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忆母亲     
刘克锡 《阅读》2014,(9):12-13
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相似文献   

2.
陈欣然 《阅读》2012,(7):40-41
星期天的早晨.我正在写作业.忽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呛得我直咳嗽。我赶紧抬头看了一下窗外.只见窗外的天空被白色的大雾笼罩.而且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3.
禇定浦 《阅读》2009,(7):36-36
我是一棵香樟树,今年已经25岁了,住在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内。 我的头发是绿色的,长得郁郁葱葱,到了秋天也不会变黄。而且,我的“发脉”清清楚楚.密密麻麻。我两只大手上.还可以长出无数只小手,所以有人说我是“千手观音”。至于我的身材.虽然并不苗条,但是我觉得很骄傲。俗话说:“人高马大,力量粗!”  相似文献   

4.
陈廼茜 《阅读》2012,(9):27-27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不倒翁”,我非常喜欢,现在想起.还是记忆犹新。暑假在家,我又做了一个。 我先找来材料:一个鸡蛋,一些油泥,水彩笔。 首先.我把鸡蛋打开一个像嘴巴一样大的小口.把蛋清和蛋黄倒出来,留下的鸡蛋壳就是我要做的“不倒翁”的外壳了。  相似文献   

5.
孙红平 《阅读》2010,(5):38-39
首先,看一下我的本领。我的本领有三样: 1.表示事物或人物的特征、状态。如:The apple is red.(苹果是红色的。) 2.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如:I have lunch at twelve every day.(我每天十二点吃午饭。)  相似文献   

6.
童年不再来     
陆梅 《阅读》2006,(10):4-5
我时常想.如果让我再一次回到童年和少年时代.我的人生是不是更有质量或意义?其实我很害怕回想我的童年。我的有限的关于童年阅读的记忆.少而又少。倒是多年后的今天.职业和写作的关系,使我对童年阅读感同身受。我曾经在《相逢一个个童年》的小里说:我看书.儿童书或成人的书,都很在意作家笔下的“童年”.童年里温暖会心的细节。  相似文献   

7.
李诗宸 《阅读》2009,(12):28-29
我是个胶带专家,成天玩胶带,基本上没有我玩不出的花样。 有一天.好朋友来我家玩,突然.我听见朋友在“狮子吼”,忙过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秋日私语     
栾心晨 《阅读》2010,(11):24-25
金秋十月.我们去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寻找秋天的足迹。 坐在公交车上.当我把窗户打开一条缝隙.风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一齐向我扑来,真爽!  相似文献   

9.
争功劳     
王婉翠 《阅读》2014,(10):26-27
“我的作用最大!”“不,我的作用才大!”“你们不用争了,我的作用比你们大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文具们在争论谁的作用最大。“没有了我.主人能写出字吗?”钢笔得意洋洋地说。“哼,我才是天下第一,你别吵.我还能把你写错的字涂掉呢!”修正液不服气地对着钢笔说。“你们不用再吵了.我才是第一,没有了我,主人能把字写哪儿?”本子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说。  相似文献   

10.
卜美玲 《阅读》2012,(7):39-40
一天.我发现我家厨房的洗菜池边多了一个桶.我问妈妈:“水池边放一个桶干什么?”妈妈笑着说:“过几天你就明白了.”之后的几天里.我就细心地观察。原来这只水桶是存放淘米水的。  相似文献   

11.
赵王诣 《阅读》2011,(5):27-28
星期天下午.爸爸带着兴高采烈的我去宝应公园划船。天气格外热.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不一会儿,我的脸上就挂满了汗珠。但一想到那漂亮的游船和碧澄澄的湖水,我立刻觉得凉爽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按摩计划     
陆婧怡 《阅读》2014,(3):28-29
这几天,我一直在酝酿一个小小的计划.什么计划呢?我看妈妈这几天十分辛苦,累得腰酸背痛,所以想给她做一次全身按摩。你们可能会觉得奇怪,做按摩?你会吗?你们可不要小瞧我.我可是按摩高手。  相似文献   

13.
祖国     
陈惠英 《阅读》2014,(10):9-9
我在南洋(东南亚一带)度过童年。儿时,常常听长辈惦念“唐山”。“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有一回,我问母亲。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为了寻找那叶脉似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告别了美丽的南洋。我带给祖国的,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主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相似文献   

14.
我的钢笔     
付琪喻 《阅读》2013,(12):26-27
今年我上小学三年级了.妈妈帮我买了几支钢笔。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支蓝色的钢笔。它身长大约13厘米.上面画着一只可爱的小熊。小熊的脖子上系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头顶上方还有一棵小树。  相似文献   

15.
谢玲 《阅读》2010,(1):5-13
采访手记 时令刚刚进入冬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寒冷提前进入北京。然而.当我冒着严寒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见到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数学家杨乐院士时.他满面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令我感到阵阵暖意。  相似文献   

16.
戴妮 《阅读》2009,(5):28-29
这个暑假。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因为盼望已久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开幕了.我可以收看精彩的奥运赛事。一睹运动明星的风采.更因为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奥运同行,为奥运献出了一份微薄之力——当了回English老师。  相似文献   

17.
梅志军 《阅读》2010,(1):23-25
翻阅很多同学的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失分比例较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方法不对。现在我以《与陌生人同桌》短文为例,谈谈我主张的“三读法”。  相似文献   

18.
温情提示     
杨萌 《阅读》2006,(6):26-27
平时.我最讨厌那些告示和标牌.因为那要么是指责人的话.要么就是令人心烦的大话!看见这些刺眼的广告。我恨不得一口吞了它们.  相似文献   

19.
烧锅     
冒顾熙 《阅读》2014,(6):26-27
爸爸妈妈带我回乡下爷爷奶奶家.我兴奋极了.因为又可以疯玩啦!  相似文献   

20.
幼年趣事     
张欣然 《阅读》2008,(10):27-28
记得我五岁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一进公园门,我便看到了一群白鸽,我撒娇地央求妈妈让我喂鸽子。于是,妈妈买了鸽食,倒在我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