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网球》2008,(9):81-8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最近引起网球爱好者注意的一个专业医学名词。我们看到费德勒从今年初就一直状态不佳,出神入化的得分不见了,矫捷的身影变得迟缓了,为什么?费德勒的经纪人托尼·戈德斯科宣称:"费德勒被查出患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当时(澳网)他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如果他的医生当时就知道他患病的话,肯定不会让他继续参赛"。我们还注意到,海宁早在2004年也曾患过此病,最近还有报道克罗地亚的安西奇也由于此病将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开赛的美网。  相似文献   

2.
在昨天费德勒和罗迪克激战到第二盘的当中,正是费德勒从那个破发点中死里逃生的时候,假如费德勒那时有一台哈勃望远镜,他就一定会看到这一幕:在我和提格诺(Bodo在《网球》杂志的同事)的背后,有一个女球迷在大喊:"费德勒,你不是真的。"这让我立马想到,费天王也许是虚幻的。但假如费天王变成真的话,那什么又是虚幻的呢?  相似文献   

3.
全景费德勒     
点评费德勒拉维尔--"别去想费德勒是瑞士人还是美国人,他只是那个罕有的拥有天才和网球本能的人。"阿加西--"费德勒是现役球员中最为全面的选手……能解释费德勒统治地位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现在要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出色。他的比赛很难说有哪些时候是打得最好的,因为总是令人感觉到赏心悦目,他的确太出色了。"  相似文献   

4.
点亮2012     
汪彦平 《网球》2012,(2):2-3
新年第一天,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两位网球大使,在卡塔尔多哈又一次用超乎想象的方式为2012赛季开球。整座露天竞技场,被超过4000支蜡烛点亮。在场地中央,是一个由点点烛光组成的网球场,费德勒和纳达尔就站在里面,挥拍击球。对此创意,费德勒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浪漫的、阿拉伯式的夜晚。"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7,(8)
"他是所有人想要挑战的对象,他已经赢得了11座大满贯单打冠军,他的名字叫罗杰·费德勒。我是泰戈·伍兹。"这是耐克体育最新的商业广告片。在片尾,伍兹饶有意味地说:"不过我已经赢过12座大满贯了,所以伙计,你还要继续加油!"可是,真正该要加油的,或许是老虎伍兹吧。当费德勒在比约·博格面前追平了温网5连冠的纪录后,没有人会怀疑他会打破桑普拉斯名下的14座大满贯单打桂冠的纪录。虽然纳达尔已经接近颠峰,并且在今年的冠军排名榜上早早超越了费德勒,但今时今日的国际男子网坛仍旧是这个瑞士人执掌的王朝。2007年7月8日的傍晚时分,费德勒一身白衣白裤,彷佛把观众们又拉回到一个世纪之前的温布顿。他亲吻了金灿灿的冠军奖杯。他把最迷人的一面留给了英国仲夏的草地。然后带着他的战利品归去。我们看着那副优雅的身影,禁不住赞叹:这就是王者的一面。但只有这迷人的一面,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好奇。有无数次,堆积在他面前的采访机和录音笔都希望能够从这个男人口中探听到他的私人生活。不过他都巧妙地回绝了。庆幸的是,最终还是有个人走进了费德勒的心灵密室,这个人就是蒂姆·亚当斯,他是《VOGUE》杂志的特约记者。去年11月,他们曾在纽约时装周上碰过面,费德勒那时就答应亚当斯会接受他的访问。"罗杰说米尔卡是《VOGUE》最忠实的读者。"亚当斯说:"听他这么说,我的第一反应是:眼前的这位是个多么体贴的男人!这跟那些激烈的比赛一点也扯不上关系。"今年3月,蒂姆在迪拜完成了他的专访。他希望能让读者看到费德勒的另外一面。"当罗杰听我问:‘米尔卡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之后,他的目光穿过这间酒吧里那些晃动的身影,投向另外一边——米尔卡正坐在那儿整理一大堆的票据,时不时被电话打断。罗杰的脸上保持着一种笑容,我不得不说,那是被爱神之箭射中后沉醉的笑容。"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Q 我是费德勒的球迷,非常想知道他"奶牛"的绰号是怎样得来的?(黄强/四川成都)A 那是2003年的事情了,喜捧温网冠军奖杯的费德勒成为了瑞士的骄傲,为了表达对这位温网新贵的肯定,瑞士网球公开赛主办方特意在赛事期间为费德勒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祝仪式,并送给他一份大礼——一头重达800公斤的奶牛"朱丽叶"。自从收下家乡父老的大礼后,  相似文献   

