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静 《考试周刊》2011,(74):72-73
本文介绍了求历时最短的指派问题,给出了改进矩阵解法的求解步骤,论述了这种解法的合理性,最后举例说明了这种解法的方便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线性方程组的几种解法的基础上来探讨线性方程组的另一种解法──求逆矩阵法。 先给出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再从特殊到一般,即先讨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再讨论一 般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此方法计算量不大,颇为实用。  相似文献   

3.
具体介绍了一种二元二次不定方程的解法,分析这种解法,然后提出运用二次型解不定方程的猜想,证实此猜想并详细介绍这种方法,最后提出漏解情形可能性,并对这个漏解情形进行讨论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入正、负阶跃函数的概念,推导出正、负阶跃函数的性质,并提出分段函数运算的一种新解法,且将该解法应用于分段函数的初等运算、求导运算、求积运算,结果表明这种新解法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用一个力拉物体使其运动,问该力朝什么方向可取最小值.通常的解法是利用三角函数来求极值,但这种解法比较麻烦.本文介绍一种简捷的解法——图解法.  相似文献   

6.
工程问题的一般解法为分数求解法,除这种解法之外,还有两种新的解法——假设法和份数法。例1.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1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  相似文献   

7.
【原题】100×99+100×102 解法一:原式=100×(99+102) =100×201 =20100 解法二:原式=100×100×2+100 =20100 笔者在我县农村一所中心小学听了一堂数学课,授课教师出示上面这道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绝大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按解法一),唯独学生A根据自己的思路采用了“解法二”这种算法,而老师在进行练习评介时,却认为“解法二”无算理,不正确。当时,着实让我感到意外和惊讶。难道“解法二”真的是无算理吗?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推敲一下学生A的解法,就会知晓,这种  相似文献   

8.
<正>工程问题的一般解法为分数求解法,除这种解法外,还有两种新的解法——假设法和份数法。  相似文献   

9.
本刊2012年02期刊出《对2011年高考物理海南卷第15题的几种解法和结果讨论》一文,在原文中作者讨论了该题的3种解法,其中解法2与解法3出现了增根,作者对此用较大篇幅讨论了这个增根.笔者认为这种讨论是不妥的.具体分析如下. 今按原文的思路分析解法2.  相似文献   

10.
《数学通报》2005年第8期数学问题1565和《数学通报》2005年第1期数学问题1529的解法是特殊的解法。通过分析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统一解法,即矩阵解法,这种解法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
<正>无组别(不考虑分组序号)平均分组问题是排列组合问题中比较典型的一类问题.对这类问题,一种通用的解法是将分组平等看待,再由无组别特征去掉重复计数的部分,得到问题的解.这种解法多年被沿用下来,这里,介绍一种新解法,并介绍由此深入探究而得到的猜想.问题1将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有几种分法?解法1(通用解法)8人中任取4人,有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求已知点为中点的圆锥曲线弦所在的直线方程”问题是中学解析几何课程中,一种重要的类型题,它有很多种不同的解法。本文利用点对称变换的方法解决这种类型问题,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这种解法具有明显的几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一道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不断衍生一些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驱动作我们对这种微分方程——非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进行不断探索,从而对比较系数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解题中,我们常常把含有待定字母的等式,缩小或放大,得到一左一右两个界限,使其夹在两个界限中间,从而导出字母的取值范围.这种解题思路称为相等问题的不等解法.下面举例说明这种解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限制线性方程组的一种迭代解法 ,给出了这种迭代方法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无组别(不考虑分组序号)平均分组问题是排列组合问题中比较典型的一类问题.对这类问题,一种通用的解法是将分组平等看待,再由无组别特征去掉重复计数的部分,得到问题的解.这种解法多年被沿用下来,这里,介绍一种新解法,并介绍由此深入探究而得到的猜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整数规划问题的一种新的解法,这种解法是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与原来的解整数规划问题的割平面法相比,具有运算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教科书对怎样解有理不等式,只介绍了化为等价的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列表法.由于这两种解法书写较繁、易出差错.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补充了“序轴标根法”.简称“序轴法”.其实质就是列表法的一种简便形式.仅管学生乐于接受这种直观易学的解法,但在遇到有等号或重因式时,仍会感到有些茫然、条理不清.要让学生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好这种解法,这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数学考试及平时作业评分标准,因受传统记分法的束缚,一般只看“两对”(列式对,得数对)就给满分。这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些改革尝试,现将我的作法简介如下。首先制定新的评分标准,把解答每题的评分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佳解法,这种解法思路独特,列式简明,得数正确,除给满分外,另加奖励分。第二类是一般解法,这种解法思路一般,列式对,得数对,给满分。第三类是烦琐解法,这种解法思路呆板、  相似文献   

20.
一、善待差错——让学生拥有自信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5米,下底是4.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一个学生解答:2.5+4.5=7(平方米)。这种解法引发了学生的一阵笑声,使得这位学生十分窘迫。教师没有将这种解法一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