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十三四岁便开始读《诗经》,读《论语》,也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晚年时,虽然体衰多病,视力减退,但读书学习的兴致丝毫不减,追求知识的愿望不见低落,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天天读书,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也是鲁迅的著作伴随他走完的。纵观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三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一、手中无笔不读书。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修身课”教材是《伦理学原理》,毛泽  相似文献   

2.
苏永通 《高中生》2011,(25):18-19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传》当政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领袖的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传》当政治书看,把《红楼梦》当历史书看。  相似文献   

4.
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学贯中外,才储八斗,除了他的过人天赋之外,恐怕要得力于他的读书方法。博读据管理毛泽东图书的逄先知说,毛泽东的藏书有六七万册。毛泽东的读书兴趣十分广泛,除了经常阅读马、恩、列、斯等经典著作外,还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及大量的史书,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不仅读正史,而且还读一些有史料价值的野史、稗史和历史小说,如读野史《东周列国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等。他还喜欢读古代诗词。据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员张贻政统计:毛泽东生前批注圈画过的诗1180首、词378首、曲12首、赋20首,总计1590首(篇)以上。一般性的欣赏翻阅,至少在2000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毕生勤奋好学,读书不辍。无论在童年还是晚年,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坚持读书。毛泽东曾自述道:"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其读书方法是标记批注式阅读。他每次读书,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点,或画上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抗日战争时期住在延安的那段日子里,他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书,他在这些书的许多段落、章节也都作了圈点与勾画。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陪伴他的那套乾隆十二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其他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戴高乐都不例外——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 (《毛泽东的后半生》,美国罗斯·特里尔著 )应当说,罗斯·特里尔所表述的“他不间断地读书”是非常符合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的实际的。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终身学习成就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进而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毛泽东是 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位倡导与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他对终身学习的目的、时间、范畴、途径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用“手不释卷”、“韦编三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读书佳话也颇多,现在读来仍使我们受益匪浅。一、手中无笔不读书。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修身课”教材是《伦理学原理》。毛泽东读这本教材的时候,总要拿起笔在书上写下读书的认识、感想等。这本教材只有约10万字,但毛泽东却在这本书中写下了2万多字的批注。独立思考,勤奋刻苦,手中无笔不读书,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后几十年都坚持不废,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二、好书不厌百回读。1975年的一天,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湖南时的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读书有“四多”,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由于青年时代即有“四多”的习惯,且坚持不懈,故他一生受惠无穷。即以宗教哲学来说,他读《金经》、《华严经》、《圣经》等。以科技来说,他读过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方面的著作。1958年他外出视察,在列车中还聚精会神地  相似文献   

9.
名人读书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在学生时期作文就很出色,他的文章常被同学们传诵。据史料所载,毛泽东读书总是一边读、一边注、一边抄,然后写笔记、评论。这样,既读得有深度,又练了笔。一次,他读《伦理学原理》,对全书用墨笔逐字逐句地圈点,还打上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符号。这本书十来万字,他写的批语  相似文献   

10.
书虫吧     
《跟毛泽东爷爷学读书》一书立意较高,具有多重(chóng)价值。作者在充分搜集、整理、研究毛泽东读书方面史料的基础上,向少年儿童道及毛泽东读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精神。作者还结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从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精神四个方面讲了毛泽东读书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读书是一种品味,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是一种精神寄托。那时候,我主要以读杂志为主。上小学以后,读书兴趣更浓,一到寒暑假,我就缠着母亲,到图书馆借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孜孜不倦地读。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像他一样生活》等,再就是冰心老人的《小桔灯》《寄小读者》。古今中外的很多诗集,我都认真读过,这对我树立生活的理想,以至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他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讲话》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读书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摘要将《讲话》刊登如下,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3.
让阅读滋养心灵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谈经历时,都会首先想到读书对于自己巨大的影响,李希贵亦不例外。他说: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他读《掌握人性的管理》,读《经营人生的智慧》,读《理解艺术》;他读林清玄,读叔本华,读尼采;他读散文、哲学、教育学。然后,他幡然领  相似文献   

