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和《奥赛罗》都是由于主人公性格上的原因造成的悲剧。该文从中西民族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解读悲剧产生的原因。兼及中西性格悲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和<奥赛罗>都是由于主人公性格上的原因造成的悲剧.该文从中西民族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解读悲剧产生的原因.兼及中西性格悲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奥赛罗》中刻画了一位深受父权思想影响,但却一直努力抗争着的女性———苔丝狄梦娜。女主人公单纯善良,却最终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剧作艺术性地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剧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步美国的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该小说是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生活,在小说中蕴含了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文中通过女性悲剧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真实的解读。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命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创作的《幻灭》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形象——吕西安,这样的青年正是由于经不住各式各样的诱惑而导致了自己人生的悲剧。虽然今天和当时的法国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但是当时青年的悲剧以及悲剧产生的原因对今天依然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对吕西安这一形象进行深度解析,探究吕西安这一典型青年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自身原因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云溪友议·题红怨》和《青琐高议·流红记》大致体现了唐宋"红叶题诗"传奇小说的缘起与流变情况。从文化角度内蕴的角度看,小说反映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唐宋宫女的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的苦痛和"红叶题诗"特有的媒妁文化意蕴。通过"红叶题诗"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得以窥探到一些属于晚唐五代游离于政治边缘人物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的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关汉卿通过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从社会思想文化变迁对文学人物评价的影响的角度来解读张恨水《大江东去》中的爱情婚姻悲剧,揭示这个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澄清小说中女主人公薛冰如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令人心痛的作品,《李尔王》一剧无疑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在文学伦理学理论指导下,阐释《李尔王》这部家国悲剧产生的根源是李尔扭曲了关于自身双重伦理身份的认知,并在家庭伦理层面以及社会伦理层面做出了错位的伦理诉求,导致了自身的悲剧结局。通过设置李尔王从威严国王到疯癫老人的身份剧变并最终以死亡结局收场,莎士比亚表明了他关于时代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进行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纳张元教授是一位当代彝族青年作家。他的作品集《走出寓言》中描写了大量的民族悲剧,这些悲剧阅读后都会给人深深地震撼和启迪,并不断地督促人民觉醒。本文从社会进步与封建愚昧思想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人的个性发展与周围环境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人的需求与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现代文明与本土文化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等方面论述了纳张元的作品集《走出寓言》中民族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典型代表,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很多于此相关的论文都对男主人公和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但是笔者认为悲剧的产生有其内在和外在之分,造成悲剧的原因也并非单一,因此,本文试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女子自身的性格因素,一方面是男子的品德和外在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玛格丽特并不是特殊的,和大多数妇女一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救赎。本文主要以《茶花女》为例,阐述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西门庆,终成悲剧四个方面论述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一步步生成;从内因:反抗的性格和外因:封建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两个方面分析了潘金莲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爱情悲剧和封建社会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核心内容。宝黛爱情的萌芽是源于安逸和心灵的相应相通,安逸因封建社会的地位形成而得,而宝黛爱情的悲剧诞生也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必然变动而成。因此文章本着分析《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最根本原因,以分析宝黛二人性格成型特征为主,通过分析悲剧形成的家庭背景逐步带入到社会背景中,将《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成因加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悲剧性,通过描写悲剧英雄来体现;《史记》中的悲剧英雄分七种类型、三大系列,而且大多是社会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司马迁借描述悲剧英雄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抒发自己的冤愤,揭露炎凉的世态.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对时代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作者通过文化批判的方式极其深刻的表现了此时中国的文化生命方向,其描写的家族悲剧同时也是此时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真实写照。此外,《红楼梦》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依然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中国文化精神仍然面临着返本开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文化如何自觉依然是摆在今天国人面前值得深思的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19.
《苔丝》这部小说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好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人物悲剧原因:当时的社会;不公正的法律;宗教和世俗的虚伪;个人性格。但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名著,其思想艺术远不止于此,还有待不断地挖掘。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悲剧,认为构成悲剧的基础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这构成了不少学人对马恩悲剧观的全部理解并视之为万古不变的教条.但就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悲剧观来看,这是失之片面的.在马恩的悲剧观中,旧社会的没落和毁灭也具有一定的悲剧因素,如契诃夫笔下的四幕抒情喜剧《樱桃园》.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和社会形态的象征,樱桃园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但其无可挽回的毁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樱桃园》凝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