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运用定律进行初步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4页~第5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中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规律的应用和逆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各色小木块若干。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让知识在顺向中迁移1.口算。(先说一说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然后再口算。)25×47×4125×562.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的就用等号连起来。)(1)(6 4)…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例题与"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2.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体验,在分析、概括中明晰,逐步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符号化表达。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资源1.出示例题。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默读一下插图中的文字。师生共同审题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学生的板演如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  相似文献   

7.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68—69页例5)第1课时,新授课。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章节,乘法分配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不同于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些定律之前已通过大量的运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对这些定律的学习只是从理性上认识深化,因此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乘法分配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一册第22页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算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重、难点】知识的梳理既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38~39页例1、练一练、练习八1~5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3.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一、课前思考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以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时学生虽然学习了二、三步的混合运算,但解答的形式不相同,学生很难找到学习新知的切入点。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变式又多,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觸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穴不进位雪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2.通过探究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3.结合探究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评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方法、感受数学学习成就等方面,都能落到实处。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笔算)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对其意义的理解及灵活应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诸如课堂上学生既观察、比较,又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可在练习中,学生依然频频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只重视乘法分配律的“形”,而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魂”.事实上,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和应用.那么,教师应如何揭示这一“灵魂”,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八册第19、20页例6、例7。二、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初步学会正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改为“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形式,使某些计算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等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通过变换、联想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41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第二节"小数点搬家"第40-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规律小数乘法,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情感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54~55。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  相似文献   

19.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一运算定律,笔者通过让学生分析数学乘法分配律→形象教学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形象表演乘法分配律的反用→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记于心→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导学内容〕小学数学乘法运算定律之乘法分配律 ,是在学习乘法意义 ,混合运算式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重点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 ,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算。2 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3 感受数学内在美 ,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唯物主义思想。导学思路〕本节课教学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有步骤地观察、猜测、分析、比较 ,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 ,掌握其数学特点和结构形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参与 ,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