14.
作品信息     
正《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出版新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以战略、哲学、文学、历史·附录四卷本的体量,全面梳理了毛泽东的读书故事。主编陈晋作为毛泽东研究专家,熟知毛泽东的生平经历、逸闻趣事,对一件件读书小故事,陈晋总能从时代背景,渊源流变中作出考据详尽、求证深入、外延广阔的解读。毛泽东在工作中喜欢引用古诗词讨论问题,利用诗词启发人、引导人、增进认识、促进学习,他将古诗词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竹篮     
“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这么多阅读课和阅读时间是没用的,是在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您经常说:做人欲脱俗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我姑姑是个老师,她也常常劝我要多读书。于是,我不停地读,读《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西游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诗词,是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品。他这方面的创造性素质,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已初露锋芒。从现存他最早的一首词,可窥见一斑,该词全文如下。归国谣今宵月一九一六年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这首词,据罗炽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华夏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载:1937年,毛泽东曾将该词书赠给丁玲。1992年12月,《中国风》创刊号刊登了《毛泽东手迹三幅》,其中一幅就是该词。臧克家先生《读毛泽东同志手迹三幅》中,也认定该词是毛泽东所作,并认为该词…  相似文献   

17.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同志非常赞赏他的老师徐特立的读书方法。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身体力行这条成功的治学经验,而且坚持不辍。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里说的多写,也就是多做读书笔记。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一生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他在读书学习中对工具书十分重视。一、重视编撰工具书毛泽东同志重视编撰工具书 ,具体表现在他提议重编《辞海》与修订《辞源》上。在中国的知识界 ,《辞海》、《辞源》过去一直是影响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两部辞书 ,但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两部辞书都不甚满意。1957年 ,他见到《辞海》的主编之一舒新城时说 :“我20年前使用《辞海》到现在 ,在陕北打仗的时候也带着 ,后来在延安敌情紧急的情况下 ,不得不丢下埋藏起来 ,以后就找不到了。现在这部书太老了 ,比较旧 ,希望修改一下。”这次谈话是在北京。此…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内涵并不局限于读,通过读可以派生出许多与读书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何把书读活,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读书活动之中.近年来我们作了初步的尝试,归纳为“十个结合”.一、读导结合导.一是指导.我校二至六年级学生中均开设了课外阅读课,并把它纳入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阅读能力,由教师遵循阅读指导的一讲、二教、三查、四用的步骤,按六种(读物介绍粗读指导、精读练习、读书笔记、读书交流、总结表扬)方法进行阅读指导.二是导向.把读书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领导和管理,同时根据各时期教育活动的中心,及时向学生推荐介绍各种有关读物.近年来,我校结合“知国情、爱祖国”,“可爱的广州我的家”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和“百书育英才”等读书活动,先后向学生推荐了各种有关的书刊.如低年级的有《我爱中国》、《少年英雄龙梅玉荣》、《王小二的故事》等;中年级的有《小学生国情十知道》、《雷锋的故事》、《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等;高年级的有《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广东革命斗争故事》、《伟人毛泽东》、《革命烈士诗抄》、《高宝玉》、《古今英雄小少年》等.有计划的指导和有目的的导向是我校扎实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黄维舟 《师道》2023,(5):53-55
<正>父亲是个读书人,他有一个木制书箱,但里面没有多少书。回想起来,在他为数不多的那些书中,有一套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用红色塑料封套做封面,很厚实,是他参加什么活动得的奖品。在他生活的年代,获得这么一件奖品,应该是很光荣的事吧。箱子里有一本封面都磨损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体竖排。小时候,我只看了前面几个章节就没耐心再看下去了。那些字,连蒙带猜还是读不顺溜,渐渐地败了我读书的兴致。父亲还有读书时留下的一本《文学》,里面有许多好看的文章,吸引我常带在身边反复读,也算是给少年的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