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竹与作文     
北宋著名画家“文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文同(11018—1079),字与可,被世人称为一代“竹圣”。大文豪苏轼在《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中记载文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鹃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文与可画竹的两个奧妙。其一,画竹之前必须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必须注意平时的生活积累,有足够的准备,然后才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涉及的绘画思想进行了分析,并论述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竹在胸     
<正>【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语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人物】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  相似文献   

4.
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是随事记录便是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以下简称《文》)一文,便是最好的注释。元丰(1079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见  相似文献   

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缅怀亡友文与可的一篇文章,文章纵横恣肆情感却自然凝聚,围绕"竹"的绘画形象来展开描述。因此从中国绘画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更加直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生文言基础不扎实。本文以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对如何避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浅层化,让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深度,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中有一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相似文献   

8.
<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在新课改后被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这是一篇突破常规的悼念友人的文章,乍读选材零碎、毫无头绪,细读却能感受到一条通融混成的气脉贯穿始终,"散而不乱,气贯中脉"。前文苏轼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回忆与友人文与可的交往,直到最末一段出现"废卷而哭失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教学为例,指出高效的课堂必须注重对话,教师不仅要与文本、学情、自己、学生、课外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还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生成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我们时常感叹志趣相投,精神相通的朋友难觅,苏轼与文与可的交往告诉我们其实也不太难。只要我们不过度的物欲化,只要能认识到友谊的最高境界是清瘦,就让我们在浮华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就能寻求到那个如水般的知己。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和文与可用他们的友情告诉我们情感的另一种呈现和维系的方式。本文通过对苏轼和文与可友情的开始、友情的维系和友情的深化来探索他们的友情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是随事记录便是文。”《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以下简称《文》)一文,便是最好的注释。  相似文献   

12.
<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一段赞与可画竹高超,第二段围绕这幅《筼筜谷偃竹》的来历写了兄弟间的一场"口水仗",第三段交代了写作目的——对与可的深切怀念。全文以乐写悲,正应了那句"欲笑还颦,最断人肠"。人曰,"东坡文章老更成",此言诚不虚也。笔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同届的两个不同班级(重点班)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课文中"愿得此绢而已"的理解大相径庭。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你,指与可)只是想得到这些绢罢了",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他在文艺理论作方面,有不少独特的见解。他的文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胸无成竹宋人苏东坡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的写作原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人晁补之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但郑板桥却提出“胸无成竹”的主张。他  相似文献   

14.
墨君堂记     
苏轼的表兄弟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是一个爱竹之人,他种竹、画竹,被后人奉为墨竹之宗。文同早年在永泰故居的竹林深处建立起一座“墨君堂”。在这里,他采撷竹的风采,领略竹的风骨,描绘竹的神韵,吟哦竹的情思,自比竹的节操。为此,他特地请与他性情相投、人品相近、爱好相同、感情笃深的苏轼为他写下了这篇《墨君堂记》。  相似文献   

15.
<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单元阅读提示就强调了散文学习要注意其"散而不乱,气贯中脉"的特点,文章既回忆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又回忆了和文与可交往的诸多趣事,还叙写了见到文与可赠画时自己的失态之状,以及联想到孟德与桥公的故事,内容繁杂,似乎信手拈来,娓娓而叙,但散文  相似文献   

16.
竹,在人类生活中,用途广泛,地位显著,与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尚书·周书》纪周成王姬诵将加玄服,周公姬旦便派专人到零陵取文竹为冠.《汉书》载刘邦微时,常以笋壳为冠,贵为天子之后,仍然服用.至于“竹笠”,在《风土记》的《越谣歌》里就有记录,张志和把“青箬笠”写入《渔父》歌词,则更是唐以后的事了.——这是“衣”.笋脯,笋干,烧笋而食,是古已有之.文与可在湖州,常烧笋下饭,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详细叙述.苏东坡开刘器之一个大玩笑,诳他说去参玉版和尚,结果是到廉泉寺食烧笋,还说:(此笋)“即玉版也.此老师善说法,要能令人得禅悦之味.”于是饱餐一顿,大笑而归.——这是“食”.王禹偁黄冈的竹楼,仅破竹为瓦.而傣族的竹楼,则以竹为柱、为梁、为椽、为瓦、为地  相似文献   

17.
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笃谷偃竹记》是一篇悼亡之作,而我们读了大部分内容却不见哀悼的蛛丝马迹。文章开篇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接着追述作者和文与可的交往;直至结尾曝画,"废卷而哭失声",我们才豁然开朗,原来作者在悼念表兄文与可。显然,该文写法与一般的悼文迥异,避"俗"就"新",另辟蹊径,依照散文"形  相似文献   

18.
苏轼与文同共同创立的湖州竹派,标志着从北宋开始的文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倾向。苏轼以其精于诗、文、书、画的全方位艺术修养,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颖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观点,并使书画一体的艺术实践在墨竹绘画中得到了定形。苏轼创造的“湖州竹派”这一中国画艺术的新形态,打开了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正>这里我们所看到的这件《墨竹图卷》,绢本,纵33厘米,横533厘米。展卷为"梅道人录"墨竹画的要诀,独推文同"天纵之才"、"生知之圣",即刊本《文湖州竹派》中的相关论述。而文字  相似文献   

20.
郑雪 《广西教育》2022,(2):124-127
本文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详细阐述六步教学模式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出教师可通过“疑”中自学、“研”中求助、“比”中拓展、“积”中沉淀、“用”中解惑、“升”中领悟,充分发挥古诗文独特的文化、审美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阐释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积累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认知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阅读关键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