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瑕疵     
这一年他被耶鲁大学录取,但他却因缴不起学费,面临辍学危机.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像父亲一样外出做油漆工,以挣够学费.  相似文献   

2.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相似文献   

3.
自母亲驾鹤西去,父亲一下老了许多。 在我多次劝说下,父亲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深深眷恋的土地,和我们住到了一起。 父亲总想为我们分担些家务,可父亲从没干过家务,别的干不了,就成天拿着拖把抹地板。当他一次次地把地板抹成大花脸之后,我和妻不约而同地拿走了他手里的拖把,父亲便闲着了。父亲不识字,读不懂我那些厚厚薄薄的书,看不懂那些能让妻时哭时笑的肥皂剧,也玩不了儿子  相似文献   

4.
十年     
寒梅 《文化博览》2005,(4):63-64
1993年秋天,我如同打了败仗的残兵,跟在父亲的后面心情沮丧地走进了省城一所三流学院的大门.学院里草场茵茵,高楼座座,父亲一个劲儿地夸赞:"孩子,你看房子多新,环境多好."我漠然地看着他欣喜兴奋的脸,他怎么会懂得我爱的、向往的大学是老得斑痕累累的古旧建筑,穿插的是多人才能环抱的苍老古树,在幽静的小径上,有幽静的风,白发的教授.那样的一所大学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角,我跟随了表姐去过一次,就再也不能忘掉.  相似文献   

5.
对立的两面     
以下记录的是一个人人生的两面。其中一面是:他天生哮喘,夜里总是辗转难眠,白天又异常疲惫,这个病症一直折磨着他。他对很多东西都有恐惧症,比如大海;他曾恳求父亲带他去钓鱼,父亲说:"你没有耐心,带你去你会把我弄疯的。"也由于没有耐心,他成了牛津大学的肄业生;他总觉得自己的智商只比天才低一点,结果一测试,只有96,类似于挖沟工人的正常智商。而他的另一面是:他一生都在冒险,大学没读完,跑到巴  相似文献   

6.
博士奔丧     
刘永飞 《文化博览》2007,(12):16-17
博士回山村奔丧来了。博士是村里飞出去的惟一的一只"金凤凰"。博士上大学的学费是村人凑的,博士的母亲也由村人轮流照料。用村长的话说,博士是咱全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父亲     
父亲在我16岁时逝世.在这16年中,我听见父母交谈的话,不到一百句,我也没见父亲进过母亲的房门. 我相信父亲是至死爱母亲的,但自我出生以来,母亲却扳起脸来,掷还了父亲对她全部的爱.可是我们却从未听他发过一次怨言,也没有看见他掉过一次眼泪.  相似文献   

9.
仅以此作献给我已故的母亲和所有工作在林业战线的人们。——作者题记飞絮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凶险的午夜,我和大哥睡得正香的时候,父亲从门外跌了进来,声音很大,如爆裂的气球一般。当时屋里一片漆黑,大哥慌乱地点着油灯,只见满身是血的父亲躺在门口。他的脸面如一张白纸一样冰冷而萧杀,我和大哥扑倒在他的身上大哭起来,父亲指了指我,没说出一句话,手指轻轻地划落下去,如一片飘零的秋叶一样苍白无力。他额上微微闪着的光泽有如红与黑交织的梅花,散发出一股陌生的腥味,我不禁伸手触摸,温热的是血,那种腥味顿时弥漫在屋里的各个角落。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浑浊的空气,这种腥气从此跟随我一生一世。门外刮进一丝冷风,灯又灭了。屋内屋外的夜色交融在一起,无边无垠。夜冰凉冰凉,父亲的身体冰凉冰凉,一阵阵寒风向我袭来,大哥用双手抱住我的双肩,也抱住了这夜的恐惧和寂静。兰姨赶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把父亲面孔上的血迹擦洗干净。兰姨揪扯着父亲胸前的衣裳,拼命地嚎叫,她的身体如死蛇一样缠绕在父亲的尸体上,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把父亲的灵魂从他的身体内彻底挤压出窍。父亲睁着双眼,他所有的牵挂全部凝结在呆滞而灰暗的瞳仁中。夜更深了,夜猫子咕咕咕地嚣叫着,兰姨尖利的哭声如箭一般射...  相似文献   

10.
怀念父亲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我的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是我,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好像我每次想起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时候,读小学。学校在镇上,在镇上的一座老庙里,距家一公里路,或许一公里多一些。那时候每年春节前,父亲都千方百计存下几元钱,把这几元钱全都换  相似文献   

