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十五世纪的苏格兰,十九世纪传入中国。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高尔夫运动起步相对较晚,高校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聚集地,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把高尔夫运动引进高校校园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建设,也是高尔夫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河南省高校校园高尔夫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校园高尔夫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高尔夫运动在河南乃至全国的高校校园的发展和普及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吴志洪 《体育世界》2014,(8):102-103
当前我国政治与经济稳步发展,对高尔夫这项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伴随高尔夫运动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本文主要对高尔夫专业人才队伍现状与培养进行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高尔夫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变化与美国国家高尔夫基金会公布数据的比较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高尔夫运动整体下滑,而中国高尔夫球场和高尔夫球员数量反而高速增长,高尔夫球场经营出现了两极分化趋势.高尔夫运动发展阶段、球场开发模式以及高尔夫产业政策的不同是中关高尔夫运动受金融危机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对目前高校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前高校高尔夫运动存在高水平师资力量匮乏、场地设施简陋、教育成本高、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变观念、引进师资、改善教学设施环境、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等措施,旨在为提高高校高尔夫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的建成至今,20余年来中国高尔夫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高尔夫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滞后却成为制约我国高尔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在我国高尔夫产业密集度最高的珠三角地区专业人才的供求矛盾尤为突出。基于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状况、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区域性政策保障、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考量,系统论述了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开设高尔夫专业的可行性,以期为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参考,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回顾30年间高尔夫运动在球场建设、高校高尔夫教育、高尔夫消费人口、高尔夫代表队、高尔夫社会组织、高尔夫赛事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导高尔夫球场建设理性发展、促进高校高尔夫球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宽高尔夫消费群体的层次、塑造良好的高尔夫职业球员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强高尔夫社会组织和专业媒体传播高尔夫文化的力量5个方面展望高尔夫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尔夫运动起步较晚,但高尔夫运动发展迅猛,目前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已经达到400多家,高尔夫运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事实上,无论在个人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职能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推动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的动力,在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各方都将采取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尔夫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20多年来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高尔夫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作为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人才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作为培养高尔夫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领域——高等学校的高尔夫管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整理中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方面的文献和资料,综合探讨目前的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并针对高尔夫专业设置浅显和教材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策略,为国内高尔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情况进了归纳整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器具装备专业化、高尔夫规则精细化、高尔夫赛事多样化、参与人群年轻化、与科技结合不断强化。以此类趋势为基础提出了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路径:加大政府扶持、培养专业人才、开发品牌赛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省内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方向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力量、配套设施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江苏省高职类院校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江苏省各高校要对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进行大力建设和改善;二是江苏省各高校要对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的软件设施进行加强与提高;三是江苏省各高校要加强与高尔夫协会、当地高尔夫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齐抓共管,合作办学;四是江苏省各高校要注重对相关教材体系的构建以及对高尔夫相关理论的研究;五是江苏省各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