,研究宋代闽北地区进士的社会影响,既有利于对福建宋代文化的发展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又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数学教育为宋元数学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宋代数学教育的高度发展和理学思想的兴起是宋代数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果。文章通过分析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指出了数学教育的高度发展和理学思想的兴起等是宋代数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福建书院的繁盛时期,许多学者对宋代福建地区的书院数量做过统计,但得出的数据相差甚远。聚众讲学是判断书院的主要标准,笔者以此为界定,以宋代福建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对宋代福建地区的书院数量、创建时间和创建者进行考证,分析宋代福建书院发达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已成为支撑福建经济的重要产业。宋代统治者是如何对福建的海外贸易进行管理的,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泉州市舶司为何直至北宋中期才成立,这种管理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官学和私学是宋代数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宋代数学教育的长足发展为宋元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数学教育为宋元数学顶峰之际的成就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指出了数学教育的高度发展和理学思想的兴起等是宋代数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福建在宋代已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突出。农业之精耕细作与多种经营、手工业之发展与商品化经营、民众观念习俗之转变与海外贸易兴起,均反映了宋代福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化趋向。这一趋向又极大地促进了福建社会经济、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代福建科举考试位居全国第一,闽北地区有2092人考中进士,对闽北地区以及福建乃至全国有着重大的影响.宋代闽北地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考中进士,与地理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发达、经济的发展、刻书业的繁荣、浓厚的学风与劝学习俗、闽学的兴起息息相关.研究宋代闽北地区进士兴盛的原因,既有利于对福建宋代文化的发展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又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果。文章通过分析宋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指出了数学教育的高度发展和理学思想的兴起等是宋代数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宋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是福建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发展最为迅猛,人才不断涌现.但同时,从宋代福建进士、宋史闽籍人物的记载等方面考察,福建宋代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不平衡性:东部多,西部少,北部多,南部少 .这种差异存在是当时社会经济、教育、学风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科举制度在沿袭唐代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科举制度的公平原则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福建士子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尽情施展才华,使福建一跃而成为宋代少数几个科举大省之一.发达的科举在促进福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间重学风气的形成,以及各种人才的大量涌现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同时,文化的繁荣又促使科举进一步发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描述宋代茶文化的发展环境及斗茶文化的兴起,论述了福建建窑兔毫盏自北宋后期兴盛的社会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建窑黑釉瓷器与宋代斗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是缓慢的,人才的成长很不容易,全国如此,福建也不例外。然而,在宋代的三百年间,福建却出现了大批人才,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文试就宋代福建人才的崛起问题略作初步的考察和探讨,以就教于读者。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离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较远,与中原地区相比,开发较迟,基础也较为薄弱。有关福建的记载,先秦时代,史籍甚少,不得其详。秦汉之际,从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宋代南方文化的繁荣首推以两浙、福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为代表的闽浙赣地区。闽浙赣三地相互毗邻,自古便交流频繁。宋代闽浙赣区域在崇文好学,兴建书院,藏书丰富,科举发达,人才荟萃,理学传承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正是上述文化共性,最终促使闽浙赣区域在宋代达到其文化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中国最著名的茶产地,在宋代福建的“建安”茶叶广为种植,斗茶盛行。建安斗茶代表着中国宋代茶文化的最高水平,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传播,对日本茶道的草创有着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漳州商人──黄琼与林照庆土肥子随着宋代的福建开发,被称为闽商的福建商人,在海内外十分活跃.究其背景,如福建缺少耕地,“福建一路,以海商业”一样,多数人以海商为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漳、泉、福、兴化几地,人人都造船进行贸易活动,其中泉州商人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在这部丛书中有不少宋代闽人的作品。整理考察《四库全书》中的宋代闽人著述 ,对于今天的人们了解宋代闽人的文化成就 ,以及进一步认识福建在宋代文化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均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与宋代相比,元代福建的科举事业远不及宋代繁盛,在南人地区内,也没有一定的优势。据《八闽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36名;而据《重纂福建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73名。元代福建科举的暂时低落是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其一,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制约了士人的科举活动。其二,元初福建人民抗元斗争和元末的战乱,使得生灵涂炭、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教荒废,对福建的科举活动也必然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三,元代福建行省的置废分合十分复杂,大大增加了闽人科举考试的难度,严重打击了闽人科举活动的热情。尽管如此,元代福建科举还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明清福建科举再创辉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