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到期终考试前后,学生们苦于压力过重,会出现自杀现象。据1月20日《江南时报》报道,盐城市一位初二女生忍受不了父亲的训斥,跳楼自杀,现正在医院接受救治。接连不断听到学生自杀的消息,身为教师兼家长的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突然听到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跳楼自杀了。我非常震惊并感到惋惜,这个学生是我教过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的一个,且已经考上了重点大学,为什么会自杀呢?据说,他没有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想重读,但家里经济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上海一位女高中生自杀了,原因是她有一门功课没考好,而且仅仅是一门,而且仅仅是头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无忧少年。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却与这些学生们扯上了原本不该有的关系。大学生自杀的事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可以看到:2003年4月16日,北师大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某在家里跳楼自杀;2001年12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二年级研究生贺某坠楼自杀;2001年10月9日,华南师大化学系石某在海印桥跳江自杀;2001年9月17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黄某跳楼自杀……这些人间惨剧令人触目惊心,不禁低头凝思:如此风华正茂,如此年轻,为什么要走上那…  相似文献   

5.
往旁边走     
最近频频听到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某高校学生因英语四级没及格跳楼了,某名牌学校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自杀了……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总是为他们惋惜,替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感到难过。这些学生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风雨,当命运向他们兜头浇来一盆冷水,立刻便凋谢了。多么可惜呀,这些本该盛放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某著名高校一女博士跳楼自杀的报道,此类消息虽时有耳闻,但仍不免使人感叹和心情沉重。这些年,高学历人才自杀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也在增加,我感到这二者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别的、与大多数人无关的偶然现象,而是现代社会一个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经济逻辑为  相似文献   

7.
据《新京报》报道.2005年9月.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一名36岁博士后人员跳楼自杀.该人曾是德国洪堡学者和日本STA学者32岁时已成为正研究员.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次事件已是2005年2月份以来发生的第四起博士生自杀的悲剧。另据报道2005年北大,清华、人大等名牌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比往年增多.并且较为集中。仅2005年夏季的三个月内北大就有三人跳楼身亡.高学历自杀人群明显增大.根据“上海市预防自杀研讨会”2004年对上海市杨浦区30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2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村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因为老师的两记耳光而自杀。”“北京一位女生因与老师有矛盾,一气之下跳楼自杀。”“云南昆明一名初二男生因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大。这个群体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和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大陆高校共发生数百起博士生和硕士生自杀悲剧,其中包括华南某农业院校十天之内四名在校研究生连续跳楼自杀的惨剧。这些原本好学上进的有为青年,其情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无忧少年。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却与这些学生们扯上了原本不该有的关系。大学生自杀的事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可以看到:2003年4月16日,北师大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某在家里跳楼自杀;2001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队长。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他睡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的竞争,关键是人的人格魅力的竞争。健康的人格表现为对己、对人两个方面:对自己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对他人要尊重、关心、友爱、帮助。没有健康的人格,纵有才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近年来,青少年产生人格偏差与错位的事件屡见报端。2005年4月,北京某名牌大学有一位本科女生跳楼自杀,5月该校心理系一位男博士生跳楼自杀,7月有一本科男生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13.
笑的启示     
我曾经在日本、美国参观访问过一些幼儿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幼儿园老师的微笑和孩子的笑声。 记得我在日本讲学时,访问过山梨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幼儿园。我刚走进一个中班教室里,就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笑声。一位年轻的女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队长。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他睡不安寝,  相似文献   

15.
当《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这首熟悉的歌曲在我们耳边响起时,就会想到陈琳,一个四川籍的歌星,但是,她却在2009年10月31日下午,从一个朋友家里跳楼自杀身亡,第二天上午7点左右其尸体才被一位清洁工人发现。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作为她的同龄人,我也称得上是她的一个忠实的粉丝,时不时的喜欢哼上几句她的歌,而这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撒手人寰,我们再也无法聆听她的额歌了。我得为她做点什么,这更是教育我的学生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6.
做你自己     
又听说一位歌迷为偶像而自杀,我记不清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了. 为一个歌星而去自杀?老一辈的人也许根本无法理解.但有些年轻人看法不同:"他们当然无法理解,时代不同了,人的思想也就不同.他们根本不懂得时尚."  相似文献   

17.
【内容简介】精选关于文艺的方针、政策以及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文献资料。【主编】余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文艺学。  相似文献   

18.
责任     
北京某高校又有一名女大学生跳楼自杀了,正值如花的年龄。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在校园屡屡发生,而据最近一份自杀人群统计调查,15-34岁年青人的死亡中自杀成为主因,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轻弃自己?也许是生活不能承受之重,也许是寻求一种解税,也许是我们无法了解的其他……但作为旁观者  相似文献   

19.
开学了,我又接了一个新初三班。我抽了一号签,年级的一号在我班,整整一周我都沉浸在兴奋之中,然而第二周我发现班上的唐绪威老是趴在桌子上一言不语,两眼红肿。周二我接到唐绪威叔叔的电话:“唐绪威的姐姐在上海自杀了,她想让父母复婚,当她看到母亲在上海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她自杀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明白了一切。  相似文献   

20.
我记得妈妈曾经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座寺庙内挂着一个钟,由于它经过风吹日晒,风雨侵蚀,已经变得很旧很旧,暗淡无光了,因此寺庙内的和尚便想打造一个新的金钟,但是这个钟必须用一万个金币来做,而寺庙里又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便决定让当地的农民来捐助。有一位老奶奶家里很穷,而且孤身一人,当她听到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