11.
兔子 《文化博览》2006,(8):56-57
爸爸是个挖煤的,绝大多数傍晚,他都是全身黑不溜秋地回来,然后把手上的衣服、皮带重重地摔在椅子上,这表示他不高兴。我一直不知道他为什么愤怒,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我长得太白。因为有一次,妈妈给他盛饭的时候,他斜眼瞅了我一会儿,嘟嚷道;"这么白?"我也觉得自己太白,不像挖煤工的儿子,我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我12岁那年,妹妹降临人间。妹妹属兔,爸爸就叫她"兔崽子"。临出门的时候,他总是把妹妹抱过去啃半天,"兔怠子""兔崽子"地叫上几十遍才肯走;傍晚从矿上回来,把东西一揉,就叫道"兔患子呢"。其实我比妹妹大整整一圈,也属兔,可他从来没叫过我兔崽子。只是在合称我们兄妹的时候,才说一句"这两个兔息子"。这明显是搭配。我没什么怨气,因为妹妹实在太可爱了。她哭声响亮,笑容甜美,总是在大家感到乏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二蛋上学     
也许因为难产的缘故,二蛋生下来就是个白痴。长大后,他见到舅舅常叫叔叔,见到叔叔常叫舅舅。二蛋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把一百元的钱当做十元的用掉。父亲拿一百元的钱和十元的钱放在一起教他:"一百元的钱上面有四个大人头,看清楚没有?"二蛋趴在桌上看半天,抬起头嘟哝:"十元钱上面人头也不少。"二蛋九岁那年,父亲完全出于一种责任心,把他送进了学校。二蛋的父亲对老师说:"我的儿子是个白痴,让他在教室里坐就行了,不必给他发课本。"老师说:"那怎么生?我们要教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象从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等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象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个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成老茧的双肩,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  相似文献   

14.
心结     
逸名 《文化博览》2005,(6):63-64
一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的死. 那天,我和妈妈匆匆赶到码头的时候,父亲正在地上剧烈地抽搐,周围围满了不相关的人……妈妈脸色惨白,她一把搂过地上的父亲,而我惊呆在一边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小镇中学的年轻教师,怀揣梦想,苦苦活动3年,终于调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一所县城重点中学。但是,校方没有让他上主课,而是安排他负责"电化教育"。说是一门课,其实也就是放放录像和幻灯片之类的活。因为追求升学率,学校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语数外"上去了。"电教"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豆芽课"。所以,在不少老师的心目中,他只是一个"打杂"的角色。蔑视和冷笑如高空坠物,避无可避。"你是咱学校最轻闲的  相似文献   

16.
大爱无形     
金翔 《文化博览》2006,(1):59-60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目不识丁。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也不知父亲是没进一天学堂,  相似文献   

17.
那时不懂你     
苍虹 《文化博览》2006,(6):61-62
我们曾是六口之家。父母亲,三位兄长和我。我们家女人的地位很高,父亲单位的人对我父亲说:"你老婆是‘常有理’,你女儿是‘惹不起’。"父亲一笑,不置可否。母亲是小学教员,她是个很优秀的小学教员。常常半夜三更才回家,说是找学生家长去了。有一天她拎着一块砖头回来,阴着脸。我们大气没敢出。过了许多日子,据父亲透露,是一个学生从母亲的背后扔的,母亲把这块砖头带给他家长看,让他挨了一顿好揍。我的三位兄长义愤填  相似文献   

18.
他说永远听从我的话   我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大泉眼村,父亲在郑家屯开粮店.当时的驻军一度住在粮店,驻军统领张作霖和我父亲结识,相交很好拜了把兄弟.张作霖看我读书很用功,常夸我是女秀才.后来,他向我父亲提亲,说他大儿子很听话,肯上进,将来也要在军队发展,需要我这样的女秀才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革"前一年,一个农村少女,暗恋上了县剧团的一名男演员.一次看他演出,在他卸妆后偷走了他的戏靴.这当然引起了非议,也使他大为恼火.她父亲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她说爱上他了,今后非他不嫁,而她那时才16岁.  相似文献   

20.
故事一在新泽西,有一位愚钝无比的小男孩,无论老师如何努力地教他,他仍然无法学会从1数到10。无奈之下,老师与同事商量后,决定请他的父亲来学校一趟,好好沟通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如此差劲时,老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盛怒的父亲立刻把自己的孩子叫了出来,当着老师的面大声呵斥道:"你这么大了,连从1数到10都学不会,将来长大能有什么用?"这个学不会10个数字的孩子眼珠飞快地一转,笑嘻嘻地说:"我可以做一个拳王争霸赛上只需要数到9的裁判。"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布鲁斯·富兰克林。在今天的美国体育界,谁都知道布鲁斯·富兰克林是全美职业拳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裁判![感悟]其实,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美好特质与潜能。而且有时候,不甘心往往是最好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