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核能     
核能,是原子核能的简称,人们习惯上又称之为原子能,其实,顾名思义,原子核能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而不是原子分裂产生的能量。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物质世界是由112种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两种最主要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如果用小孩玩的弹子球作一个参照物,原子的大小与它相比就同它与月亮相比一样。原子核则更小,要是把原子比作学校的运动场那么大,原子核的大小则只相当于放在运动场正中央的一颗仁丹药丸。  相似文献   

2.
成智 《四川教育》2012,(11):2-F0002
2012年7月,物理学家宣布在欧洲原子核能中学(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粒子。当CERN主席豪威尔博士宣布这一消息时,全球科学家沸腾了。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实验装置--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超重元素当一个轻原子核撞击一个重原子核时,这两个粒子有时会粘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元素。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已合成了具有比铀的原子序数更高的20多种元素,在铀核里有92个质子。一般说,这些新元素在它们的放射性衰或分裂为其他元素的同位素之前仅仅存...  相似文献   

4.
在讲授“质子和原子核”这一章时,笔者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们用α粒子从大部分原子序数在20以下的元素的原子核中,既可打出质子,也可以打出中子(氧和碳例外).为什么1919年卢瑟福实验时从氮核中只打出了质子?而在1930年玻特和贝克从铍核却打出另一种粒子——后来查德威克确认其为中子?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8月 6日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 5 7周年纪念集会上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重申日本无核立场 .这不禁使人们回忆起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一、原子能的理论基础190 5年 9月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并在他的题为“物质的惯性与它所含的能量相关吗 ?”的论文中 ,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 :E= mc2 ,这就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能否开发和利用这些能量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式结构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说明了原子核的组成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奠定了核…  相似文献   

6.
杨榕楠 《物理教师》2009,30(2):29-30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不同元素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Q.又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可以推算出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对这段话提出了疑问,科学家是如何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确定原子核的电荷的?这确实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跑道”与“通道”是两种不同课程的隐喻,跑道课程与通道课程分别隐喻了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和后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本文对此进行了闻发,表达了对两种课程的理解,就通道课程的实施,提出了通道课程对跑道课程应“转变”而不是“消灭”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物理演示实验效果的好坏,常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器材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三计算机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1.置模拟a粒子散射实验在《原子核式结构》一课中,有a粒子散射实验,传统的实验仪器无法演示这个实验现象,只能靠教师在黑板上做简单的讲解,对。粒子的运动情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只能用几条曲线来表示,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在计算机上用动画制作系统进行绘制,来模拟这个实验,先把教材的实验装置在计算机上绘制出来,再用亮点来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由于速度很快,看起来是一…  相似文献   

9.
漫话核电池     
一个世纪以前,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大门。通过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原子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核电池就是其中一个方面。研究发现,世界上的原子核有两种;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任何一种不稳定的原子核都会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由于衰变过程都伴随着粒子(也称射线)的发射,所以核衰变也叫放射性衰变。核电池(又称同位素电池)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发射的粒子所带的动能来发电的装置。核电池与人们比较熟悉的核电站是两回事。它们不仅规模上相差悬殊,发电原理也不一样。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各个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从低到高排列的。1号元素(即其原子核含1个质子)是氢,自然界中最大号的元素是92号元素铀。比铀更大号的元素(超铀元素)就只能是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例如如果能让氢原子核和铀原子核聚合,就有了93号元素。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衰变,复习时要掌握好以下"吉祥三宝".一、掌握衰变规律: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1)α衰变:ZMX→Z-2M-4Y+24He,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  相似文献   

12.
智力测试     
练车场上车迷大叔想学开车。他来到练车场,准备考驾驶证。练车场上共有4个跑道,其中有圆道,也有直道。不过圆道圈数各不相同。考官对车迷大叔说:“你先想一想,在这4个跑道上,能不能不重复地跑过每一条路?如果能,怎么跑呢?”车迷大叔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先在纸上“跑”了起来,但没办法做到。你能帮这位车迷大叔按要求跑完哪几个跑道呢?遗嘱刘姥姥所在的村中有一位老人,有4个儿子。他生前没有积存什么财产,只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土地上种有4棵树。老人临死时,立下遗嘱,要把这块土地平分给4个儿子。他想分得公平些,不但要使4个儿子得到的土地形…  相似文献   

13.
1.放射性元素放出α、β、γ三种射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每放出二个α粒子,就减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就增加一个质子,减少一个中子。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就增加一个中子,减少一个质子。D、原子核在放出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伴随放射γ射线。  相似文献   

14.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它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的质子数,就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在科学上,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把质子数相同的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例如,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是氕(音pie)、氘(音dao)、氚(音chuan),它们的原子核中都同样具有1个质子.但它们核中具有的中子数依次是0、…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读本》、《必修本》、《试验本》等在讲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时,都介绍了卢瑟福于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遗憾的是它们都作了错误的叙述.以《必修本》为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一片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α粒子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气体会无限扩散,说明分子问存在斥九 B.压缩气体要费力,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体体积即为该物体的所有分子体积的总和 D.布朗运动指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原子核发生下列核反应时,哪些反应能使原子核变成另一种元素的新核 ( ) A.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 B.原子核放出~个a粒子 C.原子核放出一个口粒子 D.原子核放出~个…  相似文献   

17.
跑道与通道     
跑道是运动场中赛跑用的路;通道是往来的大路.在日常用语中,两者的共同点十分明显--都是路;不同点也十分明显:前者专供赛跑用,后者没有特指,用途则更为广泛.这让我想起了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的一段话:"课程不再称做是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他把跑道的特点描述为"固定的""先验的",把通道的特点描述为"达成个人转变的"."固定的"是其封闭性,"先验的"是其既定性;"达成个人转变的"则是其开放性、非预设性、生成性.跑道,起点、终点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在跑道上赛跑者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赛跑,赛跑者的个性必须收敛.  相似文献   

18.
火花     
郝劲松 《学习之友》2010,(12):12-12
民主就是一条跑道,我们暂时无法确定这条跑道有多长,我们把它初步假设为一个5000米的跑道,要用20年或者15年的时间实现。政府也在这个跑道上,你不可能抛开政府就能进入现代社会,当你去推动政府的时候,你首先要让政府觉得这个力量它是能承受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学中,“质量亏损”的概念只出现在原子核物理部分,所以,学生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即这一概念只适合于原子核物理,其实,质量亏损的概念能普遍地应用于任何大小的、用相互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物理系统,根据普遍成立的爱因斯坦关系:E=mc~2,负的能量往往相对于负的质量,尽管总的质量不可能变成负值,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质量的减少即所谓的质量亏损还是会发生的。众所周知,含有两个或更多粒子的束缚系统的内部运动机械能是负值,反过来,机械能是负值是束缚系统的一个特点,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能在高中物理的范围内来解释普遍地存在于一般束缚系统中的质量亏损现象,并且小至原子核,大至太阳系都可以应  相似文献   

20.
李晓雄 《中学理科》2004,(11):45-48
随着高考命题改革和《考试说明》的不断调整 ,《原子和原子核》一章在高考命题中 ,无论是作为对知识或能力的考查 ,还是作为试题情景的设置 ,在试卷中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 ,所占分值比例也愈来愈大 .笔者就 1 998年至2 0 0 3年这六年高考中 ,对涉及到《原子和原子核》一章内容的有关试题作如下回顾和大致的分类 ,以便师生们在复习这一章时参考 .一、考查对三种射线、原子和原子核的理解【例 1】  (2 0 0 0年江、浙、吉卷第 15小题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①β射线粒子和电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②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③α粒子不同于氦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