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切入,就图书馆急待立法及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物资基础和精神动力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立法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传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所谓“传统图书馆”这个提法本身并不科学,但图书馆传统则是客观存在的。图书 馆传统包括古代图书馆的传统、近代图书馆的传统和现代图书馆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社会承诺,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实现社会承诺的必要社会诉求,二者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图书馆权利的诉求应以图书馆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实现国家或社会获取各种所需资源的权利、完整搜集表征人类智慧的知识成果的权利、平等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网络及其网络中心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积极进行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同时,既要确定和加强网络中心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努力提升网络中心图书馆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促进和带动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意识和图书馆习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广荣 《图书馆论坛》2006,26(5):60-62,59
呼唤图书馆意识的首要任务是呼唤国人的公民意识,图书馆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图书馆人应意识到,赢得公众的心就是赢得图书馆的前途,要培养大批量有利用图书馆习惯的人,才能保证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图书馆与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洪岩 《兰台世界》2006,(22):61-62
在信息社会,知识信息数量急剧增长,内容庞杂,载体多种多样,人们要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困难。传统图书馆解决这些矛盾的能力已日渐微弱,而数字图书馆则显示了它在这方面的巨大优势。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网络的介入极大地刺激了图书馆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谨就当前正在迅速崛起的虚拟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它与数字化实体图书馆和传统的实体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揭示了虚拟图书馆的优势与前景,并对数字化实体图书馆及图书馆网的建设以及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进行了探讨,指出,虚拟图书馆是建立在数字化实体图书馆之上的一种图书馆形态,是众多的数字化实体图书馆的集合;数字化实体圈书馆、虚拟图书馆都是对传统的实体图书馆的丰富与发展,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取代、相互排斥的关系。现代图书馆正在向多种图书馆形态并存的格局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论图书馆法与图书馆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专门法规。是建立与管理图书馆、制定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根据。图书馆法是政府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与图书馆有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概括性、稳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是我国创建较早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6月9日直隶图书馆开馆至今,历经变迁,已逾百年。1952年,河北省立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市立图书馆和原天津图书馆合并成立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1982年更名为"天津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主要由3个馆区构成,1991年,坐落于南开区复康路的复康路图书馆建成开放;2011年,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使图书馆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智能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智能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智慧图书馆是智能图书馆的目标,从智能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是图书馆深化发展和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图1。表1。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1.
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图书一室,1923年成为河南省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河南中州大学图书馆,1942年为国立河南大学图书馆。建国后历经变迁,先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4年恢复现名。目前,图书馆有新老校区两座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6.55万平方米,截至2007年6月31日,图书馆拥有各类文献411万册(件),其中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古籍特藏等为本馆特色藏书。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精神与高校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阐述了图书馆精神的具体内容、图书馆精神的作用以及如何以图书馆精神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 创新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原则、目标是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的体现,只有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创新服务,深化图书馆内部改革,改进管理方式,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全面、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图书馆是社会上各个企业单位进行信息资源交流、传输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图书馆精神入手,论述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图书馆精神对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实体图书馆受到了虚拟图书馆的重大冲击。但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虚拟图书馆还无法完全代替实体图书馆,两者形成了互补共存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由来、定义和特点,并概述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与图书馆服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将使图书馆在新模式下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民办图书馆欲带动图书馆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1月1日是《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实施一周年纪念日,条例中“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从而使民间人士成为了北京图书馆发展中新的力量。日前,由中国首家民办图书馆——科教图书馆主办的民办图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为惟一的范例,科教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成为了会议关注的焦点。从8月份落户北京石景山区以来,科教图书馆已经办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11日,华东师大图书馆与上海师大图书馆联合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研讨会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举行。研讨会由华东师大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印永清研究馆员主持。华东师大图书馆与上海师大图书馆的馆党政领导、45周岁以下的馆员出席了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交流的主题是“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与新方式”。华东师大图书馆数字化部主任胡小菁以“图书馆2.0”为题、上海师大图书馆副馆长吴志荣以“IC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难点”为题、华东师大图书馆流通阅览部主任邵友亮以“个性化服务”为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与会的上海师大图书馆青年学术沙龙、华东师大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的成员就该三个主旨发言进行了研讨,对有疑惑之处进行了提问,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华东师大图书馆黄秀文馆长对上海师大图书馆同仁们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并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方式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真人图书馆是近几年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的一种全新服务方式。介绍了真人图书馆的起源及特点,分析了真人图书馆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运用真人图书馆理念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五个城市23所已开展图书馆2.0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展开调研,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图书馆2.0服务过程中,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2.0的认知程度、利用情况及对开展图书馆2.0服务的看法,并提出在图书馆2.0环境下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和技术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