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了各大电视台最为普遍的报道形式。民生新闻的发展无疑给中国电视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在结合当前学者对民生新闻论述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的必要性加以分析,根据当前几个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的节目,对目前电视台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得出做好民生新闻的两点措施,从而探讨出了如何才能更好的报道各类民生新闻,使其能够在新闻道路上走的久远。  相似文献   

2.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传统的电视传播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电视民生新闻所受到的冲击更大,本文拟以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例,简要地探讨好看、有用在电视民生新闻采编播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找出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最佳方法。一、有用、好看的实质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一个具有卖点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当今各电视台已被一轮又一轮的“民生热”所席卷,内容的市井化、栏目的同质化、价值观念的扭曲化等问题凸显。本文在回溯民生新闻兴起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方台民生新闻栏目集群的显性表征,呼吁各电视台吹响新媒体时代民生栏目创新转型的集结号,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粤语在大众媒介中表达空间较广,被粤港澳地区及海外媒介普遍使用。粤语与电视民生新闻这种形式结合后相得益彰,传播效果好。本文以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节目为个案,对广州本土粤语民生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媒体观察,以期对其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中,在各大电视台中,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民生新闻的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传播行业而言起着促进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家电视台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打造了一批立足本地,以反映百姓生活和需求、关注百姓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变化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节目,这构成了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中,在各大电视台中,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民生新闻的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传播行业而言起着促进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强势发展,大到中央电视台,小到市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都在新闻传播中占重要“篇幅”。同时民生新闻的出现,也促进了民主意识的提升,加快了媒介功能的完善过程。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以及对百姓生活生存状况的关注,获得了鲸吞式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新闻传播行业蓬勃发展,其中以百姓生活为主要视角和报道对象的民生新闻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电视台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民生电视新闻编辑中的问题,论述了新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技巧,及其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素质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中国当代电视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一方面民生新闻在各地电视台遍地开花,因其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而广受追捧,收视率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它琐碎低俗,负面消息多,质疑和批评声不断。这种对同一类新闻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新闻评论中相当少见,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对新闻认知中产生的矛盾与差异,它将成为我们这个特定时代特定的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民生问题、民生新闻等,不仅是我国新闻界大力推进的传播新潮,而且成为一个理论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后民生新闻时期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大众传媒应秉持受众这一理念,坚持以民为本这一原则,作为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则是县级电视台现在以及将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县级电视台应从健康、医疗等方面贴近群众,应着力于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发挥其特点,在文化多元化的现在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林青 《东南传播》2015,(8):12-13
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关注新闻报道的电视媒体观众越来越少,民生新闻报道方面舆论引导力被弱化,严重影响新闻宣传报道的覆盖效果和电视台的生存现状。谋求地市电视宣传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式才能提升主流声音以及正能量的传播效果。我们应当对新闻采编资源进行整合,将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表现形式相互融合,借力发展,利用上级电视台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加快视频传播向微传播媒体转型,促进传统媒体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将媒体与外部机制的联动潜能加以拓展。  相似文献   

15.
似乎在一夜之间,“民生新闻”以其独有的亲民色彩、本色表达和先进的传播形态,在各级电视台雨后春笋般地红火起来。《南京零距离》、《1860 新闻眼》、《绝对现场》、《直播南京》、《元元说新闻》、《民生直通车》、《生活在线》……所有注入了“民生”理念的新闻节目都在传播区域内演绎着高收视率的神话,并影响到全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县级电视台是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那么,对于基层电视台来说,如何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呢?笔者认为,只有办好民生新闻,才能让县级电视台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群众反映自己心声的平台和窗口。项城电视台创办的民生新闻类节目——《民生报道》,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已成为豫东南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  相似文献   

18.
谢宁 《新闻实践》2007,(3):38-38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强势覆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怎样把地域优势变为媒体的资源优势、公信力优势?我们的实践是,在民生新闻中重视“三农”报道是关键所在。近几年来,乐清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快递》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受到各地电视台的大力推崇。从2002年第一个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民生新闻以它“以民为本”的传播理念,用“平民视角”的叙事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解决与老百姓切实相关的问题,获得受众的广泛欢迎,收视率直线上升。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特点的论述,分析民生新闻存在的价值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求找到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高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08-209
民生新闻是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焦点和热点,民生新闻以民本取向、民生题材与平民视角来明确地反映普通民众的态度和情怀,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顺应了大众传媒关于探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取向.然而民生新闻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民生新闻发展路径的探索不容忽视.本文从民生新闻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出发,以阳泉市广播电视台的相关民生新闻栏目为例,从平民情怀的角度对民生新闻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