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冰 《小学语文》2008,(5):30-32
【教学准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学习后进行。【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与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有关的京剧,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2.阅读并尝试运用京剧的有关唱词,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3.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实行整合、动态和科学的语言训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言学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其实,语言训练不是单纯的机械训练,而是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淡化语法知识学习,加强综合语言训练语言包括了文字、语法、语音、词汇、逻辑、修辞,各部分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想方设法,挖掘语文资源,开阔学习空间,增加语言积累,促进语言运用。在处理积累和运用的关系上,当前相当多的教师重视了语言的积累,增加了学生语言库存,但仅仅增加库存还远远不够,须采取措施,将学生的语言积累变成他们的积极库存,并使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活跃因素,并使语言理解能在不断的盘活中增值。  相似文献   

4.
三点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学语文活动课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更受到了中学生的欢迎,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言积累成了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语言积累的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加强对学生语文的教育重视程度,对其后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以引导学生动向思维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优秀文章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下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名家名篇的文章,而且在很多课外阅读上也有很多优秀作品以供学生学习和阅读。  相似文献   

7.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它被外国戏剧界推崇为“第一流的舞台艺术”,也是“最难得的一种写意派艺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然而,今天中国的青少年,了解京剧常识的却极少极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值得庆幸的是,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初中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近代京剧名作《打渔杀家》的片段,让青年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一些京剧的基本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加深印象,下面对京剧和《打渔杀家》的情况作一个既简略而又系统的介绍。京剧是我国的一种以“西皮”和“二黄”两种曲调为主调的剧种。它…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喜欢教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诗歌。因为它们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充满语文味。然而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淡而无味”的新篇目。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这些非经典课文没有价值,俗称没有“教头”。以苏教版为例,《伟人细胞》(七年级上)、《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七年级下)等等,这些文章均属于没有“教头”的文章。如何正确解读这些课文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14,(3):7-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其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体验、去实践。然而,我们发现,有的课堂上“学与练”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其结果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刊邀请了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罗继远、南丰县教研室主任过福堂、江西省特级教师王文芳等相关专家、教师,在于都县城关小学,围绕一节《陶罐和铁罐》的观摩课,与城关小学的教师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讨论交流的内容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众多教师在语言的练习、运用上下了很多工夫,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教学效果却时常事倍功半。透过这开“满鲜花的月亮”,让我们直面低段语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构建与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侧重点。很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语言的发展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因为语言文字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而要想让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整个中学阶段里重要的教学阶段,承担着语文教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教学也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很多语文教师由于解读新课标能力不强,对新课标的理念把握不准确,课堂上忽视了对语言的学习,忽视了对文本的理解、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只单纯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花样翻新,而丧失了语文课的本色。现在的语文课,主要存在下面几种令人困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壁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飞舞;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是小学语文课本《莫高窟》一文中的一段话,相信我们读了这段话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啧啧称美。其实,语文课本中像这样优美的语言文字比比皆是。问题是有的教师无暇留意这样优美的语言文字,也没有用心去体会这种语言文字的优美。基于唤醒语文教师对“美”的追求,我们一起来说说语文之美。一、语文之美,在于语言之美作为人类交际所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的语言,它的美首先在于诉诸口入诸耳的语音之美和诉诸书入…  相似文献   

14.
林家智 《教师》2020,(4):47-48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学语言和怎样才能进一步锤炼教学语言成为很多教师所关切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来看,仍然有少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语言的设计,认为上课就是要讲好课本知识,往往忽略了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授课等有关教学语言的问题。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具体阐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借助分析教学语言使用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教学语言提升修养和进行锤炼的措施,以帮助更多语文教师设计好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的过程即是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从教学语言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施海燕 《课外阅读》2011,(11):332-3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爱祖国,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师长,学会用心关爱这个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省。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活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呢?笔者思索了很久,也做了很多尝试。现在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质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搞好语言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1.熟读多背。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多朗读多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得浅显、学生理解不深、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结合梁衡的《壶口瀑布》,以语言建构为基础,从目标定位、语言品味、思维拓展、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探索深度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阅读让学校展翅高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讲了很多题,学生也做了很多题,可就是没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实际上,语文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在长期的听、说、读、写中慢慢习得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40):35-36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面提到:阅读教学属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各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很多教师往往只注意其表象而忽略其本质,花很多时间用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却不能将阅读方法与语言习得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一大阻碍。为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上语言训练的现实情况,以及阅读教学中语言习得训练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关联策略,以便带动小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真正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