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生“金口不开”怎么办●李天顺交心谈心,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窥见其心理动态的有效途径。当发现学生的思想或行为“越轨”时,班主任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相机启发诱导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中,有时难免会遇上学生消极回避,甚至“金口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张然 《现代教育》2012,(9):15-16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课,是一门具有争议性质的课程。众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正面临着开与不开的尴尬境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则多有“到底该如何教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形势”的困扰。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材”、“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三个方面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每个班几乎总有个别让人特别“头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纪律都比一般学生差,被称为“学困生”或“后进生”。这些学生很“特殊”,是一些迟开的“花朵”,对于他们,如何耐心对待、悉心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绕不开的难题。本期“教师手记”栏目,分享两位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教育心得。  相似文献   

4.
李猛 《四川教育》2008,(6):46-46
班级管理,有时需要班主任反其道而行之,学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有不求上进的时候,有懈怠徘徊的时候。班主任要学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没有劈不开的“榆木疙瘩”山东胜利油田第一中学王兆本去年春天,我接了高二文科班的语文课。当时有位老师对我说:“你这个班凑了一些“劈不开的榆木疙瘩’,咋教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学生成绩差是事实,但是,对“劈不开”说法我持保留态度。天下没有劈不开的榆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英语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只知道记笔记、死扣语法、张不开嘴说英语的“哑巴”,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学生角色上都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栽花与插柳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果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不妨把教育比作是栽花和插柳的工作。显然,“花不开”“柳成阴”或者“鲜花开”“柳无阴”都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出不同色彩的花朵,不同特质的树木。  相似文献   

8.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学生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常提不足之处,猛揭疼痛之处,似乎在提醒,让其顿悟,……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儿”体味不到,而逆反的“程度”却越来越高,反其道而行之。最近读到一则名为《“瓦工”》的小故事,猛然悟出育人者应该练就壶水不开巧添“柴”的功夫,而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爱里花开知多少?“人世间没有爱浇不开的花朵!”一位教育家这样说。 是呀,班主任若想弹好班级工作这首交响曲,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有韵有情,和谐协调.甚至“未成曲调先有情”,唯有“爱”字.教师爱生,圣洁无暇,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既爱优等生也爱淘气包,即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只有爱生,才会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情感,才能动情晓理。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艺术,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北京市育英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在开家长会之前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1.3%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变得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厉批评并被限制活动。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那么,家长会作为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应该怎么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放学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已全面推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效益。但“开放不开”、“开放放开”的异化现象屡见不鲜,不得不令人思考,为此提出相关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立红 《学周刊C版》2011,(6):107-107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所以学生学习的思想日趋功利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在目前的高考中,语文成绩想得高分实在是比“蜀道之难”还难。学生之间的考分差距也拉不开,再加上其他的原因,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十分堪忧。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的超越意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实教育多以“底线教育”样式而存在, “超越教育”是对“底线教育”的扬弃。“超越教 育”发轫于学生的“未完成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旨在引导学生追求“完人”形象。“超越教育”体 现了教育的根本诉求,昭示着中国教育的明天。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背景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它给传统的教学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口不开”、“有口难开”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音乐.随时都有不确定的音符生成新的乐章。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正是因为有了意料之外的插曲.课堂才闪烁着创造的光辉.课堂因此而丰富。学生因此而灵动。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教师若是熟视无睹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成为死水一潭。课堂呼唤着智慧,教学寻觅着机智。因此.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6.
一直认为人情、人性是知识的属性,知识的每一个字符都诉说着人们的生活,沉淀着生命的意义,知识那丰富的“精神意义”能唤醒、启迪学生的心灵。也许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观点,在学科教学中,笔者总想让学生学会倾听知识的“言说”,体悟其丰富的“精神意义”,或尽量使知识穿越时空,抵达学生的心灵。然而在不少时候,还是发现要么有学生听不懂知识的“言说”,要么是知识敲不开学生的心门。笔者还能清晰地记起,那一次课堂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明显滞后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有思想品德缺陷、屡犯“错误”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无情失理现象。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情理交融”。一、对近年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无情失理”现象的反思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进行4年多了,但“应试教育”模式仍然牢牢地占领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人们仍然高举着分数牌,把学生论分排队。分数至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观念,影响着人…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也牵动着全社会。而加强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作为语文老师,应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修正孩子们的“生命观”,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悄无声息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何年 《教育》2014,(10):37-38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面临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举步维艰。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一至五年级开课率徘徊在50%左右,六年级基本不开;初中一、二年级不足40%,初三基本不开;高中则低于20%。据部分高校对入学新生调查,大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中小学没上过艺术课程,不认识简谱,不知道美术三元色,艺术素质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