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元系统理论,这一理论被积极应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当中。拟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解释从清末民初(1898年~1919年)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在译入语文学的多元系统里如何逐渐占据中心位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致力于对翻译文学与整个文学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引起人们对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关注,解释了一些以往的翻译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侦探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被译介到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创作情况,并以侦探小说这一特定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发展证明翻译文学在本国文学多元体系中地位的动态变化与当时的文学创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深化的过程。指出了侦探小说在翻译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其原因,实现了多元系统论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佐哈将文学与目的语所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摆脱了仅仅研究翻译文本的传统做法,将翻译研究置放于文学、文化系统中研究其功能。这种描述性的翻译理论为20世纪后期其他翻译学派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翻译文学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多元系统中的地位,而且翻译实践本身也从属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翻译不仅属于一种双语活动,更重要的是,它隶属于文化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本文主要对佐哈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两个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将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本和吴钧陶《爱丽斯奇境历险记》译本放在其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去对比分析两译本产生的客观原因和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结论是,两译本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由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儿童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地位影响两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多元系统理论由以色列学者伊万-佐哈尔提出,并在以色列另一著名学者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文学置于整个目标语文化系统内部,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研究只关注文本的语言学模式,打破了翻译学术界欧美学者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承接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海派文学不仅指建立在特定地域基础上的文学空间(包括作家作品、风格流派……);也包括文学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及整个文学生态所构成的文学制度和环境。施蛰存既深受上述制度和环境空间的影响,也以自身的实践丰富了海派文学的土壤。本文通过讨论施蛰存文学创作、翻译的多元面向,文艺理念的核心(“无意思文学”、“轻文学”观与“伴侣”编辑理念),以及主持《现代》时期借水行舟、灵活机变的实践,来彰显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的文学翻译中,尤其以侦探小说翻译数量最为众多,最受大众欢迎,影响最为深远。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晚清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根据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当时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兴起的缘由。本文旨在指出此次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文学传统背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元系统理论,作者着眼于译入语文学体系,以客观描述的方法,将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置于多元文化系统中,对译本作向心式文本关照(extual analysis)。解读徐迟在翻译过程之中是如何将外国文化语言系统中先进的东西输入汉语主体文学系统中,揭示出译者在两个不同文学系统之间的交互活动中是如何扮演文化协调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的翻译思想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理论则为思考和看待胡适翻译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试图用文学多元系统理论逐条解读胡适翻译思想,从而在理论层面上论证其翻译思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作为整个文学系统的子系统在整个文学系统理论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无可避免的地会因为受到整个系统中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到翻译文学的种类以及作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从来都不是绝对孤立地存在于翻译作品之内,而是杂合在一起。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以《名利场》为例本文分析了译文的翻译策略是怎样受到其他因素地影响。并提到未来选择翻译策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面向译语的新途径,这一系统具有动态功能主义的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强调把翻译活动置于整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来探讨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代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其中多元系统理论相对较新。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发展谈起,举例说明该理论的含义及其在文学翻译中解释力的不充分性。希望通过本文使人们对多元系统理论有所了解,并能扬长避短地在实际翻译活动中运用该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语境因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体现在对翻译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文章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meaning in context),尤其注重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领域。80年代中期,D.Sperber和D.Wilson(1986)提出关联理论(relevance of theory),这是语用学理论的发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 语用学是“推断语言在语境中意义的学问”(Fa-sold,1993:119)。语用翻译与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语用翻译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联系实际学习应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论思想的对比来探讨我国翻译思想发展状况,主要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翻译活动家,以及他们的译学思想为例,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分析翻译文学所处的地位,从而说明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及其主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E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分析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及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程度及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皆会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觉,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晴 《中学生英语》2022,(3):105-112
当代西方学术领域的“空间转向”满盈哲学意蕴的嬗变,空间的概念历经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流变,业已成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和文化建构的能动要素。文学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与空间理论的紧密联系。文学空间批评方兴未艾,但将空间理论与翻译批评互构融合的研究尚属凤毛麟角。文学、翻译与空间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建构空间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提供多元形态的理据,文学翻译空间批评置翻译文本于知识权利社会关系的空间理论批评中,将空间化思维整合进翻译研究,使空间观念在翻译理论上延展拓殖,生发文学翻译研究面对新问题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8.
王薇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0):77-81
“创造性叛逆”从描述翻译研究的角度出发,总结出文学翻译的一般规律,是特定文化、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翻译事实。然而国内翻译界不少学者在接受和运用这一概念时产生了种种误读:混淆了翻译的规定性和描述性两种研究范式;认为“创造性叛逆”脱离了实践;认为“创造性叛逆”提倡胡译、乱译,解构忠实;认为“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只是译者。通过对误读现象进行剖析,文章指出误读主要源于描述性和规定性两种研究范式的混淆,学者的断章取义,概念本身的表述不清及学科界限模糊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指出,在探讨翻译策略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区分社会文化群体和翻译者个体两种不同层次的翻译取向,两者需要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释。本文以《名利场》两个不同时期的译本相对比的例子说明多元系统理论无法预测译者的个体行为并试图研究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可能会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为这两个时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多元系统论是由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教授提出的有关翻译的理论体系。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同属该学派的左哈尔.沙维特教授提出"儿童诗学翻译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这种对边缘文学翻译的研究体现了多元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将多元系统论在实践中的拓展性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