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会马口鱼     
张炎冰 《钓鱼》2004,(12):16-17
4月29日,本刊第一期钓鱼培训班结业.学员们朝夕相处了4天,临分手只有一句话到我那儿去钓鱼。湖州74岁的汤激老人拉着我的手.一定要我答应他“去湖州钓山大头”。  相似文献   

2.
子牛 《钓鱼》2004,(10):24-24
去年秋天听长子说过,在南京市南郊的花神湖常看到有人钓鱼,而且收费很低,建议我去玩玩。苦于钓鱼无去处的我一直向往前去过把钓瘾,但始终因故而未能成行。今年“五一”节那天,长子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消息,说花神湖今年钓鱼不收费了,有不少人在那里钓鱼。我问他钓鱼人的战况如何?他不太清楚,但说风景宜人,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是个休闲“鱼”乐的好去处。经他这么一渲染,早就埋在心底的“垂钓花神湖”的欲望顿时升腾起来,要他乘“五一”放假的机会带我去一趟。他立即答应:“只要天不下雨,明天就去”!  相似文献   

3.
城里钓鱼     
海涛 《中国钓鱼》2001,(4):51-51
某日,有位朋友打来电话.说现在钓鱼不用屁颠屁颠地往乡下跑了,有人在闹市区开了个“姜太公鱼塘”,各种鱼都养得有。末了,他还约我本周末去钓一回,我极为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的一天,我吃过晚饭开始看新闻节目。这时手机响了,接起来一听是钓友张大哥,他问:“明天有空吗?咱们去西江钓鱼吧。”我正好钓瘾犯了,于是欣然答应。撂下手机我就开始准备钓具,然后把闹钟设定在第二天凌晨4时30分。  相似文献   

5.
王大友 《垂钓》2013,(8):76-77
2010年,由于健康原因,我暂停了工作,并于8月初前去秦皇岛度假休养。初到秦皇岛时,我颇有些压抑,虽然每日休息,不用工作,但是少了平日里一起聊天、钓鱼的朋友,心里空荡荡的。偶然一次机会,老家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去当地的一个农庄替他还一些债务,我闲来无事,便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半个钓鱼人     
谢立娟 《钓鱼》2005,(8):34-34
我是个不会钓鱼的女人,但我却喜欢去看钓鱼,因为我老公经常去钓鱼。刚开始时我看他钓鱼,见他一脸专注的神情,仿佛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根本就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常常在等待他钓鱼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待收竿时,他才会想起身边的那只“睡猫”,然后拖着迷迷糊糊的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这种甜蜜而又浪漫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7.
王跃进 《钓鱼》2004,(2):25-25
我是个钓瘾极大的人,白天工作忙碌,休息日又常常加班,没有时间钓鱼就感到难受。于是我找了个鱼密度不大,即便是夏秋季节也不易获鱼的鱼池,和塘主商量,下午四五点钟下班后去,钓到晚上10—11点。塘主也是位钓鱼高手,他知道这个季节白天鱼儿咬钩都不积极,况且晚上气温更低,鱼儿咬钩的可能性就更小,便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有了个过瘾和探索冬季夜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捞鱼     
四海 《垂钓》2005,5(2):68-69
某日,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如今钓鱼再也不用屁颠屁颠地往乡下跑了,有人在闹市区开了个“姜太公鱼塘”,各种鱼都有。末了,他还约我本周末就去钓一回,我极为爽快地答应了。尽管我知道“姜太公鱼塘”是个养鱼场,老板的目的无非是卖鱼,但毕竟挡不住垂钓的诱惑。因此,星期六一大早我和朋友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鱼塘。在那用瓷砖砌成的方形鱼塘里,一条条肥胖的鲫鱼、  相似文献   

9.
侯习金 《垂钓》2010,(9):39-41
从山东某钓鱼学校进修回来的付哥神了!在最近一时期的比赛中频传捷报。于是我自愿报名去给他当跟班,顺便偷艺。付哥爽快地答应了,还让我陪他一起去北湖比赛场练竿……  相似文献   

10.
我的病跑了     
我上大学时,常感膝关节疼痛,吃了不少药,也贴了不少所谓的祖传秘方风湿膏,总不见效。疼痛厉害时,连二楼也上不去。听一位草医郎中说,我这病综蹲功可以治好,每天练两次,每次以30分钟为宜。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第一次就败下阵来,30分钟哪里坚持得了,即使5分钟也坚持不下去。我爸爸很心疼我,他看我那副痛苦的样子,也劝我不要勉强做下去。爸爸喜欢钓鱼,多少年来他一直订阅《中国钓鱼》杂志。有一天,他要我跟他去钓鱼,我高兴地答应。我俩骑单车10余里到了大京水库。啊!这里风景真美!库水平明如镜,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倒映在水…  相似文献   

