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梁实秋“美在文学中不重要”的论点出发,通过梁实秋与朱光潜动态的论争过程,从其关学理论质疑始,经表层裁体文字剖析,到文学关学二元分离的三个环节逐层深入,探求梁实秋文学的道德价值观。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梁实秋的文学价值论。  相似文献   

2.
1935年梁实秋通过王平陵介绍,与正中书局商量《学文》月刊继续出版事宜。《学文》月刊与《新月》月刊有承继关系。梁实秋拟创办《学文季刊》,以接续《学文》月刊。梁实秋与正中书局的四封来往信函,表明其自由主义文人的立场,也反映出左翼文人与自由主义文人在文艺和政治观点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同志在《西方美学史》(一九七九年新版)的“再版序论”中,谈到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内容涉及如何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等问题,其中有些地方是值得提出来讨论的。朱光潜同志在“再版序论”中称他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几个方面的“迷惑”。他在“迷惑之一”中写道:“马克思本来不曾说‘经济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可是在‘序言’中是确实尽强调经济因素”。我们觉得朱光潜同志的这种说法和提出的问题关  相似文献   

4.
<正>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文笔简洁、平实,风格恬淡、雅朴,字里行间充满幽默风趣,三言两语蕴涵人生哲理。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与《秋室杂文》,被朱光潜称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雅舍小品》更是风行全世界,先后印行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咬文嚼字》一文,虽然朱光潜先生写得深入浅出,但探讨的毕竟是文艺理论问题,观点与观点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也不那么容易掌握。怎么办呢?笔者尝试了图表法,效果还不错。全文的基本观点,自然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其中“  相似文献   

6.
周建永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5):57-61,91
朱光潜在《变态心理学派别》和《变态心理学》中,肯定了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同时认为其理论存在泛性论倾向以及缺乏生理依据等问题。在美感经验理论中,朱光潜批评了弗洛伊德的文学是欲望的满足的观点;在天才观中,批评了弗洛伊德的文学家与精神病同源的观点。在悲剧快感理论中,朱光潜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矛盾情感理论和宣泄理论;在灵感理论中,借鉴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这些借鉴给悲剧快感理论和灵感理论注入了现代心理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发生重大转向。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梁实秋用新人文主义理论来评析五四新文学,在对浪漫主义的征讨中,几乎把新文学的趋向基本否定。笔者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对梁实秋此文的得失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发生重大转向。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梁实秋用新人文主义理论来评析五四新文学,在对浪漫主义的征讨中,几乎把新文学的趋向基本否定。笔者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对梁实秋此文的得失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梁实秋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以散文称誉文坛。他的散文虽多取材于日常琐细,却往往内蕴深厚,值得玩味。在《西雅图杂记》中,他的取材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自然景物及名胜古迹、中西饮食文化、美国社会问题。研究梁实秋《西雅图杂记》的取材,不仅有利于我们分析梁实秋散文创作的前后变化,而且可以为我们全面深入解读和把握梁实秋散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1932年在留学英国期间,以书信形式发表的给青年朋友的《谈美》小册子里提出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谈美》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并且是最完整的体现。他以建立高尚的  相似文献   

11.
引经据典往往能更好得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错误地引用和不恰当的改动会引起读者误读作者的感情和观点,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将就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的引用错误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与读者分享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六月第二版)新增加上去的“序论”以后,深深敬佩朱先生在学术上大胆陈述个人见解的勇气。朱先生说:“不弄清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美学观点。”这话是十分深刻的。朱先生批评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某些观点,是中肯的。正如  相似文献   

13.
论诗歌意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意象理论也成熟得很早。我今天选择这样一个论题,确实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目前对意象的理论认识还有不尽完善之处,甚至有悖离的地方。“五四”以后的三十年代是学术史上最繁忙的一个时期,对意象理论的挖掘也很热闹,有名家梅光迪、梁实秋、艾青、朱光潜等。其中,朱光潜的《诗歌的境界——情趣与意象》最有概括性。他指出:意象是一个外来语,是“image”的译名。意象只是一个客观的物象,不包含主体情感的经验。当时,理论界默认了。然而,朱先生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他的声名和威望却就这样成了一种负重,一种罪过。他直接影响到80年代一个编写《诗歌辞典》的  相似文献   

14.
生日随感     
明天,便是我十五岁的生日了。父母问我要什么?我答道:“《朱光潜全集》!”朱光潜,是我知道的中国名人最早之一。儿童时,只知道朱光潜是个美学家,却不理解美学为何物。前几年,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了一本父亲时的《美学向导》,橙红色的封面,由李泽厚主编,记得头一篇便是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寄语。又看了那本书上朱光潜的《什么是美学》及李泽厚的《美学》,才粗略地了解了美学的含义,也初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曾倡导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时刻注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反对“唯经济决定论”,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有着自己的理解。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朱光潜根据具体历史现实指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将其分为文艺思潮运动和创作手法,认为作为文艺思潮运动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具有普遍性。日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与西方文艺思潮运动的线性发展历程相颠倒,与朱光潜的观点形成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的《咬文嚼字》,列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炼字等典例,从传统文艺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情感的微妙关系。现代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从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和探究经典文本的可能。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概念,秉承"咬文嚼字"的精神,重新审视"李广射虎",并从文本叙事形式和内容感情表达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朱光潜先生观点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马丽花 《考试周刊》2011,(91):44-45
作者引用了朱光潜先生的文字提出了文学教学内容的指向是"看那一园灿烂的葛藤花卉",即细读文本,欣赏言语本身的观点,并从教学实践中选取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经典散文的不同教学设计来对比例证,进一步论证观点。  相似文献   

18.
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手笔录之意。随笔本是散文的一种,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叙事、说理、抒情、绘景、状物无所不宜,往往随兴所至,意趣悠长。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例如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明人陆深的《春风堂随笔》、清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等,也常用“随笔”之名。延至现代,周作人、林语堂、朱光潜、梁实秋以及秦牧、黎先耀、刘心武等也都是随笔写作的圣手。  相似文献   

19.
<正>生于70年代的刘聪博士,从硕士阶段便开始了对梁实秋的批评研究。十年来,出版了《古典与浪漫——梁实秋的女性世界》,合著《梁实秋图传》等有关梁实秋的学术著作和相关论文。2010年5月出版的新作《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即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加以补缺充实而成。因专  相似文献   

20.
<正>《雅舍》是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初读《雅舍》,总在"舍"字上打转;几读《雅舍》,方识"物化"的阅读心理脱离了梁实秋的精神轨迹。知人论事是赏析的基础,我们必须进入梁实秋所处的"此时此地",感受他的"此境此情"。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辗转于重庆,同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主任,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