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用刀叉     
欧洲人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用手而不是用刀叉用餐。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生前一直用手抓“饭”吃。在餐桌上禁止使用餐叉的习俗在英国海军中一直保留到十九世纪。当时,海军界人士一致认为:水手们操起刀叉用餐,  相似文献   

2.
筷子·刀叉·手抓饭和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这大概是一个人类公认的法则。然而,仅在如何食的问题下,便有三个基本的选择答案:筷子、刀叉和手抓饭。还是让我们看看文明的地图,使用筷子的是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东、西欧洲及南北美洲基本上是刀叉的世界;其余的,则基本上是以手进食。《文明的冲突》一书的作者萨缪尔·亨廷顿老先生认为,文明分野的基准是宗教,依此他将世界划分为数个文明:儒教文明、基督教(含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这是他谈论最多的三个主要文明。他认为,这些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这些文明对立,…  相似文献   

3.
当我踏上列支敦士登这个欧洲第4小国时,似乎并没有多少异样的感觉。一道清澈的莱茵河水将它与瑞士一分为二,莱茵河上公路桥的中心点便是列瑞两国的交界线,这里既没有检查护照签证的边防哨兵,也没有检查行李的海关人员,唯一能让人看清的识别标志是在列支敦士登国界的这一边竖有一块画有大公国国徽与国旗的标牌,上面用德文书写着:列支敦士登大公国。  相似文献   

4.
叉子人们吃西餐时,桌面要摆放大盘子、小盘子、浅碟、深碟、吃沙拉用的叉子、叉肉用的叉子、喝汤用的汤匙、吃甜点用的汤匙,光看这些餐具真会让人以为欧洲人不知道拥有多丰富的饮食文化历史呢!实际上,13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在吃东西时全用手指头。使用手指进食还有一定规律,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到16世纪时还是欧洲人的最爱。而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意大利的塔斯卡尼地区,只有两个叉齿。不过,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大豆     
神奇的大豆不仅象阳光一样无处不在,而且几乎象阳光一样有益于人类,因此成为超级市场上最有潜力的商品。近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食用豆子一一也就是大豆。当你坐下来拿起刀叉用餐时,你所吃的沙拉、咸猪肉鸡蛋、鸡肉、  相似文献   

6.
乐谱小史     
公元7世纪时 ,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天主教主教还在担心 ,由于不能将乐曲记录在纸上 ,会使动听的曲子失传。其实在此之前1000年 ,希腊人已经采用文字作音符 ,用点和线表示旋律了 ,可惜这种记谱方法不知何时何故竟被停止使用。希腊人的乐谱也不是最早的 ,因为在公元前700年 ,南印度有人用300个由当时使用的字母演变的符号来谱写维达赞美歌 ,这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在8世纪时 ,欧洲的修道士创造出一种用向上和向下的符号表示曲调的方法 ,把它标在圣歌的歌词上面 ,以便能记住乐曲。对乐谱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是11世纪意大利…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在现代社会流行最广的是三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部.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是筷子的创制者,是筷子传统的当然传人.我们使用筷子的历史是何时开端的?古代是否还采用过其他进食器具?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应当说并不很困难,因为我们有浩如烟海的典籍.其实不然,史籍中确实并不容易找到完满的答案.是考古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古代进食具实物,将我们所要寻求的答案明晰地展示到了世人面前.考古资料表明,古代中国人使用的进餐用具,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筷子     
中国筷子朱麟我和妻子赴美探亲,多次到中国餐馆就餐,服务员摆上中国筷子和刀叉。筷子的包装袋上印着“福、禄、寿、禧”四个大字,背面是英文说明:欢迎您到中国餐馆,用中国筷子品尝中国的精美食品。如何使用您的筷子:1.第一根筷子夹在拇指下,牢牢地握住;2.增加...  相似文献   

9.
欧洲人交谈的距离英国的心理学家研究了欧洲人互相谈话的习惯,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地区的人在交谈时,保持不同的距离。例如,斯堪的纳维亚人在交谈时一般保持1.2米的距离;中欧和大不列颠岛人是1米左右;而意大利人只有30至40厘米。所以意大利人在同...  相似文献   

10.
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其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近400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居民中90%以上是荷兰族,他们在婚恋生活中保持了许多传统而奇特的习俗。玫瑰花示求婚。求婚是一件相当罗曼蒂克的事情,荷兰人在这方面很富有诗意,当女儿到了婚嫁年龄时,家长便在其女儿卧室的窗台上,放置一盆色彩鲜艳的玫瑰花,示意青年男子可以前来求婚。订情信物———木鞋。依照荷兰人的传统,青年男女订婚时,新郎要送给新娘一双漂亮的木鞋,这一传统流行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统的木鞋突出反映荷兰人穿着的别致,木鞋用整块木头雕成…  相似文献   

