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参加了一次市级小学数学某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他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都按教师的要求准备了尺子、剪刀,教师给每组分发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继续讨论“竞赛数学教程”中的引伸,给出解答或注明出处: 五、例7.2的引伸: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正方形能分成几个锐角三角形解:按图1锐角三角形可分成四个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可分成七个小锐角三角形,正方形可分成十个小锐角三形。角形,故锐角三角形可分成九个(十个,…)锐角三角形。将图1a中一个小锐角三角形分成四个小锐角三角形,则原锐角三角形被分成七个锐角三角形。综上,对n=4和n≥7,锐角三角形可以分成n个锐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记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中只有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的道理;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进行“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和“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的计算;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43~14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2.能够按三角形内角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4.感受“美”的数学,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诱发体验师:这是什么角?(活动角分别演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生:锐角、直角、钝角。师:在活动角两边各取一点,两点间搭上一根木棒,就得到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粗心的“小马虎”想找出周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瞧!他…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师(出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生:直角三角形。师(出示三角形的一个钝角):再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生:钝角三角形。师(出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继续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生(很快地):锐角三角形。师(缓缓揭去遮盖的纸):这是锐角三角形吗?生(惊奇地):不是,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师:它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吗?(学生想像,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肯定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而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就无法肯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看从学过的直角、钝…  相似文献   

6.
梁小燕 《江西教育》2000,(11):41-41
一是质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小学生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更多的是难以把握知识要点,不会质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启发学生多提出问题,使之善于在不疑之处质疑,从而提高创新的意识。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在引导学生按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后,为了使其更进一步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外延,可以启发学生这样质疑:“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根据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就可以判断,为什么锐角三角形要根据三个角都是锐角来得出呢…  相似文献   

7.
笔者参加了一次市级小学数学某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他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都按教师的要求准备了尺子、剪刀,教师给每组分发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课伊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们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很多学生“唰”地举起了手,可是当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180°”之后,其他学生高举的手就不约而同地放了下去.教师用期待的眼光扫视全班“:还有不同的猜想吗?还有没有?”教室里没有反应.看到学生不再举手,教师就很热情地鼓励学生“:再大胆…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数学国几何省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一起议论身高的事儿,它们谁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高在哪里。锐角三角形建议:“咱们去问问知识丰富的几何爷爷吧!”“行啊!”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8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交流:画的是什么三角形?分别有几个直角(或钝角)几个锐角? 再画一个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交流: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由此你们会想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难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卢江梅 《湖南教育》2005,(14):25-25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轿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湍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  相似文献   

11.
四年级的同学们已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关于三角形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下面同学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吧!一、按角分类:可以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种三角形各有什么特点呢?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如图1)。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如图2)。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意义、特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不仅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理解,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知识展台 1.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必大于第三边,两边差必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三内角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4.按三角形内角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角直角三角形. 例题研读 1.三角形个数确定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第一个内容“锐角与钝角”时,我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了锐角、钝角后,怎样让数学又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精心设  相似文献   

15.
课前思考 “三角形的面积”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既为传统的内容,则必有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应:课前,让学生分别准备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卡片各两个。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交流讨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内容。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分类”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读了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中“教师的智慧”,我被文章中所引用的一个精彩事例而深深打动:一位教师上《角的度量》一课,课的开始,该教师在指导了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后,学生开始了实践活动。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用量角器去度量锐角、直角、钝角的方法,教师十分满意,一切都在预设的轨道中有序进行着。就在这时,一个学生喊道:“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还有一个钝角的度数没有度量,怎么办?”听课的老师嘀咕:借一个量角器给他不就行了。该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趁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了两半,它还能量角吗?”“球”就这样抛给了学生。“那小半块量角器肯定不行了,因为它没有中心点。”一个学生说道。“那大半块上面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应该可以量。”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补充道。“可是小鹏要量的角是钝角,那大半块量角器也不管用呀。”一个学生质疑。“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老师话音刚完,听课老师就会意地笑了。接下来,教学的闪光点出现了。“先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在所量的钝角上画出一个直角,再利用那大半块量角器去量余下角的度数,用量得的度数加上90°,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有个小组的学生说出了本组的方法。“可以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用那大半量角器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再相加,就是所量钝角的度数。”另一个小组的学生谈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师,还可以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的锐角的度数,再用180°减去补上锐角的度数就行了。”另一小组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了补充发言……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在讲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五年制数学第七册第113页第4题)的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后来,采用了幻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 观察设计、绘制了四幅三角形的幻灯片。(两幅锐角三角形,一幅直角三角形,另一幅钝角三角形)分别标出高与底的长度。按顺序映出,同时告诉学生注意观察,区别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的分类》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的分类》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