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师文涛 《收藏界》2013,(2):54-54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  相似文献   

2.
张建功 《收藏》2007,(6):144-146
清代咸丰朝广设钱局铸大钱,据统计,铸钱局和奏准新建的铸钱局共32个,鼓铸的各种大钱,品种复杂,无奇不有。新疆叶尔羌(今莎车县)局所铸咸丰大钱颇具特色,存世又较为稀少。  相似文献   

3.
雷生安 《收藏》2006,(4):99-99
清代咸丰元宝镇库木质呈样钱,原为河北省保定地区民间传世品,笔者于1986年在北京收藏。此钱样为黄杨木质,直径13.2厘米,内穿1.8厘米,重114克,正面楷书“咸丰元宝”四字,背穿左右为满文“宝泉”二字,穿上下为“镇库”二字。木质细腻,色泽红润,雕刻精湛,刀迹清晰可见;钱文书法精美,劲瘦刚健,具有周容斋太史所书钱文的风貌。此木样与华光普主编《中国古钱目录》中所载“咸丰元宝宝泉局镇库钱”字体风格一致,只是木样外缘较宽。  相似文献   

4.
黄明海 《收藏》2011,(3):79-79
清代宝苏局所铸成丰元宝当百大钱,种类繁多,版别庞杂。据文献资料戴,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都后,大举北伐和西征,清廷内外交困,为筹措浩大的军费开支,挽救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开始发行纸币和铸行大钱。  相似文献   

5.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这种钱在云南极为常见,我收藏有70多枚,其中部颁式的也有近20枚。在我收藏的部颁式咸丰大钱中,除这枚外,直径最大的40.7毫米,最重的26.8克,其他大都在18~25克之间,很少有重量相  相似文献   

7.
袁克林 《收藏》2011,(2):89-89
咸丰年间江苏省所设铸钱局最多,计有筹防、筹济、淮安、敦信诸局。现今存世的宝苏局咸丰大钱,已无法分清归属哪家铸钱局所铸,只能统称为宝苏局铸币。宝苏局咸丰大钱品种版式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在咸丰当十大钱中,如以钱文分类,其"尔宝"多而"缶宝"少。另"咸字"有勾咸、撇咸、断笔咸,"宝"字有阔贝宝、出头贝等,又有大字、小字、阔缘、窄缘之分。宝苏局官炉咸丰当五十大钱"尔宝"多,"缶宝"则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8.
正咸平元宝系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行的年号钱,钱文仅真书一种。孙仲汇先生在《宋钱概述》一文中讲到:"(咸平元宝)小平钱的版别不多。"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的《北宋铜钱》一书中共收录咸平元宝27个版别,在北宋年号钱中属于版别数量相对较少的品种,其版别数量仅比该书收录的景德、明道、景祐、庆历、重和、靖康六种年号钱的版别略多些。咸平元宝正字类和小字类中的常规版别均属于常见的普通版,余下的版别都不容易寻觅,其中草元、阔  相似文献   

9.
黄明东 《收藏界》2011,(3):75-75
清代咸丰皇帝执政的时间很短,但因生不逢时,连年发生战乱和灾荒,铸了许多虚值大钱,其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达到了历史之最。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试样大钱是成套的,其中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和当百  相似文献   

10.
宝福局咸丰钱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六种面值。有些版式未正式铸行,存世仅见母钱、样钱,如当五缘纪重钱,还有国内纪重钱等。该局钱币铸量多,版别复杂,书体独特异于他局。笔者珍藏着一枚宝福局"咸丰重宝·当五"背外缘纪重"二钱五分"四字钱。  相似文献   

11.
黎凤歧 《收藏界》2011,(1):75-76
清文宗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因鸦片战争及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引发的外忧内患,加上干旱及水患等自然灾害,使得政令壅滞,经济恶化,中央政府无暇规范铸钱事宜,钱局铸钱各自为政,以致咸丰钱种类繁杂、大小不一,版别达数千种之多,是我国年号钱中的品种之冠。  相似文献   

12.
笔者10年前去杭州出差,傍晚在夜市闲逛时偶尔发现一家古玩店有清代“咸丰重宝”大钱一枚,经与店老板讨价还价后将此币买下,归为已有。宝泉局所铸钱币版别较全,数量多,咸丰大钱有:当百、二百、三百、五百和当千等面值。笔者收藏的这枚“咸丰重宝”当百钱币比较少见,现展示给收藏界广大泉友鉴赏点评。  相似文献   

13.
王连根  王权 《收藏界》2013,(6):65-68
在清代,刻花的咸丰大钱尤为多见,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所谓刻花的咸丰大钱,也称咸丰刻花钱,是指在钱币上进行再加工、雕刻成各种图案花纹的花钱。由于咸丰大钱体大厚重,边缘宽阔,铜质精良,最适合人们刻制成各种纹饰。钱币上能雕刻精美图案,充分反映了匠人非凡的艺术才能和高超的手工制作水平,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创举。现在市面上及博物馆所能见到的咸丰刻花钱多是民间刻花阴文钱,此类刻花钱以流通的大钱,经刻花后,演  相似文献   

14.
咸丰当十大钱,存世量十分丰富,除铸制铜钱,还铸行了数量可观的铁钱。由于铸量大,品种丰富,版别复杂,其中不乏珍稀品。而母钱的存世更为罕见,备受古钱爱好者青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版别铸期短,昙花一现,甚至只停留在试铸阶段便胎死腹中,目前只有少量实物的留存,才得以挖掘发现,填补了一些史料空白。  相似文献   

15.
马勇 《收藏界》2012,(8):70
咸丰钱币始铸于清文宗奕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咸丰钱币种类繁杂,一般平钱称"通宝";当四至当五十者多称"重宝";当八十以上者多称"元宝";钱背有满文纪局;满文、汉文纪局及汉文纪值、纪重等各类版别。咸丰钱币其钱文或娟美俊秀,或雄健挺拔,不乏名家之手,争奇斗妍。  相似文献   

16.
"咸丰元宝"宝苏当千大钱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江苏宝苏局铸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未曾发现)等面值钱币。宝苏局铸量甚多,但有些品种稀少,如当五、当二十、当三十等均比较少见,所见不是样钱就是母钱,有些特殊版别至今依然是孤品,如"咸丰元宝"宝苏当百阔缘缶宝大勾咸大钱(直径6.5厘米)。  相似文献   

17.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18.
清代古钱的钱文书写形式,在咸丰朝之前变化不大,多数呆滞刻板,以宋体字书写,看得多了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到咸丰朝之后,制钱钱文书写形式逐渐丰富多彩,钱文趋于精美,风格呈现了多样化,一些名家墨客、达官政要的手笔渐入钱文,为清钱钱文增色不少。宝泉局有一种小平钱的钱文即为当时的著名学者、书画名家戴熙所书,也称“戴书咸丰”钱,其  相似文献   

19.
咸丰宝巩局是清代甘肃省的铸钱局。其钱面值有小平、当二、当五、当十、当五十、当五百、当千数种。铜质分红铜和黄铜两种。钱文有宋体、楷体,书法求异,特别是满文"巩"字多有变化。形成宝巩局咸丰钱文书法独特的风格。笔者珍藏一枚"咸丰元宝"当千宝巩局阔缘样钱。直径66毫米,穿径11.2毫米,厚5.2毫米,外廓宽12.8毫  相似文献   

20.
古币二品     
黄明东 《收藏界》2010,(2):80-80
“咸丰通宝”铁母 “咸丰通宝”,文宗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铸币。其中铜质小平钱,应是比较珍贵的铁母。因笔者查阅多本图录,都只有铁母和铁钱的拓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