11.
张友修 《中国钓鱼》2005,(12):63-63
我是当地有名的钓鱼迷,节假日大多在水库边度过。妻对我钓鱼是不赞成的,她常唠叨的理由有三条:一是不安全。骑摩托车不安全,雷雨前电闪雷鸣不安全,在水深的悬崖边钓鱼不安全。二是不文雅。阳光暴晒脸膛红黑不文雅,钓鱼时穿的服装不文雅,下雨时淋成落汤鸡的样子更不文雅。三是太劳累。饭菜吃不好太苦,睡眠不好太乏,垂钓时间长太累。我承认妻的唠叨很有道理,口头答应但痴心不改,该钓鱼时照样去钓鱼。  相似文献   

12.
钓鱼     
褚达人 《钓鱼》2009,(11):65-65
每当我看见有人在玉带河畔钓鱼时,我便想起了以前钓鱼的趣事。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钓鱼,爸爸答应了。我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去引江河河畔钓鱼。一路上,大树青翠挺拔,路边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张开了笑脸,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四处欣赏着春天美丽的景色。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  相似文献   

13.
原台湾奥委会主席张丰绪先生,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厦门4天,以台湾代表团团长的身分,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名人钓鱼邀请赛。“台湾体育界是如何看待钓鱼这项活动的?”“台湾的钓鱼活动究竟开展得怎么样?”“像张丰绪这样的人物难道也是个钓鱼迷?”十分想采访他。可巧,大会开幕式的酒会上,张先生在台湾长城文教基金会秘书长耿荣水先生陪同下来到我所在的桌位上敬酒,他给人的印象是精明干练。谦和亲切,我也就毫无顾虑地约他采访。张先生满回答应,可惜几次约定都因为临时有安排而落空。他这样身分的人来到厦门日程紧张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陈天开 《中国钓鱼》2018,(12):95-96
今年78岁了,一生喜欢钓鱼。我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学钓鱼,那时跟村里的一位老人叫覃美清学钓鱼,我叫他四伯父。平时他喜欢我乖灵小巧的,他一去钓鱼,就叫我跟他一块到河边。每次他都拿着两三支钓竿,他自己拿两支,分给我一支钓竿,让我跟着他学。那时钓鱼用的全部是蚯蚓(我们壮族地区叫蚜虫)作钓饵,而钓竿是用山上野生的小金竹来做的。  相似文献   

15.
张海波 《垂钓》2006,6(6):58-59
李新学钓鱼的时间不长,瘾却很大。这天看见我,非要我带他去钓鱼,我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6.
丈夫是旅游客车司机,一个纯粹的钓迷。旅游旺季时几乎天天不着家,偶尔回家一趟,替换些衣物,临走时还不忘带上他那支心爱的鱼竿。他一走,我这个准钓迷就没法钓鱼了。随便翻看《中国钓鱼》,其中的环保文章吸引了我,一个念头在头脑中闪过:难道“关注环保”仅在钓鱼吗?作为一名真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是4年前,中秋节刚过,在经过我不断地把钓鱼活动对人身心健康的好处和上鱼之后那种激动与狂喜的心情对她添油加醋的几番描述以后,老婆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到水库去钓一次鱼了。为了不让老婆第一次随我去钓鱼就感到失望。我头一天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什么睡袋帐篷了,鱼吃的、人吃的了,装了满满当当的一  相似文献   

18.
没耐心 钓鱼者:“你看我钓鱼都看了三个小时了,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 旁观者:“我没有耐心。” 浮子 有一次,有个喜爱钓鱼的人带着他的朋友一起去钓鱼。他的朋友不会钓鱼,但他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他们俩来到河边开始钓鱼了。忽然,那位有生以来头一次钓鱼的人说:“哎,那些红色的玩意儿值多少钱?” “你是说那些浮子吗?噢,很便宜,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应该赔你一支,我那支浮于刚才沉下去了。” 进步 我的邻居和大多数喜欢钓鱼的人一样是个乐天派。一天早晨我问他钓鱼的情况怎么样。 “比以前进步了。”他回答,“上星…  相似文献   

19.
刘蓓 《钓鱼》2005,(17):50-50
领导有安排,让小女子我速做钓鱼文章一篇。我几时去河边与鱼儿有拉扯的接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在头疼,脑海中浮出表哥。对了,何不以利诱之,让他带我实地体验一下生活。可“师傅”说,风大不宜出门:水大不宜钓鱼。我只得将送给他的CD没收,他才同意开口讲,钓鱼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六字,但字字真言。我不得不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20.
邢乐仁 《垂钓》2005,5(10):44-4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抱着“不再糊里糊涂钓鱼”的目的,我来到了位于武汉东湖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拜访了鱼类学家曹文宣先生,向他倾诉我和钓友们的苦衷。他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我,认真地听着“钓鱼靠运气”的故事。他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叹息摇头,然后站起来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鱼类生态学》递给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