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气象新闻摄影·透视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物摄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个人在农村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物谈些体会,和同行一起研究。人,是新闻摄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摄影要求摄影者直接摄取人物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镜头,抓住能充分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特定环境,通过图像细腻地刻划被摄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物照片的灵魂。要拍好一张在特定环境里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就需要摄影者熟悉  相似文献   

3.
2010年,《牡丹江晨报》推出了视觉·深度专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通过新闻策划以摄影手段开展深度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此,笔者将《牡丹江晨报》开展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感受作以浅议。一、策划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作用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概念的延伸和内容的丰富,它使新闻策划范围更加广泛。对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笔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编辑同志: 贵刊1990年第6期《科技新闻摄影要登台》一文,我看后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科技新闻摄影,它和其它摄影有什么区别,您能告诉我吗? 河北省沽源县委宣传部刘会林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有自己的价值偏向的。关注社会问题以及边缘群体,这是新闻摄影自诞生之初就被摄影师们建构的伦理依据。这一共识在国内也越来越多地被践行。同时,在中国当代新闻摄影实践领域,摄影师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也在突破精英主义视角的束缚,正在以平等、同情的心态关注边缘中个体的命运,其最终目的固然是改变社会,但更致力于消除当下的偏见与呈现被遮蔽的人生。《看见·看不见》是以实践建构中国新闻摄影价值偏向的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7.
2002·华东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0月12至15日在杭州金溪山庄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研讨新闻摄影如何与时俱进”。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华东分社社长于宁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主题发言,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海浩,人民日报华东分社总编辑曹焕荣,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跃敏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话。会议就新闻摄影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以及华东地区新闻摄影的现状和对策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讨。会议共收到29篇新闻摄影论文。会上表彰了2002年度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摄影十佳”及提…  相似文献   

8.
如果以“四·五”运动作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新闻摄影的新的纪元已经开始17个年头了。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实际,以一种充实的热情反映这种实际,这是与前辈新闻摄影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果说前辈的新闻摄影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审美判断,并因为这种判断无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浮泛的话,新时期新闻摄影就总体讲已经不仅是一种审美,而且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关于“四·五”运动的一批新闻照片,使新时期新闻摄影的开端达到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高峰:一批业余的、在当时并无组织的青年摄影爱好者们,出于正义和良知,不约而同地拍摄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主题。这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根据新闻摄影这一基本特性的要求,和历届国内外新闻影展、影赛获大奖的作品来看,笔者认为好新闻照片必须具备“重大的事件、动人的瞬间、完美的表现”这样三条标准。纵观历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照片,皆属拍摄的具有世界影响和  相似文献   

10.
王威 《新闻前哨》2011,(7):50-51
2010年4月16日,由湖北日报摄影部记者独立承担的摄影深度报道专版焦点《我是一只小江蚁》,以流媒体的形式在湖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首尝报纸新闻摄影和电视节目的融合之路。截止目前,"视界·焦点"已播出50余期,成为都市频道每周一期固定播出的专栏,在全国开创了省级党报新闻摄影与电视合作,互利开发"用影像做深度报道"的先河。"视界·焦点"利用纸质媒体深度报道选材重大、视角宏观、分析深入、  相似文献   

11.
读者对报刊上刊登的大量特定人物活动的照片,往往有两种反映,一是人物生动活泼,有独自的特性,引人寻味;二是人物貌似神离,缺乏活力,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当听到读者的后者评论时,也时常苦思冥想,究竟如何才能把特定人物的活动拍好拍活,这是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新闻摄影爱好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想,新闻摄影既然是以人的社会活动为对象,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研究社会上的人.在阶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现场形象纪录。正如郑景康老前辈说的那样,从“实事”(新闻事实及其现场)中“求是”(拍摄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由此可见,新闻摄影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是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实的真实纪录。既然说到新闻摄影是真实的纪录,现在提出新闻摄影也要打“假”,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新闻改革开放的需要,必须认真对待。 以我之见,众揽诸报新闻摄影报道,细细研究,“假、大、空”的报道确实不少,所以新闻摄影也要打“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文革”中提出的“事实为政治服务”、“不受真人真事限制”等所谓的“理论”的影响下,曾出现过不少的“假·大·空”照片,其流毒至今还在困挠着今日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作战致胜之道,在乎天时、地利、人和。同样,我认为这也是拍好新闻照片的必由之路。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形象地反映正在发生和发展中的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对象这些具体的客观条件,就没有新闻照片产生的可能;倘若这些条件不具备或者不理想,那么拍出来的新闻照片也不会令人满意。譬如拍摄一项重点工程的外景,倘若偏遇阴天下雨,那么你有再大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日报开辟“陕西重点工程掠影”和“风流人物”新闻摄影专栏以来,短短数月,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让“重点工程”照片唱“主角”,这是“图文并重”、“文图互补”形式的一次尝试。它不仅对新闻摄影的改革和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声望。7月10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一些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就这两个专栏的长与短,以及怎样才能拍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照片,如何摆正新闻摄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羽中 《出版广角》2015,(15):120-121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第六版)》是美国摄影理论家、新闻摄影师肯尼斯·科布勒编写的新闻摄影权威著作.该书从新闻任务、不同新闻的拍摄技巧、摄影器材的合理运用、图片故事、多媒体与视频等多层面进行阐述,并用较长篇幅论述了新闻道德与法律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16.
剪影·技法     
1 2008年3月25日,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盖蒂图片杜摄影师尤里尔·赛奈的作品《格陵兰岛——全球变暖的温度计》获得自然及环境类新闻组照铜奖。图为2007年8月28日,一名男子(左下角)在格陵兰岛伊路利萨特镇附近欣赏风景。  相似文献   

17.
以形象纪实为特征的新闻摄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发挥新闻摄影的独特功能,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本质,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不了解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形象思维、形象与生活的关系,即使你面对的题材是重要的,内容是新颖的,仍难拍出成功的新闻照片来。一、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闻形象亦如是。从事新闻摄  相似文献   

18.
摄影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工种。它的性质、任务与文字报道基本相同;但在报道的表现手法方面,却有自身的特点。这特点,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用形象说话。新闻摄影必须借助摄影艺术的技巧和技术,把新闻事件、人物,再现在一张张具有视觉形象的照片上面。视觉形象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的东西。所以,新闻摄影应当汲取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赋予报道内容以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但新闻摄影终究不同于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摄影记者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照片的质量。一个好的摄影记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高超的摄影技巧,才能出新闻摄影精品。 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提高摄影水平的前提 有的同志认为,摄影记者和文  相似文献   

20.
苏联新闻摄影以其纪实性和艺术性相和谐的风格,近10多年来一直驰誉国际摄影界,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等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种颇具独家特色的风格,日臻完善,一扫人们对苏联新闻摄影的以往印象,引起各国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原因,这是苏联新闻摄影诞生70多年来,几代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