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鹿》; 2.创编音乐童话剧《大鹿》教材分析:《大鹿》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歌曲,讲述了一只大鹿帮助困境中的小兔的故事。歌曲为二段体,每段各四句。基本节奏由X、XX、X-而组成,其中出现一处XXX的节奏较难。旋律采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简单易学。歌词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信息学科:艺术年级:三年级所用教材版本:新世纪版艺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影子》课时数:一课时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与各种人文教育素材的整合,了解影子的特点,知道光与影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形态。2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戏曲艺术皮影戏和《日出·印象》等中外艺术作品,了解光与影在艺术领域中的创造性表现形式,初步感知其中蕴涵的美感。3尝试进行剪影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二)内容分析《影子》是新世纪版艺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设置了“形形色色的影子”、“影子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27课(第二课时)。 【教材说明】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两只小狮子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从小应该勤学苦练,拥有真正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题材:《森林小卫士》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相似文献   

5.
年级:小学一年级艺术班(教育科学出版社)课题:《闪烁的小星星》课型:综合型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启发学生知道歌词的意思,感受二拍子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欣赏和跟唱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即兴动作配合表演。3.通过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感受音乐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进一步引导学生歌唱时注意歌曲中音调的相同与不同,注意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并用相应的动作表演。教材分析:1.《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适宜儿童演唱。…  相似文献   

6.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课本第四册第八课《新疆好》)教材分析:《我爱雪莲花》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民族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2/4拍,曲调清新优美、明快活泼。  相似文献   

7.
<正>课型:歌唱课年级:高中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只要我有了音乐》(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歌唱》第四单元“芬芳馥郁的合唱艺术”第二节)学情分析:教学班级为自然班,学生的歌唱水平与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合唱的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演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声音在音色、音量、音准统一上会有所失衡。但是,  相似文献   

8.
<正>故事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中的故事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符合孩子特性的教学载体,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其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一、问题扫描: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案例1.浙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第一课时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录音播放教材中的爱迪生6000多次  相似文献   

9.
教材: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标教材第十三册第二单元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有关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欣赏与积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以及通过实践在音乐  相似文献   

10.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三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热身:我来画,你来猜。(教师用简笔画画鸟,每次只画一笔,学生抢答画的是什么动物?直到答对为止)师:这只小鸟有个特别的名字——拖拉鸟。活动一:故事导入,感知拖拉1.听“拖拉鸟”的绘本故事。(结合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吗?(板书:不着急、等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江苏少儿版小学《美术》第五册二、教学时间:1课时三、学生分析:1.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感知能力较强,向师性、依附性比较明显,好奇心很重,具有和动物亲近的天性。因此,教学活动设计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夸张等艺术手段,以儿童的身心特征和欣赏的  相似文献   

13.
《两只小象》是一年级音乐课学生学习的歌曲 ,看到这一课在新教材上出现 ,倍感亲切 ,不由得想起了在课改前 ,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我每次上到此课时 ,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演唱歌曲上 ,于是 ,教学难点便是歌词的记忆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派生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 ,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 ,讲述给学生听 ,导入本课内容 ,目的在于突破歌词的记忆 ,然后让学生完整聆听由故事内容创作的歌曲 ,体会音乐感受 ,接着 ,在老师的带领下 ,采用有节奏加动作表演的形式朗诵歌词 ,在学生会读歌词之后 ,再随琴一起演唱 ,老师及时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然后采…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主要是教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下面就《曼谷的小象》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9课《曼谷的小象》是一篇优美、生动、有趣的课文。这篇课文表面写小象,实则写阿玲。文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阿玲的赞美之情,是一篇指导阅读的好教材。 本课教学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环节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认识动物》是首都师大版《常识》教材中的一课。我教这一课时,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况,作了如下设计: 一、在活动中,帮学生认知 农村虽然有着城市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大自然非常贴近。但身处农村的孩子,对于身边熟悉的动物却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都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17.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及进行歌表演(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五声宫调式。旋律多采用级进与同音反复,有节奏的拟声词“沙沙沙”生动地表现了春雨滴落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讲了一只口渴的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水的故事,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为了便于一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曼谷的小象》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性散文。文章写的是发生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一个动人故事。课文虽以“小象”为题,实则是写小象的主人阿玲,而打头标示的“曼谷”两字,又赋予文章更深层的思想内涵。曼谷是泰国的首都,试想一下,在泰国首都,一位普通的泰国妇女,在中国旅行者途中遇困之际鼎力相助,这种友好的行为不正表明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可见,本文作者以物(小象)写人(阿玲),以人写情,  相似文献   

20.
正课型:组课年级:八年级教材:新人音版中学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课量:三课时一、组课目标乐于多元聆听、谈论、传诵民族经典,感悟民族的即世界的艺术思想。初步理解《春江花月夜》鱼咬尾、换头合尾等民族作曲手法与民族器乐特色。主动参与主题表现、吟诵演唱、即兴创造等鉴赏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