7.
李硕 《网球》2012,(3):112-113
一个赛季费德勒大概要用到60把球拍,这些球拍的总穿线次数要超过800次。美国人内特.弗格森自从2004年以来一直在悉心照料费德勒最重要的比赛工具——球拍。虽然他不太被公众所知,但是弗格森早已是费德勒重要的朋友之一。弗格森从达拉斯大学毕业之后,  相似文献   

8.
摩卡 《网球》2008,(2):69-71
费德勒【奶牛】——2004年,费德勒在温网卫冕成功,他回到家乡参加瑞士安联公开赛时,赛事总监代表家乡人民,送给球王一头名为"朱丽叶"的瑞士奶牛作为礼物。从此之后,费德勒在网坛所向披靡,成为现在男子网球运动的主宰者。中国球迷们渐渐亲昵地称罗杰为"奶牛"。遗憾的是2007年7月,朱丽叶因产奶量未达标,被送进了屠宰场。不过它为球王留下了一头小奶牛"雪绒花"。  相似文献   

9.
丹尼尔·布朗茨是最近一位战胜费德勒的选手(截至8月初),然后输掉了下一场比赛。很显然,费德勒的状态正在严重下滑,他几乎每次参赛都会以失败告终,经常早早被那些排名远低于自己的选手淘汰。而费德勒的另一个隐忧是,最近击败他的这些选手,全部都在下一轮中落败。  相似文献   

10.
汪涛 《网球》2014,(1):26-33
人们没有在2013年末的南美表演赛中看到费德勒耍宝的身影,瑞士人这个时候正在迪拜进行刻苦地训练,"我会专注于我的训练,这一次我将不会参加任何表演赛了,相比于2012赛季我去了南美洲,现在我会在迪拜进行训练。12月份将没有任何旅途上的周折。"让费德勒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有一个原因:刚刚结束的2013赛季已经撕开了他的承受底线。费德勒在过去的这个赛季将2012年帮助他夺得第十七座大满贯冠军和重返世界第一的"丰厚库存"变成了一张白纸,10,000多分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07,(8)
一年之后,在他最擅长的草地,心理防线几乎被纳达尔逼至崩溃的地步,赛后,费德勒承认了:"今年的纳达尔较之去年作了更充分的准备,而且,如今的他打法更加全面,击球更加具有计划性……"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10)
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1/4决赛和费德勒交战,与其想要击败球王,不如想着如何超越自己。赛事的五号种子布莱克有过四次与瑞士球王交手的经历,却从未赢得过一盘胜利。但比赛开始前,布莱克只用"费德勒并非神仙,他也会输球。"来轻描淡写地回应记者的追问。心理上从不畏惧,是布莱克的特质。看台上的美国观众给了布莱克最热烈的掌声,从一开始就摆明了立场。开局后,布莱克稳扎稳打,直至第九局的一次双发失误酿成大错,被费德勒抓住机会破发。好在5号种子及时遏制了颓势,利用费德勒的失误将局分扳平至5-5。首盘比赛被拖入抢七。布莱克先是以1-4落后,接着发力,扭转局面以6-4反超,并取得盘末点。可是球王毕竟是球王,他神奇地化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的夏天,瑞士小将费德勒拥有了一个可以和桑普拉斯对峙的机会——温布尔顿公开赛男子八分之一决赛。那一年,费德勒年仅19岁,在国际网坛鲜有动作,惟一一次让人们记住他的机会是他与辛吉斯搭档获得霍普曼杯。在此之前,费德勒同所有同龄球员一样视桑普拉斯为心中偶像,刚毅而又沉默寡言的桑普拉斯在费德勒心中占据着很高的位置,所以,在得知自己下一个对手将是桑普拉斯时,费德勒相当激动,他将即将到来的这场比赛称为“梦幻般的比赛”。  相似文献   

