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看到,一些新闻中缺乏议论手法的运用,有人甚至把议论手法只限于议论文的写作.其实议论手法适用于所有新闻文体。鉴于此,本文就新闻写作中的议论手法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客观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法之一。外国新闻报道有三种手法,即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其中历史最悠久、被几代人最常用的手法还是客观报道手法。这种手法,自然也被引入中国,成为中国新闻工作者最常用的一种报道手法。  相似文献   

3.
从观纪实手法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纪录片创作手法,它从出现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运用这种手法创作出来的纪录片主观性太强。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另一部分则大力支持,认为这种手法不仅记录了真实而且把真实更加艺术化、深层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推陈出新.是新型纪录片的革命.代表着现代纪录片发展的世界性潮流。研究纪录片的主观纪实手法.  相似文献   

4.
王辉 《声屏世界》2004,(9):19-19
纪录片要赢得更多的观众,“讲故事”是其重要手段之一。而纪录片要讲好故事,应在叙述手法、拍摄手法以及剪辑手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老一代的新闻家将过去传统新闻采写手法以及新闻文本的形式一起统称为新闻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比如,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采写手法以及逆向思维这一新闻采写思维等等,这两种新闻采写手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境界,这些采写手法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是这些新闻采写手法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就要不但加强手法的强度,尤其是要强化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对逆向思维的运用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新闻采写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效果与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赖瑛  杨星星 《兰台世界》2016,(7):126-127
东莞虎门逆水流龟村堡是座典型的仿生建筑,采取多种仿生手法表达建筑意匠:上水龟形的环境仿生手法、模仿龟首尾及足的形态仿生手法、多种防御措施的功能仿生手法以及龟腹甲的结构仿生手法。  相似文献   

7.
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不仅能很好地体现这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并且生动展现了晚会导演的艺术功力.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多的运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节目,为什么艺术创造者和导演要广泛运用电视纪实手法,将来我们又该如何很好的使用电视纪实手法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文艺晚会,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阐述纪实手法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相对来说,写真手法是较为容易掌握的。因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依循着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进行“描”和“画”就行了。而对于那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生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事物,要写得形象可感,依靠写真手法,单纯地描摹,就不够了。这就要借助另一种手法,也就是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比兴手法。 比兴,这里不是指修辞格,而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比兴包括比和兴两种手法。二者常常一起使用,统称为比兴手法。为了便于阐述,下面分别谈谈。──比。 比,就是类比,打比方,比喻。拿人们熟悉的、已知的、有形的、可感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播新闻等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纪实性手法在各种广播新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专题报道、专题记录等专题栏目中,纪实性手法已经成为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文章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对广播新闻专题中纪实性手法的运用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故事化手法在广播文学节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哲军 《东南传播》2012,(7):167-169
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广播界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广播文学节目要不断创新,而在广播文学节目运用故事化手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手法。广播文学节目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时,要在题材选择上寻找节目的故事点,在内容设置上挖掘节目的故事性,在创作手法上追求叙述的故事化,但也要注意保持节目的文学特质,切忌庸俗化。  相似文献   

11.
《壹周刊》自从进入台湾市场后就因其独特的报道手法——八卦手法使其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象征手法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励思 《新闻世界》2011,(7):238-239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最早是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后来扩展到影视艺术。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运用象征手法几乎达到了挥洒自如的程度,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崭新形象。本文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探讨了电影创作中象征手法的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静帧是指定格拍摄,是一种传统的影像制作手法,而三维静帧是使用三维计算机技术将虚拟的场景定格的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纪实类节目的特征、分类与发展概况,阐述了叙事的基本手法,对叙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叙事手法的演进。  相似文献   

15.
刘阳 《视听界》2015,(2):100-101
再现手法最早出现在法制类专题节目中,比如警察出击抓捕罪犯、案发现场细节还原等等,如今已广泛运用在各类专题节目中。尽管利用这一虚构手段处理客观材料,使节目整体更具客观性,但把握不好,容易弄巧成拙、过犹不及。一、再现手法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滥用再现手法  相似文献   

16.
拟人化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许多寓言、童话都是用拟人手法写的。所谓拟人化,就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于外界事物上,使之具有人格化。因为这种方法是将物拟作人,故称拟人化手法。拟人化手法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方法,和修辞学中讲的比拟、譬喻是两个范畴。修辞学中讲的比拟、比喻是修饰语词的方法。我们这里讲的拟人化写法是贯穿新闻写作全过程的表现手法,不仅仅是个语言加工问题。虽然记者、通讯员在运用拟人化手法写新闻时,离不开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但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出现几处或十几处比拟和比喻,  相似文献   

17.
周涛 《当代传播》2005,(3):66-67
悬念手法在电视广告中备受青睐。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悬念广告的叙事语言符号以及电视悬念广告的叙事过程,对悬念手法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散文化的开掘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散文化”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新闻散文式写作,在我国新闻界其实起步很早,历史也由来已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连载、现场短新闻、民生新闻等一系列新闻体裁也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新闻在其创新过程当中将传统文学手法、西方经典手法、网络创新手法等同步并用。  相似文献   

19.
李丽 《大观周刊》2012,(18):130-131,120
如今报纸版面设计的主要编排手法有大型图片、大标题小文章、彩版、方块文等等,这些编排手法虽然具有简单明快的形式,方便读者阅读。然而这些编排手法却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版面设计经验,分析当前报纸版面设计改革的走向及流弊,并提出搞好报纸版面设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天美 《新闻窗》2013,(1):25-26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法则是通讯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