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行业向来十分重视自制节目和外购节目的质量,并常常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而对节目在播出中的编排重视不够。这里的编排是指对一个频道每天、每周、每月所要播出的所有节目的安排。正如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节目也需要排版──即编排。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在不同时间里对不同节目的编排和受众收视习惯之间的关系,然后寻找一些科学的编排节目方法。观众的构成状况和收视习惯是节目编排的重要依据。观众的构成是指某一特定的电视节目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的观众人口构成。观众中的男女比例、年龄段及文化层次等特征决定着他们各自的收视习…  相似文献   

2.
“播出季”的“季”(season),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季”,而是指“播出季节”,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豹 《声屏世界》2014,(6):57-59
在我国,电视收视曲线的运行轨迹大致相似:5:00—6:00开始爬高,午间隆起,17:00左右再度上升,20:30前后登上全天高峰,继而低落,凌晨最低。毫无疑问,这和人类的起居习惯有关,大多数人24小时保持昼兴夜寐、午间小憩的生活节奏,作为日常行为之一的看电视自然服从于这个规律。那么在相似的起居作息背后。不同类型的观众在收视行为上又存在什么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观众接收规律.科学管理和编排节目,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媒体浪潮,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主动分析受众的收视行为,摸索收视规律,根据不同观众群的收视习惯和收视需求,及时调整电视节目的编排,对节目进行排兵布阵,取得更高的收视率,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所谓电视节目的编排,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频道(栏目、节目和广告)定位的要求和观众的收视内在规律,把各种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系统化的排列和组合,形成节目播出表。它不是播出内容的简单罗列和随意拼凑,而是在分析受众需求、收视时段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排电视节目,赢得收视率和提升频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它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进入最后播出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编排者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地安排节目的播出,尽可能多地将受众从其他媒体那里吸引过来.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编排专家佛雷德·西尔佛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7.
做好电视节目编排想法设法抓住观众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因素很多,但综合来讲时间因素对节目收视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电视节目编排中时间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中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电视台如果仅仅抱着传统的只靠节目内容和形式争取观众,提高市场地位,将很难在电视收视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从2005年开始,中国部分电视台从自身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对电视受众收视习惯的考察,在节目编排上大力创新,提出并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如中央电视二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等。本文以重庆电视台为研究个案,来看看“编播季”的实行及其特点,以及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结合、频道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收视竞争意味着争抢观众注意力,观众按遥控器的手成为“上帝之手”。为赢得观众选择,各电视频道都相继提出了以特色定位战略引导的节目改版,以应对挑战。但一提起改版,很多人就会想到,将节目内容改头换面,这固然是一个好方法,然而考虑到频道运营的人力物力等各项成本,特别是针对电视的实际和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的节目编排见效快、收益好、成本低。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编排专家佛雷德·西尔佛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即使制作水平再高超,如若播出时间安排不当,也无法在竞争中…  相似文献   

10.
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冬 《新闻爱好者》2010,(10):124-124
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适应观众的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节目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受众的收视心理,内容和形式的适应能力不强,就没有受众,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在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上有各省的卫视、央视卫星覆盖,下有网络有线传输的夹缝中,地方台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紧扣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无论中外观众,在收视心理上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只要想想我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就不难明白外国观众的收视喜好。问题在于多年来我们在宣传工作中形成了不少违背宣传规律的“潜规则”.一旦克服了这些缺点.就能赢得观众。  相似文献   

12.
播出季:电视媒体运作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光和 《视听界》2006,(6):54-55
一、何为“播出季”“播出季”的“季”(season),并非传统意义上自然的“季节”,而是指播出季节。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进行应对性调整。按季播出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这里的“季”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在美国,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是无线电视网所划定的一个黄金播映季节,也就是所说的“季”。映“季”的划分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自9月秋季开始,天气转凉,…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的编排,是认真研究观众收视心理,找准自身定位与优势,充分抑制竞争对手,从而出奇制胜的创新过程.现在,电视节目的策划与编排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和技巧成了频道竞争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崔航 《视听纵横》2007,(5):86-87
电视传媒既是一个影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因此,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影像空间的综合艺术,也是一门时间分割的独特艺术。充分研究观众的收视习惯,按照不同时间、不同人群的收视喜好,把节目安排在最合适的时机、时段播出,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就是合理有效的编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媒体浪潮,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主动分析受众的收视行为,摸索收视规律,根据不同观众群的收视习惯和收视需求,及时调整电视节目的编排,对节目进行排兵布阵,取得更高的收视率,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     
《视听界》2013,(2):8-9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网络收视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是在全国13岁及以上观众的13746个有效样本中.根据其使用网络收视的情况.筛选出经常使用网络收视的观众进行二次随机调查.并最终获得912份网络收视有效问卷。调查中提及的网络收视观众.指经常使用电脑(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电视收视观众.则指经常使用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  相似文献   

17.
节目的编排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关键一环,它要根据频道定位和节目内容,在认真分析当地受众的要求、收视时段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电视节目。电视观众是一个数量庞大、构成复杂、审美要求繁多的群体,电视节目编排应该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它不仅仅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电视台屏幕形象的综合体现。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会提高本台精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还能连带提高本台一般节目的收视率。所以节目编排,要根据不同观众的不同收视习惯和兴趣、不同收视欲望和可能,合理安排不同节目的播出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节目的传播优势,进而提高整体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陈一凡 《新闻窗》2013,(1):64-65
电视节目的编排是认真研究观众收视心理,找准自身定位与优势,充分抑制竞争对手,从而出奇制胜的创新过程。如何使节目编排做到既能体现上级宣传方针政策,又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是需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个好的节目编排应该是多元化的、均衡的,要同时顾及眼前与长远、媒体与受众、客户与观众及灵动与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虽然很好,但是播出时间不恰当,就会影响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编排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带动着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观众已从过去的“不得不看”转变为如今的“有选择地看”.可供观众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大。电视频道间的相互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各电视台除了努力打造精品节目.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外.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上推陈出新.以高超的编排艺术来吸引观众.提高电视节目的“卖点”.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