14.
王权的裂缝     
2007赛季似乎依旧风平浪静,但真实的状况是,多重颠覆性的暗流涌动正试图改变费德勒独领风骚的单极格局。法网决赛再负纳达尔,既说明了后者在土场上无可撼动的实力,也进一步揭示了费德勒红土短板的真实存在;罗马大师赛第3轮被名不见经传的沃兰德里以2:0淘汰,则进一步放大了瑞士人在土场上的弱势。乔科维奇的崛起并非个案,他所做到的,伯蒂奇、加斯奎特和穆雷等都曾经做到过。高度职业化的"85后"已具备了集群化抢班夺权的雏形,只不过,乔科维奇在蒙特利尔攻陷"瑞士城堡"更具典型性意义——年轻 智慧 压制反手 突袭正手=击败费德勒。至于卡纳斯,他用两连胜的诡异手法,将"天王"活生生地拉下神坛。想想真是讽刺,让一个被"妖魔化"的球员来终结神话,这已经足够让那些面对"天王"未战先怯的大师级球员们集体汗颜。  相似文献   

15.
擂台     
《网球》2013,(10):14
费德勒在美网的意外出局让人惊讶返巨头的行列么?YES很多人认定费德勒不可能再回巅峰,去年纳达尔温网后休整退赛时也不被人看好。同样是因为伤病,在费德勒技术依旧不老之时,何必否认他从未老去的冠军心呢?我坚信明年下半年费德勒会华丽回归,那将会是他又一次统  相似文献   

16.
Blog秀     
天涯 《网球天地》2008,(6):18-18
安静点儿(Be Quiet)作者:琳恩·门尼略(资深网球作家兼教育家)来源:teamwta.com 博客很显然,在罗杰·费德勒和诺瓦克·乔科维奇之间,没有什么友情可讲。世界头号选手已经不止一次批评塞尔维亚新星,现在费德勒开始向乔科维奇的家人发出警告。"安静点儿",在蒙特卡罗站半决赛中,费德勒朝着乔科维奇的选手包厢大喊。那次争执的起因是乔科维奇的一次正手回球被误判为出界,他的亲友们决定扮演司线  相似文献   

17.
他击败了永远徘徊在法网第三轮的同胞蒙塔内斯,他击败了跑不死的休伊特,他击败了老迈的莫亚,他击败了新锐的硬地大师迪约科维奇,他击败了球王费德勒。他的全部法网之旅只输给了费德勒一盘。纳达尔的三连冠维护着法网红土的光荣传统,维护着没有被费德勒掠夺的最后一块领地,纳达尔也由伟大蜕变为传奇,在红土之王的序列中,他仅仅排在曾经法网四连冠的博格之后。但此时的红土,也只有一个纳达尔。  相似文献   

18.
雨人 《当代体育》2008,(14):32-34
罗杰·费德勒,当今网坛最伟大的男子选手,温布尔顿大满贯期间,他一心两用,还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在自己祖国举办的欧洲杯上,虽然,瑞士队早早被淘汰出屈,但费德勒却向着自己温网六连冠梦想一路前行,鲜为人知的是,费德勒不仅仅是一个足球迷,还差点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2006,什么年?     
漫长的网球赛季终于进入收官阶段,在 WTA 女子总决赛和 ATP 上海大师杯赛之后,只有戴维斯杯等待决战,这3项赛事可以看作是对2006网球赛季个人与国家实力的年终检阅。那么,即将过去的2006赛季究竟是怎样的一年?毫无疑问,2006又是一个"费德勒年"。这显得毫无新意,也许唯一有一些新意的是,费德勒在2006赛季的表现比过去两年更加垄断--3个大满贯冠军加法网赛亚军,连费德勒都承认这是他职业生涯最完美的一年。事实上,费德勒的2004  相似文献   

20.
一个和七个     
吴昊 《网球》2007,(12)
尽管我们拿着放大镜曾经无数次观察过费德勒,以至于我们认为他的每一个毛孔都被我们详细描写过;尽管我们用尽所有的溢美之词,对于费德勒的每一次出手都大加赞赏,很有恶捧之嫌疑。但在上海大师杯的八天里,我们仍然无法对他的表现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