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2.
拉饵钓走水     
严实 《钓鱼》2005,(24):27-27
11月18日.钓友打来电话:说在芦苇荡附近的放养浜钓获尾重超过500克的大鲫鱼7尾。第二天,我们去了4个人,可是搓饵钓底,钓远、钓深都没有口,惟拉饵钓近、钓离底才能拿住尾重50~100克的小鲫鱼。这天,凡坚持搓饵的都钓得垂头丧气,于是怪天、怪地、怪水,但笔者的思考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悬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3):14-14
悬浮饵,又称雾化饵。过去,以鲤鱼、鲫鱼为主要对象的传统钓坠钩沉底,如果气压低,鱼不沉底就没辙了。然而台钓后变了,连续搓松散饵抛钩,钓饵的1/3~1/2在下沉中被水溶解了,化散为悬浮微粒。  相似文献   

4.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5.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一、用饵之道 一方面环境决定用饵.在春冬、深秋之际,以拉饵为好.一般来说,鲫鱼和白鲦是我的主要对象鱼.因为气温低,水温较低,在大多数鱼不开口的情况下,白鲦和鲫鱼是比较爱吃食的,钓这两种鱼,拉饵是我的首选.它雾化好,质量轻,便于鱼吞食,可用细线小钩,调3~4目钓1~4目.而在夏天、初秋,天气热,水温也高,各水库、堰塘中的小白鲦等闹钩也很多,用拉饵则不现实,如果大打鲫鱼、鲤鱼则要准备好一定硬度的搓饵.  相似文献   

6.
张长工 《钓鱼》2013,(7):37-37
钓鲤鱼的钓法很多,但撵“鱼星”钓鲤誊受嘻为上乘。鲤鱼找食像猪寻食那样,有用嘴巴在水底拱泥打洞的习惯,使得水面泛起许多气泡、污泥杂物。这种气泡就是“鱼星”。鲤鱼的“鱼星”与其他鱼类的“鱼星”不同,更与沼气不一样。鲤鱼的“鱼星”是:大小不一的气泡群,形似开水倒在干燥的水泥上一样,气泡群直径在15厘米左右是1千克上下的鲤鱼,气泡群泛出其直径有小脸盆口大小的往往是一条5千克以上的大鲤鱼在水底觅饵。  相似文献   

7.
竞技风暴     
《钓鱼》2006,(20):12-13
悬坠钓青鱼的两种调钓方法: 游弋于水底的大青鱼,虽然索饵不像鲤鱼那样小心谨慎,但也不失大鱼就饵时的警觉。利用青鱼的这些特性,以调低目钓低目的调钓方式作钓,似乎更趋合理。尽管这一方式有其优势的地方,但调高钓底的做法也不失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汤听东 《垂钓》2009,(3):70-71
问:垂钓时以拉饵为主,前期如何找底? 答:以调4钓2为例,先搓饵找到2目,然后固定下面一颗太空豆:继续搓饵找到4目底,然后上推两枚钩的距离,定好太空豆。这样找好底后,上下两颗太快豆之间的位置都可以钓,一般饵料偏轻钓偏钝,饵料偏重钓偏灵。这是钓拉饵的找底方法,如果钓搓饵就不能这么钝了。  相似文献   

9.
可搓可拉     
张炎冰 《钓鱼》2014,(1):16-16
拉饵盛行.无论竞技、休闲凡遇轻口、小口以及鱼离底的时候都用拉饵了。与搓饵相比,拉饵轻、小,甚至调高钓低时钩都到不了底。拉饵适用钓快鱼,但不管钓快鱼、钓慢鱼操作起来都是先搓后拉。  相似文献   

10.
用悬坠法底钓,在同一钓点都调4钓2,因测水深方法及饵重等不同,两个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也不同。在下钩上挂铅皮测水深定钓目(以下称“下钩法”),水的深度是从下面的钩饵到钓目点的高度,下钓饵一定落底,上钩饵悬空;又因饵重不同,下钩饵的重量或全部压水底(以下称“沉底”)或部分压水底(搁底),或只与水底接触而对水底没有压力(触底),两钩饵呈现“一沉一悬”、“一搁一悬”、“一触一悬”三种状态。用上钩挂铅皮测水深(以下称“上钩法”),水的深度是从上钩饵到钓目点的高度,下钩饵一定沉底;因饵重不同,上钩饵或搁底或触底,两钩饵呈“一沉一触”、…  相似文献   

