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思维与语言的纽带。本文基于语料库,对英汉"红"和"蓝"习语中的隐喻认知加以分析,证实由于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认知心理上的差异,使英汉这两种颜色词带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中体现的隐喻认知也必然表现出各自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妍  彭雪华 《英语辅导》2014,(1):157-159,177
隐喻是语言现象,更是认知现象,它与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拥有几乎相同的身体经验,导致人们的世界隐喻观也是相似的,因此英汉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中的"心"的隐喻表达就存在相同点。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导引不同的认知思维,所以英汉"心"的隐喻表达又存诸多相异。本文依据隐喻认知理论,结合英汉语料,对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心"的隐喻表达进行认知剖析,以揭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背景的不同,使得隐喻翻译过程中折射出了不同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特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对中国古诗的隐喻翻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分析中国古诗的翻译策略,体现英汉两种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隐喻是一种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是通过跨域映射实现的。通过对英汉习语中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概念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解读,隐喻的认知语义和文化理据,其认知共性与差异性也都在英汉习语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从隐喻的认知出发,探讨隐喻在共同的认知基础上,英汉两种文化呈现出共性的同时,由于宗教信仰、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对隐喻的探索,有利于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谚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英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而语言受制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认知方式导致各自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刘月华 《考试周刊》2010,(22):42-43
本文从隐喻认知领域探讨了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隐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颜色词的隐喻使我们认识事物更加真实和生动。隐喻认知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受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隐喻的差异.达到在翻译过程中不望文生义,进行更准确的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外语教学新思维,在词汇、阅读以及文化教学等方面开辟外语教学的新途径,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开拓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爱情"作为研究对象,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情感隐喻认知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隐喻思维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成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隐喻概念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即隐喻思维与语言信息的内化,隐喻概念与英语同义结构的辨析,隐喻表达的文化内涵,隐喻思维与教学理念的更新。这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更是人们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概念本身很抽象,因此人们往往借助于隐喻来表达。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爱情概念隐喻不胜枚举,但却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梁雪清 《高教论坛》2007,(3):177-179
任何隐喻使用者都是一定文化载体,因此隐喻现象必然受到隐喻使用者所在言语社团的思维方式、习惯传统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典故的产生和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表明人们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隐喻习语。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习语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隐喻习语也会有所不同。英汉隐喻习语的跨文化研究会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从社会习俗文化的角度对英汉隐喻习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时间是抽象的,而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语言策略和认知手段在广告语中被广泛运用。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中、英美体广告均常采用三个隐喻概念以及它们所衍生出的子隐喻概念,对比分析这些隐喻概念,可见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认知工具的共性。解析广告语中隐喻的认知对广告语设计及隐喻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色彩词语具有联想性和比喻性特征,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联想意义。从语义学、历时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差异迥然的黄色为例,分析可知汉英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在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语义扩展而形成产生了诸多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色彩隐喻用以表达概念、状态或情绪。研究表明隐喻思维是汉英色彩词汇语义扩展的内在机制,是人类隐喻化认知在语义领域的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