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国家赔偿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日本国家赔偿法的立法背景;对国家赔偿法的基本问题、国家合法行为的补偿责任、国家赔偿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国家赔偿法的革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评析。  相似文献   

2.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核心。围绕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的究竟是什么原则?违法原则的涵义等问题,法学界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讨,但至今尚未有定论。章认为,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违法原则是我国国家赔偿的唯一原则;违法是指违反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规。对于程序违法及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是否属于违法的范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 2条规定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据此 ,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 :1、侵权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观上是指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3、该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4、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本文试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作以探讨 ,以明确国家赔偿法实施中的几个问题。一、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范围作为国家赔偿法的核心问题,其界定直接影响到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我国国家赔偿范围是最突出问题即是其被限定得十分狭窄,且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外国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的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赔偿的事项范围扩大,国家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扩大,国家赔偿的权益范围扩大三个方面对国家赔偿范围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要件就是必要条件。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赔偿的成立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国家赔偿法中,并未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作出具体规定,但构成要件问题却是国家赔偿法中的重要问题,因而必然包含在国家赔偿法的诸多条款之中.是我们把握国家赔偿所不可缺少的理论。一般认为,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构成要件有四个,即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只有四个要件齐备时,国家赔偿责任才能成立。1、关于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行为主体是指执行国家职务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国家赔偿法,必须是行使国家职权的行…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此次修订是对国家赔偿制度进行的又一次重要改革,意义重大。其中,第27条对人民法院处理赔偿请求的方式方法做出了详细规定,并且新增了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做出赔偿决定程序的参与权。该条应该说具有进步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出台,对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环顾现实,存在着国家赔偿十分困难的问题,立法本身的缺陷妨碍了国家赔偿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文就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及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理论问题。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违法归责原则,它反映了立法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较多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以及诸多缺陷,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的制定与实施,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对于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家赔偿法建立过程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列举出目前我国实施国家赔偿法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阐发了实施国家赔偿法越来越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