11.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9):26-27
再看看一触一拖状态,两者的灵钝比较。"调4钓2"的一触一拖状态,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2目=8目。"调8钓2",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6目=12目,当都是最小值时,两种状态的短子线钩饵都不压水底,要使它们离开水底,  相似文献   

12.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6,(13)
钓鲤鱼,除了味道要配得合适以外,饵料状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鲤鱼饵料的状态大致有三类。传统钓,一般是用很粘且有一定硬度的面类钓饵配松散的包食,我们称之为“粘散结合、软硬兼施”这种钓法虽然不是最好的,可是还有很多人采用,上述饵料都能作钓饵或包食的添加料。爆炸钩和台钓,用很软而松散的饵料,把钩子包住即可,我们称此饵为“糟食”,这是钓鲤鱼所需要的良好状态,上述饵料,都能直接或添加适量龙王恨雪花粉、超级诱饵后搓饵钓鲤。拉饵的鲤鱼,需要选用蓝鲫2#之类适口性好、又有丰富拉丝的饵料,拉大饵团。如果在拉饵中添加一些龙王要麝…  相似文献   

14.
高国祥  李安景 《钓鱼》2014,(17):20-21
见我不断上鱼,身旁的纯玉米粑钓者问我用的是啥饵,我拿了一坨饵给他,叫他也搓比黄豆稍大的饵钓。一下午我俩每人均有2.5千克的幼鲫入护,白鲦20多尾,却全是在半水中钓上的。由此说明,水底幼鲫特多,白鲦被撵到半水以上,故而在水底进食的全是幼鲫,唯一的缺憾是50克以上的鲫鱼太少。但我俩两边的十多位商品饵钓者,无论搓还是拉,中的基本上都是白鲦,仅获几尾幼鲫,倒是用蚯蚓钓的有近千克的收获。商品饵与玉米粑无意之中的混搭,竟然取得如此好的鱼获,或许是偶然。我连续钓了几个全天,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钓鱼》2011,(12):25-13
搓饵钓底,16秒钓一尾鱼已近极限。打浮、拉饵钓离底,线组行程短,两钩到位早,6~7秒钟上一尾鱼。于是以诱鱼为前提把鱼装到"管子"里,鱼多了,诱到位了就改搓为拉。可是钓着钓着鱼散了,口乱了少了,就再开始搓饵,以守代攻。不过二度诱鱼很难如愿,钓位不同,  相似文献   

16.
5月23日,著名钓手王永贵从南京驱车2小时,专程到无锡太湖垂钓乐园练习搓饵钓浮技术。是王永贵不会钓浮?非也。以搓饵底钓三获全国冠军的王永贵说:“在不正常气候和遭遇非常鱼情时,改用拉饵是对的,但中鱼率太低。第十八届全国钓赛拉饵高手输给搓饵新秀的现实告诉我:搓饵钓浮会上升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据此,本刊特发表一组关于搓饵钓浮的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底钓鲢鱼     
一、海竿爆炸钩底钓鲢鱼: 这种钓法的各项具体操作与钓鲤鱼相同,不同的只是饵料,饵料是经过特殊发酵后鲢鱼喜食的酸性饵料,饵料的软硬、粘度以投掷时不散,而落入水底后能够尽快溶散为宜。入水后酸饵的  相似文献   

18.
搓拉结合     
《钓鱼》2010,(23):17-17
手竿钓对象鱼主流技术。搓,搓饵:拉,拉饵。主要形式为先搓后拉,先搓松散太饵离底或沉底抖散,作用是诱鱼。窝做成后搓小饵钓底,当出现钩到底就有口并伴有离底接口鱼讯时,搓饵显得慢了,此时改拉饵,快速抛钩。可是钓了一段时间后鱼口少了,于是改回搓饵,  相似文献   

19.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钓组(1)36~4.5米中硬调手竿。(2)0.3毫米齐竿长的钓线。(3)伊势尼5~6号钩,双钩、单钩均可。(4)不用浮漂,铅坠宜轻不宜重,以能甩出钩饵力度。二、撒饵聚鱼撒饵是采用爆炸钩用的钓饵。我们常使用的爆炸钩钓饵是将玉米面加适量开水冲凋,再倒入适量高度白酒,然后加入麸皮拌和。麸皮与玉米面的比例大约为2:1,出钓前一天备好。使用时使饵料成为松散状,如有结块,可用手搓,使之松散。如果搓之不易松散,可加入适量干麸皮,再搓,极易松散。把饵撒向水面,飘飘悠悠,徐徐缓沉,在水的中上层形成一个较大的雾状窝区,且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