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龙 《兰台内外》2009,(3):52-55
毛主席有多样的嗜好、丰富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他酷爱自然,博览群书,醉心诗词,爱好书法,喜爱体育,畅游江河,喜欢散步,喜欢雪、竹子、梅花,更喜欢戏曲,还有广交朋友等等,处处显示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情趣。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毛主席一生最主要的七大情趣爱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业余时间各有爱好。有的喜欢垂钓,有的喜欢书画……睢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崔玉彬喜欢撰写计划生育稿件。他从1981年到现在,在县以上新闻单位发表821篇,连续被地、县委宣传部评为模范通讯员。崔玉彬从实践中体会到,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宣传,转变人们旧的生育观。宣传的形式很多,开会、发文件、印传单、写标语……但光这些还不够,还应该拿起笔,把耳闻目睹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领导人的业余爱好是丰富多彩的,陈毅喜欢围棋,周恩来精于象棋,邓小平爱好桥牌,毛泽东的兴趣更为广泛,他不仅喜欢听京戏、游泳和打乒乓球,还喜欢打扑克.  相似文献   

4.
李娜 《大观周刊》2012,(12):275-275
1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1942年10月,张思德同志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由于他吃苦耐劳,忠于职守,毛主席很喜欢他。后来工作需要,张思德被抽到安塞山烧木炭,在一次出窑时发生塌方,他为抢救战友不幸压在窑内牺牲了。消息由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向毛主席作了汇报,主席当时正在批阅文件,他惊讶地放下铅笔,踱到窗前,沉痛地说:“前方打仗死人是难免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就不应该了!”思忖良久,毛主席作了三条指示:“第一,给张恩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1944年9月8日,中央社会部在延安枣园  相似文献   

6.
北宋是个琴棋书画——所谓文人情趣成熟的时代,而苏武则是典型的具备各种文人修养的诗人。他不但精通书画,而且对音乐有很大的兴趣,遗留不少与琴有关的诗文。鉴于在以往的苏武研究中对于音乐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我想在本文里对苏武在琴方面表现出的文人情趣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苏武琴诗的研究来证明他对琴具有深刻的理解,同时着眼于他寄托在琴上的精神,通过分析他的咏琴诗来说明他所寄托的诸种精神状态,并说明苏武拓展开的新的意义,证明琴在苏武文化修养里占着不可缺少的地位。苏武出生于爱好琴的家庭,他的父亲苏询以弹琴知名。从…  相似文献   

7.
三幅地图     
我到过许多不同的办公室,办公室的主人有什么样的爱好.通过他室内的简单陈设就能确定一、二。有的喜欢置一盆兰草于案头,兰草幽香,回味悠长;有的喜欢挂一副墨宝在墙上.气荡漾,心绪飞扬;有的则素面朝天,仅有几本在读的书卷散放在手边.心悦怡然.遥想远方……  相似文献   

8.
无怨无悔的抉择密歇根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校内有一座收藏丰富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生物标本。我从小就喜欢动植物,观察、欣赏这些标本成为我的职业爱好。一有时间我就去博物馆参观、学习,与管理人员都熟悉了。一天,我正在博物馆里参观。展室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形势下编辑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认为,从前较为单一的以“编”为主的编辑观已逐渐被以“质量、协作、信息、宣传”等多方位的综合编辑观所取代。下面简而议之。一、质量化。进入21世纪,图书市场的空间将会更加广阔。然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能变。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编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以多方面、多层次的优质出版物满足读者需要,又不能片面地追求市场,以市场为惟一目标,降低工作的要求和出版物的质量。因此,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不能根据个人的观点和爱好情趣决定取舍,而要代表社会和读者对书稿做出理性的判断,即…  相似文献   

10.
找茬     
《大观周刊》2010,(45):57-57
第三回 爱好 我平生有两个爱好:喝酒、赌钱。喝酒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它让我可以得到暂时的清醒。而赌,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我说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喜欢它。  相似文献   

