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桂林 《钓鱼》2014,(15):46-47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前去鱼塘钓鱼的人总是你来我往、络绎不绝。那么前往鱼塘去钓鱼的人,为什么有的是兴高采烈地满载而归,而有的却是垂头丧气、毫无收获呢?笔者认为,这里面的原因,虽然与时间、天气、钓位和鱼塘放鱼多少等等直接相关,但是否使用了对路的饵料却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与钓鱼多或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军 《中国钓鱼》2005,(4):1-71
我是一名西安的钓友,虽说今年刚到32岁,但钓鱼的时间却已有近20年了。从当年的竹竿、气门心时代,一步步过渡到玻璃钢竿、碳纤维竿,台钓竿、矶钓竿,从自制香油面饵到商品饵,从钓条数到钓对象鱼到参加钓鱼比赛,从鱼塘到小河、水库、溪流,从甘肃到陕西、天津、新疆,钓鱼一直给我带来快乐,伴随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3.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们几个人结伴到一同事哥哥家的养鱼塘里钓淡水鲳,临行前特意买了些火腿肠,觉得其味香,一定是钓淡水鲳的的好钓饵。到了鱼塘后,我们抓紧时间抽竿、放线、挂饵,很快进人钓鱼状  相似文献   

5.
贺建成 《钓鱼》2010,(22):48-48
在传统钓鱼经里,钓鱼是有冷热天气之分的。在炎热天气钓鱼用饵原则与在寒冷天气钓鱼用饵原则是不相同的,热生冷熟、热硬冷软、热淡冷浓、热酸冷腥以及热冷色调、冷暖色调的用饵选择倾向比较常见,不热不冷天气用饵应另题讨论。鱼的这种食性差别是在热冷气候变更的自然环境里形成的,是每个钓鱼人需要认真对待和了解的。  相似文献   

6.
鱼儿虽然一年四季皆可钓,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吞饵情况明显不同,尤其在我们东北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东北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末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是钓鱼多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吴芜 《钓鱼》2014,(13):8-10
钓鱼是以饵谋鱼,姜太公直钩无饵是钓人不是钓鱼。从零星、分散、自发的钓鱼活动到集中、有组织和规则制约的钓鱼比赛,钓饵规范了,不能用虫饵,只能用粉状商品饵。竞技比的是钓技,可是同样的鱼饵因松黏、大小、轻重、味型和状态的细微差别,效果相差1倍、2倍,甚至3倍、4倍就不是技而是术了。另外招鱼聚鱼用一种饵,鱼招来钓底是一种饵,打浮是另一种饵,钓行程又是一种饵。用饵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  相似文献   

8.
大凡钓到鱼,都希望回到家后鱼还是活的。可遇到距离远,途中时间过长的情况,十有八九鱼都会死掉。无论用水桶装,还是将鱼的眼睛蒙起来,都不理想。 1992年夏天,一位朋友约我去他喂养的鱼塘里钓鱼,路程较远,考虑到带回的鱼没有存活的可能。可在别人喂养的鱼塘里钓鱼,一怕钓不到难看,二怕钓多了不好意思全拿走,三怕放回鱼塘的鱼死了伤主人的心。于是,我每钓到一条鱼,在取钩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贺建成 《钓鱼》2009,(21):46-48
用钓饵钓鱼,除了强调饵料的味道要对鱼口之外,在挂钩上饵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是有些讲究的。用同一种饵去钓同一种鱼。钓塘水质、钓点深浅的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是不相同的:如用蚯蚓在浑水、深水之中钓鱼,就要挂动饵活饵,而在清水浅水之中钓鱼,则可以挂静饵死饵。用同一种饵去钓不同的鱼,上钩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如用灰面饵去钓草鱼,则要上枣形饵、上包饵,而钓鲫鱼则要挂米形饵、豆形饵。显然,用不同的钓饵去钓同一种鱼,挂钩上饵的内容更为丰富。不论钓什么鱼,谁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各种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和技巧,谁就能在各娄钓鱼活动中力拔头筹。现将挂钩方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10.
钓水 《钓鱼》2014,(11):26-27
拉饵因其快捷高效而被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于各种垂钓场合。但在不同场合拉饵时,条件却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
李金林 《钓鱼》2009,(17):22-23
看高手钓鱼是幸事,看高手同场竞技是幸中之幸。三年前,我有幸在海口海甸三路陈家鱼塘观看钓王吕中胜、台湾钓鱼大师刘威聪竞技钓鱼表演。近距离观看他们的一招式,一生难忘。开始,吕中胜悬坠钓快鱼,熟练的技术,又是大密度生口罗非鱼,顺风顺水,钓得非常流畅。刘威聪用硬竿、粗线、小标、大钩、短子线跑铅钓快鱼,饵落竿起,  相似文献   

