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朝诗人李白有一首七言律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惯有的浪漫主义情怀。诗中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字究竟作何解释,笔者在不同的书上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李白《望庐山瀑布》有句云“遥看瀑布挂前川”。教参解释道,“‘前川’,即山前的河流”,全句意为“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河流上”。真是结屈聱牙,扦格难通。因为“瀑布”本身就是“水流”(《辞海》“瀑布”条:“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怎能又挂到“河流”上去呢?显然把“川”解为“河流”是大可商榷的。还有一些译释,字面虽不尽相同,却总摆脱不了“河流”的影子。如“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  相似文献   

3.
《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远远望去,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挂在山前。”用“白练”来形容瀑布较准确。但学生容易把“白练”理解为“白色的项链”和“白色的链子”。产生这样的误解老师又要对“练”字解释,“练——白绢”。这样不如把“白练”直接改  相似文献   

4.
1 讲透关键字。全诗往往就因那表现力强 ,含意深刻的一、两个字使意境大为增色。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 ,一个“挂”字 ,把瀑布从悬崖上飞落下来的形象形容得十分生动 ,使人顿时想见那壮观的情境 ,进而在全诗的吟读中不知不觉进入到美妙的诗境。2 注意字的多音和通假。古诗中的多音字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一日还”的“还” ;杜甫的《绝句》中“一行白鹭的“行”等等 ,应一一指出 ,还有些通假字 ,如王维《鹿柴》中的“柴”通“寨” ;陆游《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 ,“家…  相似文献   

5.
郭勇 《教育文汇》2010,(11):40-40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再次备课时,学生曾提出的“什么是紫烟”的问题又出现在眼前。翻阅资料,人教版教参解释为“紫色的云霞”;小学生教材全解说是“紫色的水汽”;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细读诗句,领悟诗情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些诗句?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请大家反复读读这些诗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或者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挂”字用得好,把从远处看  相似文献   

7.
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古代文学研究”专栏,几年来,该专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  相似文献   

8.
看点扫描:很多人知道庐山,是从那些“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千古名诗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历岗 《小学语文》2007,(3):43-43
问:《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有的老师说是“怀疑”的意思,还有的说是“好像”的意思。究竞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0.
暑假,我跟着妈妈和妈妈单位的同事去庐山旅游。我们走了1220个台阶,来到了庐山瀑布前,看着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流下来,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