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介对控制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转介机制,包括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工作职能的行使、心理危机干预转介知识的宣传教育、多层级心理危机干预转介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校心理服务转介的定义学校心理服务转介是指在征得当事学生及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从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师转介给适合处理其问题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接受进一步的辅导、诊断和治疗。转介是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协助心理危机学生赢得最佳辅导和治疗时间的一种危机干预处理办法。二、学校心理服务转介的意义首先,转介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转介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介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还存在着转介渠道不畅、把握时机欠缺、转介技巧不当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干预的效果。本文提出学校要建立转介"绿色"通道,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应提高转介意识和能力、注意转介的方式方法、熟悉转介流程,顺利完成转介工作等策略,努力控制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校园内越来越多的心理高危学生需要接受“医学转介”,于是构建“医教协同”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成为必要,对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深入探讨“心理危重点学生如何进行医学转介”,总结出一套“心理危重点学生医学转介的一般流程”,并指出在“医学转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医学转介之后的持续跟踪工作提出相关建议。这些都会很好地促进“医教协同”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学生在转介就诊后都会回归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仍需要心理教师继续跟进关注其后续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心理干预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本文以一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的学生为例,通过借助CBT技术帮助其改变不良认知,朝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危机事件频发,影响巨大.心理转介因其能有效配置资源,为危机干预赢得最佳时间,成为高校危机干预体系中的特定要素.文章就高校危机干预五级体系,对心理转介的意义、形式、参考依据、原则、关键点等方面进行思考,指出心理转介需流程规范、标准科学,强调医教结合、认知改变和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需要掌握心理危机预防知识,加强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并进行重点关注。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提供适合学生需求的帮助,与家长达成联盟,共同支持学生,及时转介进一步展开专业心理评估,从而更好地帮助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难点所在。"生命守门员项目"旨在教会大众快速识别身边的自杀高危个体,并将其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基于"生命守门员项目",辅导员协同参与心理危机干预要明确自身工作定位,开展生命守门培训,把好新生首道防线,培养互助自助能力,确保心理危机早识别、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置。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因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恶性事件、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建立高校择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力保障,必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高校的就业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要多部门协作,从专业角度共同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培训相关人员,共同维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的安全运行,抓住关键时段做好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工作,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劝导、疏解和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工作实践中的新课题,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业”地参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被要求遵守价值中立原则、保密原则、避免多重关系原则、及时转介等专业伦理。由于背景的非专业性和身份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伦理困境时常常感到焦虑、沮丧。为了解决这种伦理困境,辅导员应充实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专业伦理意识;应扮演好非专业者的角色,正视专业能力,觉察自身情绪,坚定“为”与“不为”,做好专业人员的助手。最为重要的一点,辅导员应始终将当事学生的福祉放在首位,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突发危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长期从事心理突发事件的干预及处置,本文通过分析一名严重抑郁症学生的长程心理辅导工作案例,并结合大量学生工作的经验,浅析在校园学生心理危机突发的干预工作中的心理辅导方法及经验反思,以期为类似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个案的评估筛查工作中,要认真甄别,防止在背景信息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地扩大真正属于抑郁障碍的学生人数。心理教师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除了采取必要的辅导技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及相关班级学生进行沟通、解释乃至培训,消除人为的"消极情境因素",让校内师生对于重点危机干预的目标学生尽可能打消恐惧心理、采取接纳关爱的态度,帮助他们努力回归社会。以马夷虹老师的个案报告《走出"抑郁症"的误区》为例,深度解析了评估筛查和危机干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心理教师于疫情期间受上级委派,对区内暂未配置心理教师的民办学校Y校进行援助。援助过程中发现一起心理高危辅导个案:一名小学五年级女生,情绪低落、长期失眠、兴趣丧失,多次出现轻生的念头和自伤行为,觉得自己有两个人格,“担心自己不知不觉自杀了”。心理教师初次接到电话求助时,即转介她至精神科医生,而她妈妈却认为孩子没大问题,擅自停药。经过与她妈妈多次沟通,并与Y校领导、教师沟通后,将学生转介至心理专科医院,诊断为抑郁发作、癫痫发作。在援助邻校心理危机个案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通过倾听、共情释放学生的压抑情绪,运用短期焦点疗法帮助其转变负面认知,转变她妈妈对心理疾病的错误认知,帮助Y校建立对学生的支持系统,从而帮助学生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抑郁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校园,促使心理教师反思,“除了转介,心理教师是否还可以提供其他的帮助?”本案例中,心理教师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在保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帮助一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的高中生走出困境,带“病”积极面对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中生的抑郁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心理辅导工作经验,分析了高中生抑郁问题的心理辅导要点:(1)明确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医校合作,畅通学生抑郁心理问题诊断、转介和治疗的“绿色通道”;(3)关注学生就医确诊后的心理状态及药物服用情况,必要时辅以心理教育;(4)掌握精神病理学相关知识,发展性地看待学生的诊断结果;(5)建立本校抑郁心理问题学生画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6)建立学校心理健康追踪“双查制度”,并贯穿高中三年,及时对有抑郁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关注或心理辅导;(7)预防要走在干预的前面。并提出了抑郁问题的个体心理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个长相白净的初二男生想要以女生的方式来生活,因较长时间的不被理解和社交拒绝,出现了情绪抑郁、自残自伤等状况。心理教师采用倾听、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方法,与来访者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咨访关系,了解了他自残自伤背后的原因。同时,学校迅速组织与家长的多方会谈,将学生转介至校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并定期进行回访和追踪。通过危机干预,学生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没有再次出现自残自伤行为,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7.
奚正新 《高教论坛》2013,(7):119-121,129
独立学院学生与一本、二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心理危机方面有着不同的成因和特点,所以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构建行之有效的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两径三段"式的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包括外部干预和自我干预两种途径,危机出现前的预防干预、危机过程中的即时干预、危机处理后的善后干预三个阶段。外部干预和自我干预在干预的三个阶段相互作用,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预防又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近些年在中学校园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即"四早体系":早教育、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从而为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75):161-162
认知行为治疗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本文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韶关某医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医学院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好转,该疗法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本研究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医学院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康颖  朱枫 《文教资料》2007,(30):189-190
近几年,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周期延长、就业质量逐年下降,致使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心理危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就业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班级—公寓"的"三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党团组织将干预进行到公寓"的服务体系的干预对策,形成高师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