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神话所构建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图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表现了人与对象依生、共生、整生的审美境界。同时,这种和谐也体现在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上。本文试图以月神神话、巨石神话、枫木图腾神话、鸟图腾神话为例,用生态美学的视角对苗族神话作一次新的解读,以进一步发掘神话中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西生态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故事,借此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现代文明,形成了神话叙事的潮流。神话叙事凝结着早期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和概括,既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溯和体验,也有对于文学创作中思想资源的探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现代文明的致命缺陷促使作家们反思长期以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误区,力图通过对于神话时代二者关系的重新追溯,进行思想资源的探寻。严峻的生态现实促使作家通过神话叙事向执迷不悟的现代人发出了厉声警示,并在对人与自然原初和谐的想象中获取思想的启迪。生态文本中对于神话的追述往往带有理想色彩和浪漫色调,同时也伴随着文化失落和自然失衡的双重苦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两点:即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人与人的和谐,主要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五个方面来理解和努力;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三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本身所包揽的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童话等儿童文学的经典篇目都具有适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和社会的和谐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东西却不能放弃.尤其是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合理地继承和利用这些瑰宝.它对我们当代的儿童教育事业以及处理好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包括外在的实践和谐关系与内在的人性和谐关系两个方面.目前人们更多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内在和谐关系的建构.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是人与自然外在和谐的根据,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是人与自然内在和谐的表现.人只有在自身内部生成与自然和谐的人性,完成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才能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外化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在北美印第安神话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蕴含着神灵,都有非凡的神力,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相通相融。在万物共存的平衡系统中,人是有决定力量的主角,但人却始终不敢恣意妄为,因为人对自然有感恩之情、尊敬之意和畏惧之心。在这三者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万物最终相互理解,相亲相爱,真正融为一体,人与自然也真正达到了和谐。  相似文献   

8.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家喻户晓的上古神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中国文明的演化进程。通过对其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无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基础层面,还是在"人与人"关系的政治制度层面,都表现出人与自然协进演化的特点。因此,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只有与自然协同演化和谐共生,数千年的文明之树才能常青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实现高度和谐。这是因为,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的实现、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采用、自由时间的增加和合理利用以及人们观念的改进都将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之一。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与教育的进展,提出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下,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必然。通过对新课程科学学习领域内各科目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课程改革后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科学的价值,通过生命化教学激发情感,多种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