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天,我上街买文具,路上一个摊点在卖“热得快”。摊主宣传说“热得快”烧水省电又省时。加之价格也便宜,我便买了一只。回到家,我连忙动手烧水,不到两分钟,水就沸腾了。我高兴地把水倒出来喝,怎么回事,水还是温的,根本没有开。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介绍演示比热这个实验,存在美中不足的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完善。通过教学实践,最近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1.课文中指出本实验需用“同样”的两个电热器(热得快)加热,应改为用“同一个”热得快加热,才能使实验结果准确:我们对每个热得快进行了测定,发现同样规格电功率的热得快,其阻值都不一样,如500W的热得快阻值在60一80fi,而300W的热得快阻值在IOO一120fi。故很难选购到阻值完全一样的,为了使热得快放出的热量相同,必须用同一个热得快。2‘用来实验加热的热得快经实验证明应使用电功率较小的好,这是因为电功率小的单…  相似文献   

3.
A……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傻愣得纯洁,非傻根所能比拟。大一入学那天,我看到学校操场旁边有几位老师和同学摆了整整好几张大桌子的热得快、电磁炉什么的,样子像是展销,不禁感叹校园市场经济实在发达。想想自己正缺个热得快烧开水,于是奔上前去,对那位老师说:“热得快来一个,多少钱?”话音刚落,我看到所有的人都把那饱含叹服的眼光聚焦于我,而一位正在梯子高处挂横幅的学生也随即滑落下来,充分证明了地心引力存在。就在这时,我依稀从他手中的横幅上看到了一排大字: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我目光迷离,一下子晕了……B……我们校园超大,…  相似文献   

4.
王之赟 《下一代》2014,(8):21-21
有一天,我上街买文具,路过一个摊子,是卖"热得快"的。摊主说这东西烧水如何快,如何省电。听了他的宣传,我产生了购买冲动,连忙买了一只。回去一试,这"热得快"烧水还真快,不到两分钟水就开了。我高兴地把水倒出来喝,怎么同事?水还是温的。我感到纳闷,烧开的水怎么不烫呢?这时妈妈来了,笑着说:"你烧水的方法不对,你把水瓶放在地上,‘热得快'电线短,电热头在瓶口,不一会儿瓶口的水就沸腾了,其实下面的水还是冷的。”  相似文献   

5.
孙树红 《山东教育》2021,(10):59-59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把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有机融合是教学发展所需,也是挖掘课堂教学最大价值的必然途径。下面我以“谁热得快”一课为例谈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科盲的悲剧     
科盲的悲剧现代社会,科盲的悲剧并不鲜见,尤其令人痛心。以下这组摄自湖南某地的镜头,希望能激起成人教育工作者兴教责任心。悲剧之一:吴大嫂用“热得快”。桃江县荷塘乡曹家咀村吴大嫂不久前从县城买回一个家用电器─—“热得快”,用来热水,烧开水,好不欢喜。一天...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材第二章的《比热容》一节中,教材为了引入比热这一概念,安排了一个给水和煤油加热的演示实验。该实验笔者认为有以下不足:①用常用温度计来测杯中的水和煤油的温度,可见度小。②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烧杯规格的局限性,所以电热器(俗名“热得快”)仅一小部分浸入水中,加热时间长,耗时多;同时,“热得快”的大部分未浸入水中会因发热时间长,易烧坏。③两温度计的读数上升得皆慢,对比性差。④为了安全,“热得快”不能与烧杯壁、杯底接触,所以难固定、不易操作。鉴于以上不足,笔者对该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改…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研究怎样使热水器的水热得快,温度高。  相似文献   

9.
神回复     
<正>01我们宿舍经常用热得快烧水。某天,舍友刚把热得快插上,听见"砰"的一声,屋里黑了,这时,传来舍友颤抖的声音:"我是被炸瞎了吗?"02公司给每位外籍员工发了粽子,有个老外很感激地说:"你们发的点心很好吃,谢谢!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  相似文献   

