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亭》获得成功,与其语言美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典型化的环境语言、雅俗兼备的风格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
《左传》中有许多百读不厌的篇什,《秦晋Yao之战》是其中之一。作从作品中人物语言中显示出来的对比美、和谐美、精炼美和动态美四方面浅析了人物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化》2005,(9X):38-40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2005]5号)、《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意见))(教师[2004]4号)的精神,经认真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制订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国寸划实施方案》并上报教育部。最近,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首批实施工作的批复》(教师司[2005]24号)要求,结合云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经过进一步的研究部署,制订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生都比较喜欢《与朱元思书》的语言,那么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这篇短文的语言究竟美在哪里?乍看起来好象是因为它比较准确地再现了美的大自然,实质上,自然的美是和社会、历史有密切关联的。描写自然美,也就是间接地表现人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其说是在赞叹自然的雄伟和魅力,勿宁说是对醉心仕宦的人的劝谏。因此可以说,这里的语言美是美在能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情趣.《风景谈》、《白杨礼赞》、《爱莲说》的语言美是和作者的精神世界分不开的.这篇短文的语言美也美在语言本身用字、组句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语言学会于八月一日至七日在昆明召开了八三年年会。与会的会员有15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60多篇。八月一日上午八时半举行开幕式。会长吴积才致开幕间。他首先回顾学会从1981年6月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第一是创办了普及性的语言专业半月报《语言美》。该报创刊两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报方向,抵制不良倾向,结合专业特点,宣传党的语言文字政策,配合五讲四美活动,面向中学语文教学,普及语言知识,为提高中学语言教学质量而努力,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因而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受到省内外语言学界和  相似文献   

6.
小语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民族感情。课文中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思想美“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田忌赛马》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穷人》、《小珊迪》、《夜莺之歌》也反映了全人类的公共美德,如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反抗侵略等。二、语言的规范美一位著名…  相似文献   

7.
《左传》的口才学价值也是很高的。以《秦晋殽之战》中人物19次“演说”共38句话为例作鉴赏,从语言情境看,言分内外,内直而外曲;从语言艺术看,语有表里,可由三意、三味、三境构成的矩阵知其多维;从语言机理看,声由心发,语言外显着人的生存质量。我们可由几个特点来观照其语言美。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 师[2005]5号)、《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 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意见》(教师[2004]4号) 的精神,经认真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制订了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 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方 案》并上报教育部。最近,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中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 设计划首批实施工作的批 复》(教师司[2005]24号)要 求,结合云南省中小学教 师队伍建设实际和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读罢掩卷思之,溶溶的月色.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铭刻心中。《荷塘月色》的语言可谓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恰到好处的美。诚然,语言是文字的载体.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赏析一下《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读让学生体悟《论语》的感情美,再现《论语》的形象美,理解作者的思想美,感受《论语》的语言美,体会《论语》的口语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利用文章的语言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朴实或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准确或生动,均显示了文章的语言美。语文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文章独特的语言艺术,驱遣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到作品的美好艺术情思中去,就可以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如教师在教《春》、《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此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披  相似文献   

12.
《左传》的口才学价值也是很高的。以《秦晋殽之战》中人物19次“演说”共38句话为例作鉴赏,从语言情境看,言分内外,内直而外由;从语言艺术看,语有表里,可由三意、三味、三境构成的矩阵知其多维;从语言机理看,声由心发,语言外显着人的生存质量。我们可由几个特点来观照其语言美。  相似文献   

13.
《辽宁招生考试》2007,(10):42-42
根据国家考委办函[2007]77号文件《关于调整全国统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试卷结构的通知》精神,从2007年10月起,全国统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代码:0342)启用修订后的大纲教材进行命题考试。在今年10月考试中,将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试卷结构进行部分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23,(5):19-20
<正>2022年12月30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新修订的《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云科规〔2022〕12号)。为便于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理解有关内容,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2022年9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新修订的《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4号,简称《奖励办法》),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切实做好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各项工作,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开展了《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云府登1308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告第42号,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斥着语言,语言是教学得以存在的基础,无语言就无教学。艺术的运用教师语言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本文试从审美角度和心理方面探讨教师的语言美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的美学特征与教师的语言美 夸美纽斯把自己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称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他说,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它是一  相似文献   

16.
一、文中美的因素 散文被誉为“美文”,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的朱先生笔下的散文更是美不胜收,《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因此《荷塘月色》是我们进行审美教学的优秀范文。 《荷塘月色》之所以美,除了它结构精巧、描绘细致等特点外,主要表现出语言美和意境美。 1.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可谓散文语言大师,他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特色,笔法娴熟,想象丰富,变幻多姿,是散文语言境界的一座高峰。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荷塘月色》虽不是诗歌,但在文章中确实体现了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工夫,许多字词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词所无法替代的。如“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奖励》2023,(5):11-18
<正>云科规〔2022〕1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障评审质量,根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4号,以下简称《奖励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提名、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8.
《儿女英雄传》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不朽名著,素以语言美而著称于世,它的语言俏皮、幽默、本色、生动,极有特色。具体而言之,它吸收了话本这一体裁的某些优秀的表达方式,汲取了民间语汇词汇的精华,分别从叙述语言、描写语言及人物对话语言等三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的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19.
中学古诗文审美谈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学语文》2003,(1):21-21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适当点拔,使学生领略其中美的真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1.语言美中国古诗文用语考究,常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有些语言非常生动,极富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语言美。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着一“闹”  相似文献   

20.
陈小园 《现代语文》2009,(7):104-106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时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美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教学语言美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教学‘语言美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美,自觉、深入地研究、探讨和把握语言美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规律,使教学语言更得体,更完善,更优美。研究和探索教学语言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