12.
罗一舟 《垂钓》2014,(9):34-35
对于广大钓友而言,摸清钓鱼规律大约需要10年时间。正所谓“三年调标,七年开饵”,开得一手好饵,确实能使垂钓事半功倍。而在开饵的相关技巧中,添加剂历来是最神秘的一环,是最让新手云里雾里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文龙 《钓鱼》2008,(15):24-24
手竿钓鱼,无论是长竿还是短竿,“传统”、“休闲”还是“竞技”,也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用饵都要讲究状态的精确和味道对路。味道对路,鱼必爱吃,状态精确,每吃必中,这两个关键,前者是随不同鱼群和垂钓季节、时间、场次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准确,却不可能完全正确。这需要我们在赛前或垂钓前做悉心准备,  相似文献   

14.
海竿炸弹钩钓鱼是许多钓友喜爱的钓法。而面饵的配方和制作又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非常重视炸弹钩饵的配方,对制作方法却不太重视,一直坚持将炸弹钩饵抛入水中后,3分钟自动散开为最佳传统制作方法。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认为此法欠妥。炸弹钩饵抛入水中即自动散开,并不一定能将钩全部遮盖,即使能将钩全部遮盖,小鱼一闹,或者大一点的鱼一碰,鱼钩即会暴露,如不及时更换饵,鱼很难上钩,既延误了时机,又造成了很大浪费。一天下来,每个竿平均需用饵1千多克,很多时间和体力消耗在抛收竿上,鱼咬钩的…  相似文献   

15.
蚯蚓是万能佳饵之一,已被广大钓鱼人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或是土生土长的红蚯蚓、花蚯蚓、黑蚯蚓等等都是钓荤食鱼类的上乘佳饵。但是蚯蚓饵垂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水温变化,认真掌握鱼的生存方式、摄食习性,巧妙使用各钓技,才能充分发挥蚯蚓饵神奇作用。因此使用蚯蚓饵钓鱼有讲究。  相似文献   

16.
贺建成 《钓鱼》2014,(7):46-47
春天钓鱼用饵不同于夏秋天气用饵,春天宜用熟饵、活饵、香饵、明饵钓鱼。究其原因,春天水冷,鱼的消化能力迟滞,但又急需补充体内营养,提高体温。因此,喜软饵怕硬饵,喜熟饵怕生饵,喜活饵怕死饵是鱼类在春天进食的特点。不过熟饵宜松,活饵宜动,香饵宜浓,明饵宜鲜是春天钓鱼的用饵之道,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之晔 《钓鱼》2008,(9):26-27
一个故事:上世纪末,无锡国际钓鱼节设了一个趣味性项目:钓鱼接力。3个人一组,一人一鱼塘,第一人钓鱼入护后放下钓竿,提着鱼护跑步送给第二人,接到鱼护后第二人开钓,如法炮制,最后第三人钓鱼入护后送达裁判长.按时间先后评定成绩。巢市一高手接第一位钓手鱼护后以台钓入位,用浓香型鲫鱼饵连续抛钩,然而鱼是聚了不少,可是钩触底就没有口了,反不及挂蚯蚓用底坠钓组者钓得快。浓香型鱼饵诱鱼快,但仅有嗅觉刺激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春季湖钓,由于水温低,钓鱼人多选择面朝阳的一面,也就是湖的北面找钓点下钩。据笔者细心观察,钓者多选择成品饵,因成品饵使用方便。顶多在成品饵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经验再自行增加一些诱鱼的花样。可也有例外,一位70多岁的老者总是在湖心岛南面下钩,每天早晚两次来此钓鱼,不管别人钓多少,他也没换过钓位。  相似文献   

20.
杨美健 《钓鱼》2008,(1):45-45
动物、昆虫和钓鱼有联系吗?回答是肯定的。总的来说,陆生动物也和鱼类一样,能感应未来天气的变化,某些动物或昆虫的反常行为,能为钓鱼人提供准确的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来选择出钓时间,准确的掌握鱼类索饵的规律,减少出钓的盲目性,提高钓获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