10.
开怀一笑     
《少年文摘》2015,(3):110-112
热得快炸了夏天,宿舍里特别热,一个室友埋怨:"热得快炸了。"恰巧宿管阿姨经过,推开门就问:"谁在用‘热得快’?说过多少次了,不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起死回生本学期我们有数电和模电两门功课要应付。同一间宿舍的美女上完数电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比热容”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热得快”给待测液体加热,这样操作很不安全,而且误差大,可见度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设计制作了“比热容演示器”,实际使用表明,其效果颇佳。1制作a.“水槽”。如图1所示,用3mm厚的无色有机玻璃板加工底板1块...  相似文献   

12.
“防”防患于未然,预防火灾才是第一位的——学生宿舍防火学生宿舍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大家既要管好自己又要提醒同学,利己又利人嘛。1.不要违章用电——如使用劣质电器、大功率电器(包括劣质应急灯、充电器、电吹风、取暖器等)或使用“热得快”烧水。这在学生宿舍起火原因中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比热”概念抽象 ,难以理解 ,是热学中的重点、难点 .现行初三物理课本 (人教版 )是利用两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 ,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变化 .以此来研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而升高的温度不同 ,从而引入比热概念 .实际教学中发现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存在几点不足 :①液体温度计示数不易观察 ,可见度低 .且加热时间短 ,温度计示数变化缓慢 .不适合在课堂内演示 .②由于两“热得快”浸没在各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则在相同的时间内 ,不能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使吸收相等的热量存在误差 .…  相似文献   

14.
    
<正>这热得快融化的天气,教室里的空调偏又坏了。同学们怨声载道,师长却总以“心静自然凉”来应对同学们的抗议。“静”是什么法宝,能抵挡三十多摄氏度的酷暑?“静”更多是一种心理状态吧,拿本书端端正正在座位上写作业,就算“静”吗?不发出一丁点动静,就算“静”吗?莫非关了音量,悄无声息地打游戏,这也是“静”?  相似文献   

15.
市面上流行一种电热器 ,直接插入热水瓶图 1中 (如图 1所示 ) ,能较快地将一瓶冷水烧开 ,故得雅名“热得快”.因在保温瓶中直接对冷水加热 ,热量损失少 ,效率高 ,一瓶冷水几分钟就烧开了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故被广泛应用 .“热得快”,你热得好吗 ?这是学习初中物图 2理“热传递的几种方式”时 ,笔者所教班的学生王超提出的问题 .他认为 :热传递的方式之一是对流 ,对流的原因是水中有温差 .因热胀冷缩 ,当电热管旁的冷水被加热时 ,水温升高而膨胀 ,密度减少而上升 ;上面冷水因密度相对较大而下降 .因此 ,冷水热水形成对流 (如图 2…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研究怎样使热水器的水热得快,温度高。 二、教学构想 课内校外相融合,大胆设想勤实践。自探自悟求新异,科学素质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壶用热水器(也叫热得快),是一件普通的家用小电器。由于它便利、小巧,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可是在使用时,有些人常常忘记操作规程:水开后,忘记拔电插销就拔出热水器;烧上水后,因某种原因忘记了,造成水被熬干。这既损坏了热水器,又很不安全。为此,我设计了“安全壶用热水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16章第1节“电流”,课安排观察“热得快”、“电熨斗”等常用电热器来了解电流的热效应;通过“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演示实验,来观察电流的化学效应。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卷中有一道试题:将一个标有“220V400W”字样的“热得快”插入体积为0.5升,初温为20℃的水中,此时由于是用电高峰,实际电压为210伏,在标准大气压下经过9分10秒将水加热至沸腾,求“热得快”烧水时的热效率(不计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一、题目特点拿到题目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一道电热综合题,其特点是(1)该题牵涉的物理量多且都为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物理量.(2)该题中所用物理量的单位多,需要进行的单位换算也多.门懈答过程中遇到的计算公式多.(4)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比较多.(5)题目中各…  相似文献   

20.
空气中又弥漫开青草的气息,阳光也开始变得异常炽热耀眼——暑假的味道!蝴蝶们诅咒了一声“鬼天气”之后,收起翅膀躲到花丛下去乘凉了。“吁——热得快冒烟了。”爷爷说,“山上的老鼠都要被晒得钻到地洞里不肯出来了。”阳光这么好,那就到网上来晒晒照片,晒晒文字,晒晒心情吧——兔兔推荐大热天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去“博客”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