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筒油缸内孔的光整加工是保证该类零件质量的关键工序,对承受交变载荷作用的油缸,更有提高耐疲劳强度的作用。我们对石油井下工具的两种油缸做了滚压试验,并与其它深孔光整加工进行比较,表明深孔滚压加工有其特有的优点,在石油并下工人长筒油缸零件中应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机械行业中,许多产品都采用液压传动,而液压传动中,重要的执行部件就是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往往是采用钢筒进行滚压加工后制成。本文对液压油缸滚压加工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精密钢筒滚压机理进行了研究;对精密钢筒滚压加工滚压力推导出计算公式。使滚压加工理论及滚压力的计算具有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大型连杆的加工中,要确保连杆的加工精度,就要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先加工出上下平面的基准,钳工精确画线,用镗床和车床粗加工各表面,精加工R面,后在铣床上用锯片刀把连杆体与连杆盖分开,精镗连杆体与盖的装配销孔,再钳工安装连杆体与盖,精镗大小端内孔,最后抛光、平磨至尺寸要求.采用这样的加工工艺,加工出了合格的产品,并能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4.
根据“钢制零件外螺纹的滚压加工,其滚有毛坯体积与滚压后零件成品的有效体积几乎相等”这个机理,分析并推导出滚压螺纹前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经实践证明,生产可靠。  相似文献   

5.
用浮动镗刀加工深孔是深孔精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由于其加工质量较高、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对工装及机床要求不苛刻,因此一直被广泛地用于深孔的精加工。深扎强力珩磨是在普通砂条瑜磨中引入半刚性强力磨削机理,利用高压力下油石的高切除率及其自砺性,使深孔的粗、精加工一次性连续完成。文章在分析浮镗和强力珩磨的切削机理基础上,从加工质量和效率两方面对比了这两种工艺方法的工艺特点,最后指出了我国推广强力珩磨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车孔是常用的孔加工方法之一,既可作为粗加工,也可以作为精加工,加工范围广,车孔精度可达IT7-IT8,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1.6-3.2μm。一直以来,内孔加工作为车工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每年的毕业应会考试中,车孔也是主要考核内容之一。在以往的几届毕业应会操作考试中,我校学生普遍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内孔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底筒是摩托车减震的关键零件,其内孔的长径比接近10,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铰削加工.本文以WS250摩托车减震器底筒内孔表面加工为例,介绍解决铰削加工深也孔在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套定心弹性涨夹具,是专为DW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油缸车削加工开发设计的,共两件,分别装于车床主轴和尾座锥孔之内。加工时,先将油缸装入主轴端定心弹性涨夹具上,然后将尾座端定心弹性涨夹具推入油缸内,再分别拧紧两端定心弹性涨夹具上的夹紧圆螺母,推动弹性涨套涨紧油缸,使油缸两端的车削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就可以完成。同时,油缸内径为珩磨表面,用该表面做装夹基准面,精度较高,使油缸车削加工时的定位基准与油缸零件的设计基准重合,消除了因装夹而产生的基准转换误差,提高了油缸车削加工时的装夹精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油缸车削加工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非圆异形孔的镗削加工,借鉴了主动磁悬浮控制技术。针对径向异形孔的加工特点,对磁悬浮主轴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描述其运动的综合机电方程,并在工作点上进行了线性化处理。为了实现磁悬浮主轴的径向微动控制,采用了增益调度自适应控制算法。以某型号活塞的销孔加工为例进行了镗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磁悬浮主轴的旋转轴心沿设定的轨迹移动,能够实现椭圆异形孔的加工,并且能够获得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为使榫头加工达到形状准确、尺寸精确、表面质量高精度的要求,对榫头现有的加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金属切削实验获得刀具三个方向切削力实验数据,使用回归分析原理求解出精加工刀具承受的最大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采用多目标优化方式得到刀具最优切削参数,利用vericut对程序进行刀路、过切、碰撞检查,PM软件对程序加工效率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套合理高效的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孔的切削加工特点,提出了目前内园表面的几种加工方法:钻、扩、铰、镗、拉削、磨和光整加工并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深孔加工是在半封闭状态下进行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加工工艺.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深孔加工工艺是;钻→镗孔→浮镗→滚压或轮式珩磨.此工艺简单易行,工装制造不太复杂,在深孔加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油汽缸等深孔件的需要量日益增加,传统的深孔加工工艺在效率和质量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笔者根据本人的经验和对深孔加工工艺的探讨,认为浮镗是影响深孔加工效率与质量的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利用镗床进行高精度销孔加工的技术.根据精镗销孔工序的加工特点,从设备、刀具系统等方面分析敢影响销孔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该加工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内孔、外圆和端面,对于外圆的加工,多以精加工的内孔作为定位精准面,安装在实体心轴、胀力心轴、塑料心轴、橡胶心轴等上进行定位。自己在实际机床加工中,摸索出一种利用切削力夹紧快速装夹实体心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夹迅速,既可保证质量又可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液压油缸缸筒的加工方式,着重介绍了缸筒的加工工序,内孔加工的重要刀具以及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电火花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与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有很大区别,目前电火花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是沿用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和测试手段来评定参数的。本文针对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正态分布特性及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连杆轴瓦内孔加工要确保很高的表面粗糙度、垂直度及同轴度公差要求,一般通用夹具难以保证其加工精度。本次设计的专用夹具是采用多头螺纹与锥度式紧固元件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轴瓦内孔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模具表面精加工是模具加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正是模具钳工劳动强度大、成为模具加工瓶颈的原因之一。传统精加工技术主要是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和现在发展起来的机械精加工。非传统精加工主要包括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电解研磨、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超声波加工、磁流变抛光、激光抛光技术以及电火花抛光等。  相似文献   

19.
平面锉削技能"口诀化"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锉削,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达到要求的一种手工加工方法。锉削可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但在实训开始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力度把握不准、精度控制不严等现象。作为一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对学生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口诀化”训练法.从而实现动觉、视觉和语言的自然结合,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把握技能的要领。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群磁流变效应超光滑平面抛光理论及试验装置对单晶碳化硅基片进行了平面抛光试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对单晶SiC基片具有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加工间隙在1.5mm左右具有较好的加工效果,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越来越小,且30min内表面粗糙度变化率达到89%以上。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对单晶SiC进行集群磁流变平面抛光,发现经过30min加工,表面粗糙度Ra从42.1nm下降到4.2nm,表明集群磁流变效应平面抛光用于加工单晶SiC基片可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