11.
古时为使棉布和麻布变白,得花费很长时间。用清净的河水将麻布洗完之后,晾在野地上让日光晒,等着它一点一点变白。后来发现将布放在灰水里泡过之后,可以缩短变白的时间。在欧洲发明了用变质发酸的牛奶洗布的方法。肥皂早就有了,就用奶和肥皂交替地洗,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漂白的时间,就这样也得数月之后。这项发明是盛产牛奶的荷兰搞出来的,因为荷兰人对外严守漂白方法的秘密,而麻布必须漂白之后方可使用,所以欧洲人得远道去荷兰漂白布匹。18世纪,荷兰的漂白工人不少去了英国,英国也能漂布了,但漂白的时间并未因此而缩短。  相似文献   

12.
吹气枪是古代一种很准确的打猎工具,无法准确说出,吹气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只知道继棍子和镖枪之后,吹气枪是又一种新式武器。原始人用它来射鸟和捕捉隐藏在叶丛中的小野兽。吹气枪,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多半是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喜欢它。直到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人才知道吹气枪。在欧洲,树林里很难使用这种长而脆的“管子”的。现在,吹气枪这种最古老的工具获得新生———出现在东方武术馆里。其实,许多人在童年时都玩过吹气枪,在课堂上,当女老师转身面向黑板写字时,学生们就玩开了:轻轻一吹原珠笔空笔杆,小纸球在教室里满处飞………  相似文献   

13.
潜藏在历史背后的女人1812年5月,雄踞欧洲、战果赫赫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1769—1821),亲自统率六十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在七月的暴雨、八月的酷暑中,长途跋涉的法军,饱尝了艰辛苦楚。九月占领空城莫斯科。为了对付法军,俄国人在主动撤出该城时,放火烧毁了房屋、物资和谷物,大火延续了四天之久。在不见天日的滚滚浓烟中,法国人既没有栖身  相似文献   

14.
正代尔夫特距离海牙市中心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但确实是完全不同的内陆小镇风情。这座小镇被贴上了"欧洲蓝陶之乡"的标签,据说时至今日欧洲宫廷所使用的大部分精美陶瓷仍来自代尔夫特。但我对蓝陶并没有什么兴趣,我在海牙街头的橱窗里看到过蓝陶,类似青花瓷的造型,瓶身上绘制着欧洲人心目中典型的东方人形象——身穿朝服、拖着大辫子的清朝官员,因为那蓝得发黑的釉彩竟然有些林正英操刀的港产僵尸片的味道,令人倍感困惑。尽管同行的伙伴一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人原是以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s)作主体的欧洲移民,美国文化也是欧洲文化的有机融合,其政教习俗、社会礼仪与生活方式诸文化内涵都具有浓烈的欧洲色彩。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十三州和中国是没有人员互访的,彼此的了解几乎等于零。先进的北美智匠一方面从欧洲人的著述、从欧洲转运来的商品设想那陌生的中国的人文概况,一方面从两国通商之日起、从中美人员间的往返来领略华夏文明。这样,古旧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艺术现象就逐渐为美国人所知了。欧洲人贩卖中国货而入北美,其显者系瓦器、陶器、瓷器、漆器…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荷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但是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情况发生了变化。,-F~zn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荷兰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骑自行车的人被挤到了路边上。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欧洲人大量引进中国茶叶,同时也开始考虑引进茶树和茶种,希望移植这种植物。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移植并没有成功。直到1763年,一位名叫林奈(1707—1778)的瑞典植物学家才得到了一株正宗的中国茶树,并将它引种到欧洲。这是欧洲人种的第一株中国茶树。中国茶树的移植是一个历史漫长的、由多数人参与的过程。据说有一位修士从中国将茶树带到法国的马提尼克岛,待到它发芽、开花,才知道它不是真正的茶树,  相似文献   

18.
勇鸣 《世界文化》2007,(10):49-49
萨克管只有160多年历史。1840年比利时人AdolpheSax在店里无聊时把低音竖笛的吹嘴装到一种用按键的铜管上所发明的。1842年,他制造了第一把C调的低音萨克管,得到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赞赏。柏辽兹是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说萨克管这种乐器最具人性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曲子用它来演奏。到1845年,AdolpheSax得到法国军队的签约,萨克管大量被使用在军乐队中。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家庭价值观及其形成的文化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这12个字。  相似文献   

20.
香菜的妙用     
香菜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中国人特别喜欢它,在《中国名菜谱》中,把它摆在很高的使用顺位上。你一旦习惯于它的特殊香味,就会喜欢得不得了,和葱、姜一样多多地用它。然而这种蔬菜的原产地远在地中海沿岸,古埃及拿它当药物用,后来传到中国和欧洲。中国是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将香菜带回到中国来的,是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老蔬菜了。现在,不仅中国,连东南亚各地具有民族风味的菜肴中它也是不可少的作料。日本在公元927年出版的用汉文写的记载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古书《延喜式》,以及江户时代的食谱类书籍中,都有关于香菜的记载。后来,不知是因为香菜不合日本人的口味,还是因为它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