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情况 截止1995年底,在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四大工程”领域,国家投入大约1.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和国家教委所属的高等院校共建设了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大约有37名院士是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其中11名院士作为固定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平均每个实验室有31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4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为50%。实验室平均每年安排了5项开放课题,支持了9名室外研究人员来室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基本情况 在金属材料领域,目前我国共建设了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约有34名院士是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其中4名院士作为固定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平均每个实验室有28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4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3.
对基础农学领域中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统计表明,目前中科院或工程院的32名院士是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其中4名院士是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从事或指导研究工作.平均每个实验室有27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研究人员约占60%.而年轻研究人员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近1/3.平均每个实验室安排了25个开放课题,接纳了39名客座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23,(2):49-52
<正>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北京邮电大学,1988年成立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陈俊亮院士是实验室创始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张平院士。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为国家的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推动了我国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  相似文献   

5.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南京大学地质系由于长期重视师资培养,造就了一支较好的师资队伍,使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几年来,该系毕业生近50%录取为研究生,有的专业录取率高达75%以上。1978年以来,该系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二十多项;出版专著五部,出版科技参考书和教科书16种约800万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二十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和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目前,该系每个学科都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术带头人,并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结构较为合理、人员较为团结的教师梯队。  相似文献   

6.
地方     
正浙江实施院士结对"青椒"计划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省科协发布通知,决定实施"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延请两院院士通过带徒授艺的方式,为浙江高校结对培养青年人才。据了解,"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共选拔100人,分两批完成。今年启动第一批选拔工作,计划选拔50名左右。第一批人选从省重点建设高校中产生,以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领域为重点,由两院院士进  相似文献   

7.
名师风采     
<正>徐向民,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曾获评广东省师德建设标兵、南粤优秀教师。主要研究人体数据感知与人工智能,近五年承担了科技部/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基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ESI高被引热点论文1篇、国际会议大会最佳学生论文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带领团队  相似文献   

8.
《中国研究生》2007,(2):22-22
理笋尹一厂笋尹学术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科学研究科研基础.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省部级重点学科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获奖情况.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篇数。SSc…  相似文献   

9.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丰富合作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聘请国际高端人才作为客座教授、国内外访问与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和设立开放课题等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合作交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交流工作并促进实验室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神州学人》2012,(8):52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现有固定人员73人,其中"百人计划"研究员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占80%。实验室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以年轻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和以高素质的研究生队伍为主力的研究梯队。实验室以模式识别基础理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语言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模式识别的机理以及有效的计算方法,为开发智能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成立20多年来,实验室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  相似文献   

11.
林云锋,1977年生,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讲师、颌面外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牙发育与再生的研究工作,是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青年教师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各一项。作为第一主研,参研科技部97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及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结题成果均取得预期研究结果。共发表中英文论著43篇,其中SCI论著21篇,EI论著4篇,中文论著18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10篇,累计影响因子31,累计被引用频次78次,他引62次。参编专著一部、译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2007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成都市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担任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Cell Tissue Research,Journal of Biomedical M...  相似文献   

12.
该课程组由1O名主讲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助教2名。本课程教学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教学科研成果丰富,近五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担任省厅级及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级以上的优秀论文和教学成果奖4次。各成员简要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该课程主讲教师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1人。近几年共发表科研、教改论文30多篇,承担教育部和省级课题6项,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和教学成果奖4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2009,(10):28-31
工程力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8名、副教授26名。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3项、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  相似文献   

15.
邵骥顺 《上海教育》2009,(20):49-50
近十年来,虹口区教育科研的规模、水平、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其间,虹口区获国家级和市级课题立项的有146项,获国家级和市级科研成果奖104项,15个单位获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19位教师获“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在上海市教委主持的上海市第八、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审中,分别有19项和1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7项。  相似文献   

16.
张玉华,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控工艺部副部长。主要从事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相关研究与工程化推广。近年来,先后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相似文献   

17.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F0003-F0003
物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实验室面向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的需求。该实验室由蔡达锋博士牵头,共9名研究人员,其中博士4人、硕士4人、学士1人,9g研究人员共涉及到4个科研方向。学院每年投入10万元建设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模拟强场物理、凝聚态和材料物理以及计算机仿真和图形设计,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苏海佳     
<正>苏海佳,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长、侯德榜工程师学院院长、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级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致力于生物分离、环境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课题等国家项目近20项。已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9.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是一个只有15名专职科研编制的研究机构,在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近十年来共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子项目3项,发表了论文专著近百篇,获奖成果一批。为适应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需要,我们利用沿海开放地区的有利条件,面向世界,高效率地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几年来,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丹麦、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及香港的学者,科技同行31人次,举办了外国专家主讲的讲习班11期,15人次出席了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4篇,5人次与美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始终是以教育科研的成果来引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发展可谓相辅相成、息息相关。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十一五”期间共立项省规化重点课题4项。省规化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省教育厅规化课题4项、省学会重点课题1项、市重点课题1项、市一般课题4项。参与课题的研究人员及实验学校深入课题研究,认真总结,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使“十一五”课题究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较好地发挥了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