11.
秋实 《新闻与写作》2002,(12):12-13
决定人一生事业走向的,往往就是自己清楚的或不太清楚的爱好、天份和机遇,对米博华来说是这样。他说自己干上职业评论员,是个偶然,但也不完全是偶然,因为打小他就有两大爱好:一是朗诵,二是喜欢看好的政论文章。 1970年,在天津一中的一个教室里,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高声朗读人民日报1970年元旦社论《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没人料到,这个当年念社论的学生,会成为人民日报2001年新世纪元旦社论的执笔者。除了朗读,他还喜欢看好的政论文章,不光念,还要大段大段地抄,作笔记,《马恩选集》四卷,他在初中就读完了,当时书少,也爱看。 他的父母都是干新闻的,姐姐也在报社工作。上学的时候,米博华常替父母抄稿子,因此对编稿、写稿一点儿不陌生。1978年,他由河北团省委调入中国青年报。在中国青年报,他在科教部、经济部、总编室工作过,最后落在评论部。先当记者采访,后干上评论。  相似文献   

12.
他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8341部队(原中央警卫团)一营三连二排六班班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1947年,他到延安,后又随毛主席到西柏坡、进北京。开国大典时,他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签订中苏友好条约时,他又护送毛主席去苏联……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14.
人本思想是沈从文编辑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期的编辑实践,使沈从文对读者、作者、编者“三者”在编好一份刊物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他提出积极营造读者至上但并不一味迎合读者阅读爱好的编辑观;从人本关怀的角度,他提出关心作者、着力建立稳定的作者群的编辑思想;从职业操守的高度,他提出编者谨守职业尊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笃志好学,涉猎广泛。他持续一生的爱好不仅是博览群书,并且非常地喜欢与报纸打交道。据伟人研究名著《毛泽东传》一书作者R·特里尔认为:在对书籍与报纸的汲取知识方面,大英博物馆中的马克思属于前者,而没有围墙的学子毛泽东则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他是来索要杂志的,并说非常喜欢这本杂志——《新闻爱好者》。乍看外貌,瘦瘦的,黑黑的,眼角处还出现了和他那32岁年龄并不相称的鱼尾纹,入坐后一聊,没想到给我留下一般化印象的他,却是去年的全国优秀农民通讯员,而且这是农民日报社创刊以来首次举办的评选活动。他的名字叫王国友。他爱好写作。学生时代的作文就常成为学校的展览品。他自己为此也做过美好的梦,作家或记者的形象亦在他的梦中出现。1977年高考,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采编系,结果仅差两分落选。他没有怨天尤人。仍坚持着自己的写作爱好。1980年调到密县米村乡通讯组后,如鱼得了水,象许多通讯员同志一样:啃了一摞又一摞的新闻业务  相似文献   

17.
陈保才 《大观周刊》2010,(38):14-14
其实,男人看A片什么都不代表,那是一种正常的爱好,就像他们爱打游戏、喜欢打麻将、迷恋踢足球一样。  相似文献   

18.
父亲和棋     
父亲喜欢下象棋。父亲不像农村里其他的叔伯那样,闲时喜欢喝酒、打牌和玩麻将,父亲的这一爱好似乎要比他们文明一些。外出打工的时候,父亲有两样东西必带:口琴和象棋。  相似文献   

19.
严明瑗  王敦琴 《中国编辑》2015,(2):84-87,112
张謇具有丰富而前瞻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观颇为深刻。他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他自己创办、参与创办、呼吁创办及支持创办的报刊甚多,这些报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他表达思想和主张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20.
正他出身贫寒,苦大仇深;他曾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为保卫领袖的安全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和中央警卫团主管领导的高度评价。他就是当年号称毛主席"马前卒"的八路军战士王振海。1922年初冬,王振海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大兴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苦难的童年,磨练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亲人的教诲,造就了他嫉恶如仇的侠义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