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集藏的铜元中,有一枚铸有三面旗的铜元。该铜元钱面内圈钤上下右左对读式"中华元宝"四个字,外圈上钤"福建铜币厂造",下钤"每枚当钱十文"的面值字,左右各有一个相同的五角花  相似文献   

2.
庞文龙  王英辉 《收藏》2010,(2):95-95
1981年,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这副陕西靖国军创始人之一郭坚的墨书对联。对联字芯纵145厘米,横40厘米。纸裱。天地轴虽残佚,所幸字芯保存尚好。联语为:“春雨新龙角,秋风振凤毛。”下联左下方行草题署“郭坚”,“郭”字末画是其一贯的修长夸张的风格,力度感极强,系郭坚书画落款之特色。名款后钤有“郭坚”“方冈”朱印两方。  相似文献   

3.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4.
巩宝生  王周应 《收藏》2007,(9):89-89
郭坚书言对联纵174厘米、横44厘米,字心纵147厘米、横38.5厘米,纸本,上联“灯影鱼舟外”,下联“潮声客枕边”,下联左侧有郭坚落款,钤朱文篆书“方刚”印及白文篆书“郭坚”印各一枚,纸镶绫边式装裱,上下天地杆处略残,但字心完好,背面后来又用牛皮纸衬裱,以为保护。  相似文献   

5.
徐春平 《收藏》2012,(11):82-87
【行情综述】 夏季的收藏品市场进入了传统的“歇夏期”,虽然古钱币市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仍处于调整阶段,但华夏古泉网聊天室推出的精品拍卖仍可用“火爆”二字来形容。如6月25日推出的拍品五代十国名珍“天策府宝”,成交价格高达30余万元:7月23日推出的古钱名誉品“至正之宝权钞贰钱伍分”,  相似文献   

6.
阁皂山人 《收藏》2007,(8):73-73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件别具一格的清代进士墨迹。该墨迹为纸本,纵85.5厘米,横27.8厘米。楷书“降福辟邪”四字,四个字上盖有四个满汉文大印,印文为:“安徽省提法使司印”。上款为“宣统三年六月十二日开用新印”,下款为“吴品珩书”,钤“品珩之印”白文印一方。此幅作品用笔劲健典雅,端庄稳重。  相似文献   

7.
珈玮 《收藏》2007,(8):49-51
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有言“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即为我国唐代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淮河以南的今安徽省准南市地区,唐属寿州。自20世纪60年代胡悦谦先生发现窑址以来,寿州瓷逐渐引起人们的注目。近来年,市场开放,不少寿州窑瓷实物得以面世。笔者感受到,寿州窑瓷确有其独特的神韵与灵气。  相似文献   

8.
梁发宗 《集邮博览》2011,(10):65-65
这是我收藏的一张《武汉市集邮公司集邮商品预订凭证单照》票据(附图)。 它类似于客户收留的订货发票。其中,“凭证单照”的说法,值得商榷。1.“单照”似为生造词。2.其义若近似于“单据”的话,那么,它又显现了和“凭证”的词义重复的弊病。3.此票据右沿竖式说明中,有跟票名内已有的“凭证”二字。小小单据里,一词多现。似无必要。  相似文献   

9.
陈明哲 《收藏》2008,(9):73-73
近日笔者有幸觅得一幅五尺山水中堂,空灵清劲,逸笔草草。从画面风格、纸质看,大致可推断出此作应出自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画面款题“石壁流云”四字,钤“许尚远印”“文羽”二方印。《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安徽画家汇编》载:“许尚远,字文羽,号补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黟县人。工山水花鸟。书画皆宗米襄阳,尝与查二瞻学画,年八十后书画益见苍劲。著《补峰集》。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八十四,书陶诗卷,藏安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杨燕 《收藏》2007,(5):153-15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元年版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见图)。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上色调为绿色。上部横印币名“中国银行兑换券”,左右各有一红色号码;下边框内有“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空心字“壹圆”面额,面额右侧椭圆形水内为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左右边框内上下及底部均印有小字“壹圆”,四角各有一“壹”字。此券印制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