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技能开发》2011,(7):120-120
近日,由第二三方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发布了2011年高职商专就业上大红牌警告专业.即失业鲢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相似文献   

2.
供求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是高等职业院校就业预警机制的理论依据。框架体系、监测指标、评价体系是高等职业院校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结合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对高职院校就业预警专业的分析报告,提出削减红牌专业招生量;针对不同层面的就业预警机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鼓励学生转变专业,理性选择专业等有效措施,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预警机制,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10月14日,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发布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红牌”。就业率较低专业有哪些特点?给高校专业设置带来什么启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4.
由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2届主要专业大类的就业率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就业率最低,甚至其中的动画和美术学被列为“红牌”专业.但从实际市场需求来看,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教育和市场出现了脱节,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在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现实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现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指出现行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为符合市场的切实需求,建议建立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资讯看板     
《新高考》2010,(12):60-60
传统热门专业遇寒潮《京华时报》:计算机、生物工程、国际贸易等专业均为多年来最受考生青睐的专业,但在去年的就业市场上,这些传统热门专业遭遇就业寒潮,都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被划为"红牌"专业。其中,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即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4,(15):106-111
2013年6月9日,《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就业蓝皮书发布的第五年度,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13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毕业半年后调查)。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体育教育专业被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推出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列入了高失业风险型的红牌专业。这一评估结果,无疑将对体育教育专业乃至整个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体育专业教育面临危机,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学科传统的办学理念没有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使就业渠道拥堵不堪所致。改革的思路应当是跳出体育的樊篱,走集约化办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看点     
10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昨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的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就业困难的10个红牌专业,本科专业中的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名列其中。此次报告综合了麦可思从2006届到2009届的历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陈韬 《上海教育》2012,(25):32-35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全国各法律高校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无疑为各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路径。现状:法律人才市场供需错位国际权威调查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把法律、动漫、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列为就业"红牌专业",法学就业率仅为83.83%,居所有专业的倒数第二位。法律专业从当年考生首选的"香饽饽"到如今的就业"困难户",如此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目前我国法律院校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快速  相似文献   

10.
陈韬 《上海教育》2012,(17):32-35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全国各法律高校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无疑为各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路径。现状:法律人才市场供需错位国际权威调查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把法律、动漫、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列为就业"红牌专业",法学就业率仅为83.83%,居所有专业的倒数第二位。法律专业从当年考生首选的"香饽饽"到如今的就业"困难户",如此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目前我国法律院校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快速  相似文献   

11.
因2008年违规违纪招生办学,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和湖南软件职业学院两校被教育部亮红牌,今年暂停招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暂停招生(红牌)和限制招生(黄牌)高等学校名单的通知》,全国有3所学校被亮红牌暂停招生,30所学校被亮黄牌限制招生。其中,黑龙江农垦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5所高等学校因基本办学条件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被确定为2009年度暂停招生(红牌)或限制招生(黄牌)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因应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选取“第一志愿录取率、就业竞争力、专业相关度”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将“绿牌专业、黄牌专业、红牌专业”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指标对各专业招生计划实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教师》2014,(18):8-8
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由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蓝皮书,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09,(8):12-12
近日,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发布了。该书在对44.4万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问题作出分析。从这本蓝皮书中我们发现,在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其中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曾经让无数考生热血沸腾、心向往之的专业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31-31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高校安排招生、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授予学位、指导就业的主要依据。从2013年起,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将按照新版目录执行。  相似文献   

16.
viwill 《大学生》2014,(22):25-27
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高校今后每年发布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4月,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编制的首份《201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网络发布,数据的内容细化到各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趋势等,希望以此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回应社会关切。2014年就业更难季,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依然是: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的就业类别包括:签约就业、国内升学与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其他就业(包括应征义务兵、参加国家与地方项目、科研项目助理、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与十年前最大的区别是,在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很多高校已经把"自主创业"单独作为一类就业方式,不再放在"灵活就业"后面的括号里。  相似文献   

17.
吴铭 《成才之路》2010,(18):I0003-I0003
日前,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英语(论坛)、计算机、法学等8个专业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8.
孙国宏 《河南教育》2013,(11):52-52
大学生择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各方面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将在当下与未来成为持续热点。精英教育论、渎书无用论等观点也随之出现在礼会舆论大潮之中,而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亦显得越来越重要。2013年6月9日,《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监皮书中表明,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4力大增。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高校动画专业连续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但是,中国动画及相关市场领域的人才又非常稀缺。根据这一矛盾,找出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不足,调整专业发展的方向,提出解决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就业率亮红牌,特别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因此,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热点问题如就业心理、就业现状、就业取向等进行探讨,个人认为改革专业课程、增强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校企合作和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才是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