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不论传统钓法与台湾钓法,都需要调漂,除临池调整外,在家预调也十分重要。所以,垂钓爱好者都希望拥有一个好用的调漂筒。 《中国钓鱼》杂志曾介绍过几种自制简易调漂筒的方法:如用废灯管、鱼竿套、饮料瓶、小白龙等制作的调漂筒。这些方法我都试过,虽  相似文献   

2.
调漂,是在钓鱼操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台钓调漂尤其如此。然而现场调漂如果没有事先在家里进行好初调,就会显得麻烦,而且影响正式垂钓时间。我过去调漂在家里都是在水桶内进行,小漂短脑线还行,而要是长漂长脑线水桶的深度就显得不够了。我偶然发现用家庭食用油的旧油桶改制调漂桶,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任志新 《钓鱼》2005,(5):16-16
普通人钓鱼,只要鱼漂不吃水就是一支好漂。但如果要竞技则需专业,那就要专用工具。“海狮”这么多年来推出的“鳞影”漂,国内许多知名钓手都在用,反映不错。但我感到有缺陷。那么多年还是老产品,不够专业。明年我们将要推出的新产品可能是专业漂,干什么就用什么漂,写得清清楚楚。本月15日在《钓鱼》杂志社有钓友提问说.“我们钓鱼遇到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流水走漂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我从童年就开始钓鱼,用的都是七星漂,现在即使风浪比较大,我也能从浮漂的一点不正常变化中判断是否有鱼吃饵。 1992年,我开始从《中国钓鱼》上看到了有关台湾钓法的文章,产生了兴趣。暑假期间,我回  相似文献   

5.
马文林 《中国钓鱼》2005,(11):31-31
我喜欢用七星漂钓鱼,特别是在流动水域钓鱼使用七星漂既方便又灵敏。我以前使用的七星漂大部分是用老蒜挺儿、鸡、鸭、鹅、孔雀等羽毛翎的硬梗儿制作的,怕挤压,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间久了容易变成黄色,甚至发霉起黑斑,不容易清洗掉,涂上白漆,过不了多久就脱落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2023年第一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过《我爱钓鱼习惯用散漂》里讲述了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的一篇文章,也是我爱钓鱼的主要原因,我这里选了几位渔友的钓鱼故事及经历说一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们家和黄玉坤大哥他们家住在伊宁市汉人街大桥板子河边的大院里,他的父亲和他们兄弟两个都喜欢打猎钓鱼,他们父子经常到天山公社(现英塔木乡)的伊犁河芦苇丛沟渠打猎钓鱼。可是后来在毛纺织厂工作后,很少看到他钓鱼了,  相似文献   

7.
我记得是在2005年秋的一天,俄和几个钓友到沮河钓鱼。正钓得兴浓时,我发现固定漂座的太空豆松了,只要一提竿,漂座就往下滑,简直无法操作。换新的吧,自己和几个钓友都没带,在这情急之下,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用0.5号钓线按照拴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贾巍 《钓鱼》2009,(12):57-57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在我所居住的县城开了一间渔具店(同时也是钓鱼王合水俱乐部),2008年刚过完年不久,我就收到了钓鱼王公司寄给我们俱乐部的新产品鱼饵让我们试钓,里面还有几袋饵料“疯鲢鳙”(蒜臭味),但我们这里人钓的普遍是鲫、鲤、草、鳊,很少有人会钓鲢鳙。在一次去银川沙湖的时候,发现有人在钓鱼,我就跑过去看,只见他们用的都是海竿挂水怪用球漂在浮钓鲢鳙,  相似文献   

9.
无钩钓爬虎     
碧海云天 《垂钓》2014,(8):42-43
无钩钓鱼的方法,你用过吗?我试过,不是我奇思妙想,也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是灵机一动的好奇心使然。经试验,这种方法效果良好,趣味性很强。 爬虎鱼在北方叫大嘴鱼,在南方叫地爬虎,上世纪70年代的野外鱼塘里到处都是。当时每周工作6天,只有周日休息,能钓鱼的时间少之又少,用网捕鱼的人也很少见,所谓的“电工”就更没有了。所以那时的鱼儿种类和数量很丰富,人们拿着自制的鱼竿,随便找个鱼塘水沟,个把小时就会有不错的收获,钓鱼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很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10.
我在基层工作了22年,先后在5个乡镇任职,从青年干事干到领导岗位。20世纪90年代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我被批准调到市区工作,从此有了假日和礼拜天。乍一闲下来很不适应,好心的栾、刘两位同事诚邀我一起去钓鱼。说也奇巧,第一次钓鱼用他们的竿和饵,我竟然钓上来一条3斤多的大红鲤鱼,当时我不会遛鱼更不会抄鱼,刘主任指导并帮我抄鱼人护。一次钓鱼就激发了我的钓鱼热情,之后我买竿买线买钩买漂。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有十多年垂钓史的钓鱼迷,近两年冬天钓鲫小有收获,总结了几条不成熟的经验,与钓友们进行交流。 一、钩坠漂三者组合务求灵敏。我用的是伊势尼7号钩,保险丝做坠,5寸长的细羽毛漂,直径0.2毫米尼龙线。在钩线漂的组合上,由于漂细浮力小,所以坠就用得很轻。将漂调得露出水平两目时,鱼钩正好触到池底,我认为这是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人是个垂钓爱好者,喜欢钓鱼,也喜欢搞些小革新。在垂钓实践中我在浮漂上做了点小文章,如图。 具体做法是在漂头上加铅坠,使漂尾全部出水即成。无论是软体、直体漂,漂的大小都可以这  相似文献   

