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运用庄子"缘督以为经"的人生观分析《贵妇人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人生选择。庄子的"无情"观、"无用之用"观和寓言"庖丁解牛"具体体现了"缘督以为经"思想。本文首先用庄子的"无情"观分析了伊莎贝尔片面追求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对其人生的负面作用;然后用庄子"无用之用"观分析了财产和激情对伊莎贝尔的"无用"价值;最后用寓言"庖丁解牛"分析了她回归无爱婚姻的原因在于扭曲个性以回避现实的矛盾,以寄托母爱的方式实现其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容易被人理解为消极的避世退隐,不适用于当代社会。品读庄子的关于"无用之用"的文本,再结合庄子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做一番分析思考,就会发现"无用之用"的思想非常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下,它也有一定的人生借鉴意义。它既对当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在哲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琳 《宣武教育》2005,(11):32-33
无用之用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观念。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质量,如何改变职业高中学生学习低迷状态,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于是对课程改革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更加强烈的要求,其改革的核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知识的有用与无用。如果我们只从知识的本身的外显作用来认识知识的有用与无用,即使课程及教学改革做的再好,也难取得好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用即大用     
"中文能制造机器么?""不能。""中文能产生经济效益么?""不能。""那中文有什么用?""无用。中文是无用,但中文是精神,所以无用之用是大用。"这是南大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在中文系90华诞庆祝会上,与视中文为无用者之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回眸千古华夏,中文走过了甲骨钟鼎,走过了竹简绢帛,  相似文献   

5.
“美学何以有用”一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中肯的问题,因为美学历来就是“无用之用”的。无用之用乃是大用,比那些立竿见影的用要重要得多。但是,时代是变迁着的,原来被大家认可的无用之用,未必到今天还能把那个用保留着。曾经非常鲜活、实在的价值,经过时间的淘洗,很可能已逐渐淡化,就像茶叶不耐反复冲泡一样。因此,有必要对美学的传统和现状作一番审视,看看它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是可有可无,还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学生高效益的语文学习服务。倡导本色、实用的语文。本色、实用的语文立足于学,服务于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的知识之用、方法之用、考试之用、生活之用、情感之用、思想之用乃至无用之用。学习者须知语文学习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其思想两千多年来对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愈加为今人所重视。他在《人间世》里提出的"无用之用"同样在文艺创作的层面上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创作者应秉持"无用"的审美心态进行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学创作,使人类在快餐文化时代依然能够"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8.
有感于"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与历史上贤臣功成而被杀、急流勇退得身安的经验教训,庄子郑重指明有用而被用作工具之患,深刻地提出无用之大用的话题。然而,庄子也认识到,身处一个毫无正义可言的无道社会,即便保持无用状态或者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也难免患累。庄子指出,人们只有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从有用与无用的算计中超脱出来,"乘物以游心"、"虚己以游世",遵循自然大道而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人们才有可能真正摆脱患累的困扰。在急功近利、普遍过于讲究实用的今天,庄子关于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乘道德而浮游"的思想,仍然具有某种纠偏、矫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家 《大学教育科学》2007,5(5):109-112
对于"有没有用",有必要追问:何谓有用、对谁有用、何时有用、何处有用、是大用还是小用、是有用还是无用等问题.以这些来思考教育,就会发现,教育之"用",不仅是传授,更在于陶冶,其意义十分深远.讨论教育之用的出发点在于人,人的多种需要使教育有多方面之用,教育的地位由人的地位、而非政治经济的地位来支配.  相似文献   

10.
冷暖自知     
<正>冷与热是温度相反的两个方向,也是人生的两种状态和态度。而漫漫长途,对待冷与热需要心中有度。何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暖需自知。庄子有言:"草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冷"被我们惯性地认为"无用",可谁又见这"无用"背后的温度。  相似文献   

11.
正明鉴数学之史,欣赏数学之美玩转数学之趣,理解数学之用在很多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抽象、难懂的代名词数学似乎是一群数学家躲在书斋里苦思冥想出的思维游戏,或是无意义.无用的符号和图游戏果真如此吗?最近.江苏教一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将大大颠覆很多人对数学的印象!这套由数学之史二.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四本图书及配套光盘组成的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展现给你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数学世界——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文艺思想是以十九世纪末西方哲学为基础的,将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精神渗透到文艺思想中去,主要表现在其"无用之用"、"无我之境"、"不隔"等理论中蕴藏着审美现代性的因素,标志着中国美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近期,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教学。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实践了语用教学的三个层次,即"显性之用"、"储备之用"和"无用之用"。这让我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教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使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而且要在一种主动的情感下学习数学,数学课堂不能是机械的灌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情感教学对于高中新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庄子所提出的“无用之用”的人生处世理念,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消极避世或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未免有失偏颇。本文根据庄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地位,用历史的眼光及人格心理做客观的分析,认为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用”,包含着深层的人格意蕴,那就是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然而,由于“无适而非君,”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不得不“入其俗,从其俗”,从而导致不求被人用而为己所用的“无用之用”的人生追求,进而达到人格的独立与完美。  相似文献   

16.
原声     
上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技术,而是为了见识那些人:那些导师,那些同学,那样的生活方式。当然,如果你已经拥有,或者大学已经丧失这些,则另当别论。大学之大,非技术之用,乃无用之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执行院长干国祥回应"多数人没必要上大学"的言论。  相似文献   

17.
正法国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就"历史有什么用?"这一问题为"历史学辩护"。我在读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历史的"用"处,今天浮躁背景下,在急功近利者眼中,历史是完全无用的,可无用之用大矣哉!以前曾把新中国说成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挥洒,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积累的古老民族,想要割裂传统,无视历史的做法,已经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本文提出曾久被压抑的历史连续性问题,试图用通贯的眼光审视古今之变与不变,珍视文化传统的价值。司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门新课,其基本理念在于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引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一是打破数学枯燥的坚冰,还数学以生动;二是破除数学无用的桎梏,还数学的价值;三是摒弃数学抽象的偏见,还数学之应用。长期以来,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心目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与庄子有深刻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在王国维在其文章中直接袭用《庄子》的语言以成其文化肌理,还表现在其诗词经常化用《庄子》语汇所呈现出的庄子式的"逍遥"理想,而庄子"无用之用"的观念也在王国维这里滋生了价值评判功能,为其建构现代学理提供了借鉴。这些事实上的关系乃是庄子在王国维这里切入现代文化语境,参与现代文化建设之的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难度不断增大,数学学习后进生的性格、行为发生了偏差,学习出现了不同程度受挫心理情绪。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要矫正数学后进生学习受挫心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教育方法。对于思想上的后进生,找出其"闪光点"加以发扬光大,即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广大师生公认并付诸实践了。但对学习上的后进生,怎样才能改变他们学习中"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