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民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两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些地方甚至有增无减,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负担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正如国务院领导在今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财政入不敷出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理顺财政体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受计…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为此有的省、市还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以贯彻执行这个决定。但从最近两年来的执行情况看,收效并不理想,乃至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过重”仍是农民上访较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再一次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199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又登载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农民负担过重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3.
农民负担问题从深层次看,缘于经济发展原因、农业的弱质产业原因、农村传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的制度原因等。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提供体制、抑制农村基层政府机构过滥带来的税外收费、逐步增加对农业弱质产业的补贴、克服各类“剪刀差”给农民带来的负担、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教育、养老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农村债务,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负担。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的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直接面向农民并由农民供养的乡镇官员太多,导致农民负担过重。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乡镇政府效率,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开始推行税费改革。今年,中国政府又决定在全国取消已有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乡镇可用财力也大大减少,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所以,新形势下的乡镇人事改革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今,农村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例。党和政府近年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等项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在很多地区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试就鄂东地区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来自农民增收能力不足和农民负担过重两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以及保证农民负担在减轻后不反弹的关键在于各项配套措施的到位,这些配套措施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加大中央、省、地级政府对县乡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不留缺口,建立规范的农丛税法,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农村税费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也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2000年开始在溧阳、宝应、灌南和沛县进行改革试点,2001年在全省全面推开。税费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乡镇收入大幅度下降,教育经费也因此“捉襟见肘”。如何化解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的冲击与影响,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摘要编发苏毓政的调查报告《税费改革对我省农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中的“对策”部分,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旧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的第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主要任务是通过正税清费、规范税制,治理“三乱”,取消“三提五统”,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概括起来就是“减轻、规范、稳定”。从2004年开始,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五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推进乡镇机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困扰中国的农民负担问题,乡镇机构问题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政治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乡级民主政治,建立既对上级负责也对农民负责的乡镇责任政府,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利益轨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生存伦理与道德主体的视角看,拥有同一身体的农民与农民工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农村与城市这两种不同日常生活世界中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与道德准则。政治、生活、社会、道德是一个人身份的构型纬度,一旦离开对农民身份有着系统性约定的乡村场域,传统型农民不再拥有农民身份;大众传媒惯用的农民工话语也是一个消解农民的过程。农民工身份是都市社会底层的一种新型社交类型,在此社交类型中农民工的道德主体有着原生型、再生型、次生型三种构型。激活作为"农民"的"农民工"内心深处认同的、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生存伦理的引领力,比抽象的"人的城镇化"对社会公德的建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还是农民工,不同的认识以及由此建构的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对未来都市与乡村的道德构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为了使教科书贴近农村,进行了如下努力:通过服务工农的国家宗旨,确定教科书服务农村的方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运动中,使教科书融入农村;在尊重农民并倾听他们呼声过程中,关注了解农村;在教科书多样化过程中,关照农村;在调整农村教学目标过程中,切合农村;在乡土文化传承中,贴近农村。但六十年来也存在着教科书悖离农村的几种情况:对苏联教科书的过度模仿,远离了中国农村实际;对直接知识的过度强调,偏离了教科书的意义;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了教科书在农村的教学难度;过分让渡教育权力给农村,损伤了教科书的统一性;农村地方课程开发不善,降低了教科书在农村的实效性。反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的发展历程,需有整体性思维,营造教科书在农村教学的良好环境,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4.
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率不高,普遍的休闲意识尚未形成;“看电视”、“串门聊天”、“进城或赶集”等“自发俗雅型休闲活动”仍是贫困山区农民的主要休闲生活方式;贫困山区农民的休闲生活满意度过低,其休闲生活仍处于贫乏状态;收入水平、文化素养、休闲设施建设、政府支持等是影响贫困山区农民的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引导与促进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就必须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在农民休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尽快实现农民休闲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存在城市就业优先思想、劳动就业制度歧视、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障碍因素。党和政府要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模式主要有三种:全封闭模式、半封闭模式和城乡对接模式。它们产生于各种不同的具体条件,各有其特点。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既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公民权利,更好地体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7.
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拥有较长海岸线的辽宁在经济发展上却陷入了发展瓶颈。究其根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辽宁农村教育的落后。相对于城市教育,辽宁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学校数量总体少、教师素质整体低、教育经费总量小、农民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等等。解决辽宁农村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城乡统筹这一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善教育设施、培育高质量师资、提高农民素质,以达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上偏低,与我国传统的重政轻技观念、小农生产方式及城乡二元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农村教育、培训机制、法律不健全,也影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加强科技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积极引进项目,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贵州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劳动力技能的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劳动力技能提高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快贵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下的农民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继续教育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继续教育应以农民为本位,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科技和创新能力。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解决当前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应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