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视剧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从数字上看,成绩举世瞩目,但市场严重饱和,低购价高片酬、高产愁嫁、营销发行水平较低等现象频出,国产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令人堪忧。我们有必要加强电视剧产业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对韩国等电视剧产业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电视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实现了电视剧走出国门,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视剧制作和传播的大国,随着当下国外电视剧势不可挡地涌进国内,在这样的危机中找到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机遇,成为影视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加快我国影视发展,争夺世界市场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竞争力展开论述,主要介绍了我国电视剧产业在竞争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关于提升电视剧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作为我国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产品,在政策利好的大势催动下,其产业链各环节逐渐清晰,产业化基本形成.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极速的市场变化之下,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隐患.2012年,各种质量低劣的剧目层出不穷,大量电视剧无处可销,巨额投资成为沉没成本.刚刚成形的电视剧产业陷入了一系列困境之中.电视剧产业想要改变困境,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及时抓住问题关键制定相应对策,为我国电视剧产业未来持续良性的发展寻找到最优出路.  相似文献   

5.
潘政治  高昊 《新闻世界》2010,(12):156-157
从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问世至今,我国的电视剧已经走过了五十几个春秋。电视剧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野来看,电视剧在国际影视文化产业中也同样占据突出地位,成为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实力竞争的有力支撑。中国电视剧要在产业化进程中实现长效发展,并且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影视产业竞争的拳头产品,就需要在不断整合创作资源,更新创作理念,丰富创作实践的同时,广泛借鉴全球范围内的行业管理经验,不断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我国电视剧行业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业务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剧产量不断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最受受众欢迎、社会影响力巨大的电视节目类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类型谱系,但营销发行水平低,产业发展令人担忧。作为国家级广播电视理论、学术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电视剧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竞争的新平台。虽然我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视剧制作和播出大国,但电视剧供过于求现象严重,其主要的原因是版权交易的缺位,生产与市场完全脱节。本文在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前提下,借鉴相关理论,尝试构建"新型电视剧国际交易体系",旨在增强我国电视剧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1,(9):77-77
据《光明日报》8月1日报道,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电视剧的产量为436部、1.47万集,每天生产约40集,平均每部约34集,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我国电视剧的总投资额约为51亿元,  相似文献   

9.
毋庸置疑,我国电视剧产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在令人骄傲、看似繁荣的数据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从创作方、制作方再到播出方,整个中国电视剧产业在2013年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浅析这些新挑战、新问题、新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中国电视剧产业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忠辉 《视听界》2014,(3):18-22
认识数量规模巨大但价值稀释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与量少质优的韩国电视剧产业之间的差异,在电视剧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产品类型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电视剧产业整体优势、生产层面、价值层面、政策层面等方面阐述中韩两国电视剧产业的差异性,探讨中国电视剧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芳  邵成武 《视听界》2014,(1):83-85
韩剧精致的画面、出色的故事情节、专业的人物表演,使以韩剧为主要代表的“韩流”迅速席卷东南亚。相较韩剧,中国顶着“电视剧产量第一大国”的头衔却难掩行业运作不规范、核心人才缺乏等缺陷。随着中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韩电视剧产业正进行着良性的交流合作。本文从韩剧产业扩张机制、中国电视剧发展机制需求两方面,探讨中韩电视剧的产业互动。  相似文献   

12.
从1958年我国播出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算起,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在电视剧事业蓬勃发展、电视剧种类名目日益繁多的今天,电视剧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财富创造增长点,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方式。电视剧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一直很高。现如今,我国媒介持续发展,媒介环境更加融合,我国每年产出的电视剧数量持续增多。但是与国外的电视剧行业相比,我国的电视剧行业很难实现产业化经营。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前媒介环境的发展趋势,简单阐述一下我国电视剧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改进,推动电视剧走向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敖誌 《视听》2010,(8):7-8
中国电视剧迄今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道路。现在越来越成熟的制作,越来越大规模的拍摄,每年一万余集的生产量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不少中国国民每天至少观看两个小时电视剧,使得电视剧已经成为国人最重要的消遣方式。同时,电视连续剧顾名思义,其播出平台是电视,其持续时间是连续的、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15.
刘敬贺 《视听》2021,(1):20-22
电视剧作为我国文化形态的主要载体,是促进文化水平提升、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形式.电视剧政策是影响电视剧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00-2019年我国电视剧政策的时间、内容、表现形式进行梳理,提出我国电视剧发展政策的现存不足与相关建议,旨在完善电视剧政策的构建,推动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典热门剧目"翻拍热"是我国影视界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更愈演愈烈,成为了一条博取观众关注的"捷径"。国产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却鲜有精品,翻拍、跟风抄袭等反映出国产剧创造力不足的弱势,在美剧、韩剧的强势"围攻"下,国产剧陷入"走不出"、"迈不动"的窘境。从大学生视域看目前国产电视剧翻拍跟风泛滥的现象,以创新为核心,深入分析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在题材、编播制度、编剧管理和审查制度方面的可学习借鉴之处,以期国产电视剧能在进行本土化合理改造后更好地迈向海外市场,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品牌。  相似文献   

17.
王佳 《出版广角》2016,(14):74-76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传统行业的变革,在新媒体潮涌之下,传统电视剧产业正在演变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式.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描述,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剧产业链在生产制作、发行播出、营销与反馈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对中、美以及TVB电视剧产业运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电视剧产业可以从产业链上、中、下游借鉴美国和香港电视剧产业的相关经验,以促进自身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业(特指大陆)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电视剧以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发端,但真正取得迅猛发展,却是在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后才出现的事。转型初期的电视剧以《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等一系列作品为表征,昭示着电视剧自身逐渐从稚嫩中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各类艺术品种中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正因为中国电视剧是与中国社会转型期共生共长、同振同谐的现代大众艺术,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所以它具有特别明显的现代性思想特  相似文献   

20.
刘哲旋 《声屏世界》2013,(12):48-50
当今,电视剧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面对13亿人口的这个巨大市场,围绕电视剧的生产、发行造就了一大批影视制作公司,并由此衍生出一条以电视剧为中心的集创作、制作、融资、营销、收视调查和衍生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运行体系。正因为如此,对电视剧市场的研究、管理、探讨成为一种急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