13.
读编往来     
《钓鱼》2004,(1)
“标”与“漂”应有区别《钓鱼》编辑部 目前,《钓鱼》杂志上存在“浮标”与“浮漂”及“标”与“漂”混用的问题。其实,用“漂”还是“标”在钓鱼的实际活动中并无大碍,但与钓鱼媒介和渔具厂商营销活动却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钓鱼》的热心读者,经观察,在今年《钓鱼》第17期之前,杂志上都是以“浮标”和“标”字刊出,包括《钓鱼专刊百期精选》。可是,从今年第17期开始,“浮标”突然改为了“浮漂”和“鱼漂”,“标尖”也成了“漂尖”,虽是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混淆不清,让读者无所适从。而就在这期杂志第22页,厂家的广告明明是“浮标”,…  相似文献   

14.
安在胜 《钓鱼》2008,(6):20-21
在钓鱼活动中,竿线漂钩饵是钓鱼必不可少的几个主要要素。然而当我们具有了一流的竿线,上乘的浮漂,状态不错的饵料,令人满意的钓位,就是说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吗?我的回答,不一定。你什么都有,但如果你不能真正明白怎样调漂,没有读懂浮漂的语言,那么这一切都是白搭。这就是我们常见到有的钓友不论从钓箱、钓竿、钓线、浮漂乃至抄网、鱼钩都是名牌,但却常常钓获廖廖或者干脆钓不上鱼。这种情况在新手甚至有一定钓龄的钓友中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一没有掌握正确的调漂方法,二没有真正的读懂漂的语言。而正确的调漂、熟练的读漂却正是钓鱼的关键环节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钓鱼小将     
我从小就爱好钓鱼,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去钓鱼,学上鱼饵、弹竿、如何看漂和提鱼,就这样我在鱼塘边长大了,成为了一名钓鱼小将,有些钓鱼的老翁还钓不过我呢! 但有的老渔翁不信我一个毛丫头会钓鱼,哈哈笑着说要同我赛一赛。我憋了一口气,发誓要钓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瞧瞧。  相似文献   

16.
手竿钓鱼的蜈蚣漂,一般都用白色的鸡鹅鸭毛或市售的泡沫漂。不论哪种材料做漂,长期浸在水中,都会污染变色,白漂变成黄漂,甚至成黑漂。影响观漂效果,提竿失准,降低上钩率。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08,(21):26-27
几年前,准备参加一个小型钓鱼比赛。时间紧张,晚上在室内大桶里调漂。第二天早上在赛场验漂时发现,无论怎么验都错了一目。我确信浮漂的浮力不会变化:漂身早已用温水和洗涤剂洗过,不可能是表面油脂和脏物的影响,铅坠也卷的很紧,不可能再对浮漂产生影响。是水的密度不同吗,还是别的原因?比赛当天晚上再次在宿舍里做调漂试验。  相似文献   

18.
给串钩加漂     
我是一个小钓鱼迷,喜欢钓海竿。近来,我发现给串钩每只钩上加个漂,能使鱼饵漂动起来,引鱼钓鱼效果不错。现介绍给广大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故乡在鄂北丘陵地区,有众多的钓鱼爱好者,我亦从小就喜爱上了钓鱼。不过,那时我的钓具是近乎原始的:钓竿是在撑蚊帐的竹竿上插一支从大扫帚上拔下的竹梢,线是降落伞伞绳里抽出的细尼龙丝,钩是用大头针弯成,漂是大蒜根茎,坠是锡质牙膏皮。全套钓具出自一双小手,的确其貌不扬。可这简陋的钓具毕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中期,我的学生时代,在下还没听说过什么环境污染、水质不好,更不知道“鱼类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等等之类的生物界辩证道理。孩提时我就开始学会用蚊帐杆、鹅毛漂和小手挖出的蚯蚓去钓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